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清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清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当前,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整体环境的日益改善;政府办公条件不断改进;现代化办公设备的添置;固定资产的日趋增加;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核算管理工作,显露了诸多不规范、管理薄弱现象。这些情况影响着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成为国有资产流失的一大隐患。

现针对目前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及我们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开展的固定资产清查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做一些简单论述。

按照《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的规定,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是指行政事业单位占有或者使用的,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使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按固定资产管理、核算。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由财务部门统一建账核算,由资产管理部门统一登记、管理。

一、目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以及国家专门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

(1)缺乏规范的购置、保管和使用制度,在管理上无章可循;一是固定资产不能做到及时入账,尤其是房屋建筑物。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财政拨款。购入的固定资产或接受国家无偿划拨,捐赠的固定资产不及时入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本级单位根据相关规定利用自身专项资金为相关单位购买固定资产,相关单位使用固定资产,但账目却记在本级单位,例如卫生事业单位利用精神卫生专项为街道社区购买的精神病人活动及使用用品;对于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接受上级主管部门无偿配送的固定资产,在添置固定资产的同时,由于没有发生资金往来关系,在接受固定资产时没有做增加固定资产账务处理;有的即使增加了固定资产但金额不详。单位在购入固定资产时,由于单据书写不详,在财政核算中心入账时造成一些符合固定资产标准的固定资产,被做为费用列支,同时也就没有记入固定资产账目,形成账外资产;更有一些专业性仪器及设备和相关用品,由于财务人员了解很少,所以造成入账仪器名称有误,甚至有的专业仪器与辅附设备分入两个固定资产。

(2)单位内部固定资产管理责任不明确,管理人员缺乏责任心。一些单位固定资产账目不健全,要么没有固定资产金额账,要么没有实物账,不能从价值、实物形态对固定资产进行全面反映,不有及时了解固定资产的存量、结构和存在状态,不能把固定资产管理的责任落实到单位和个人。固定资产管理实行以后,要求固定资产账目必须对应使用科室和使用人,同时还要有管理人,但这两次固定资产清查在实行上有一定困难,由于要求固定资产与资产时点报表的数值相符,一些不相符的固定资产和一些由于特殊原因不存在的固定资产,由于账目上还要显示,所以必须与实际相符,这就使固定资产清查流于形式。

(3)监管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存在固定资产的盘点不及时,出售、转让固定资产不按规定的程序办理,以至于有部分固定资产早已不存在,单位领导却一无所知,形成长期挂账。单位机动车辆或其他固定资产出售、转让或报废时不按规定的程序办理相关手续。具体表现在:不对有关资产进行评估,擅自定价,或虽已报废,也未及时进行账务处理,造成有账无物,在财产清查时形成财产损失。

(4)一些固定资产利用率低。由于固定资产管理薄弱,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使得一些单位固定资产大量闲置,而另一些单位又重复购置固定资产,这样就一方面造成了固定资产利用率低下,另一方面加大了财政支出的压力。

二、针对以上情况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和对策

(1)财政部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要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购置的监督管理,包括产权登记、界定、变动和纠纷的调处、资产的使用、处置、评估、统计报告等。要建立国有资产清查登记和闲置资产统一调剂制度,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和考核办法。

(2)行政事业单位要建立健全有关固定资产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的核算制度,及时、系统、全面地对固定资产进行数量金额核算,及时反映固定资产的总量、结构、存在状态以及增减变化情况。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责任制”,将固定资产管理的责任落实到单位和个人,对于单位的仪器、设备等固定资产等应专人负责,及时维修,确保仪器、设备处于完好的技术状态。

(3)采用过程化、作业化的管理固定资产。过程化、作业化的固定资产管理法的关键是将固定资产划分到各个作业中心,落实管理责任,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规范固定资产业务操作,科学地固定资产管理流程,完善档案保管体系,运用信息化的手段将各个管理过程记录下来,形成固定资产电子档案,留下可便捷追索的线索。具体内容是:对固定资产实行价值形态和实物形态的管理。财务机构要在固定资产账下,按照资产分类账户进行金额核算,资产管理或专管员要按照资产的类别、品种、规格、型号、存放地点或使用人设置明细分类账户和实物卡,在进行价值形态管理的同时,做好实物形态的管理,做到物尽其用,充分发挥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最大效益。对于固定资产的购置、维护保养、大修、处置、内部转移等,都要在严格按照有关规章制度输的同时,在固定资产金额账、实物账、固定资产卡片上作及时、系统全面的反映。及时做好对账和盘点工作。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财务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应每半年对一次账,盘一次点,以便做到账账相符(财务金额账与资产管理部门实物账核对相符)、账卡相符、账实相符,对于清查盘点中发现的问题,应查明原因,追究有关单位或个人的责任,以严肃财经纪律,同时编制有关固定资产盘盈盘亏表,按管理权限报经国资局或本部门主管领导批准后,调整固定资产账目。

(4)国家审计、监察、财政等部门要把固定资产的管理作为检查的重点内容,发现问题要按照有关规定从严处理,以此促进单位领导的财经法纪意识的提高,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

三、真正能贯彻执行固定资产管理的原则

(1)法制化原则。健全制度,法制先行,这一原则在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中同样适用。与企业会计制度中对固定资产各方面的的规范,以及国外对非营利性组织会计核算的严格规范,我国的事业单位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健全,要想从整个社会角度实现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大幅度提升,首当其冲的就是健全法制规范,从总体上进行规范。

(2)宣传贯彻原则。态度决定一切。仅仅有制度作为管理的基础和保障是不够的,人员的态度尤其是管理层的态度,在整个管理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审计和《会计法》的新要求,已经对管理层形成一定的约束和压力,这一规定已经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单位负责人乃至整个管理层的重视,但是这互通情报单位事业的发展速度,以及外部经济环境的对事业单位内部的冲击,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化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要求还有相当的差距,这样就要求管理层对此给予更多的关注。

(3)责权利划分原则与风险收益原则。管理学要求在设置岗位分工时要遵循责权利统一原则,这样才能够发挥人员的最大能动性,同时在经济学中要求贯彻风险和收益对等原则。这两项原则在固定资产的管理过程中非常重要,要求资产的使用者与管理者分别就其角色承担不同的责任,相应的也获取不同的收益。因此要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制度,在制度中对人员的责任进行划分,据些实现对人员的管理和对资产的监管,责任的划分将使资产使用人更加重视自身在资产使用以及管理中的作用,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制度约束力,也增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力度。

(4)现代化管理原则。经济模式的转变,E时代的来临,都给管理本身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原有的管理模式很难满足管理层应对市场决策的需求,引进新型的现代化管理手段变得越发重要。在固定资产管理体系中,原有的管理模式无论在质还是量上都已经无法满足管理层的管理与决策需求,因此引进先进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对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力度,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水平和效率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不必计提折旧,但是由于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来源复杂,历史久远,政治背景复杂,且在事业单位总资产中的比重较大,其固定资产管理仍旧很繁琐,因此建议引起先进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现有的电子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条码技术的发展更对原有的软件管理提供了新的平台。很多单位在应用新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过程中已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由于一些单位规模较小,或财政资金不足时,这些先进的系统得不到推广。

尽管固定资产在事业单位有其自身的核算特点,但是由于它价值高,使用年限长的特征,它的管理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它是事业单位财政核算的重要部分。只有及时、有效、准确的管理此项工作,才能保障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才能有效提高国有资产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