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讷言敏行”的梅贻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讷言敏行”的梅贻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所谓大学,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这是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留下的经典名言。我们可能会认为梅贻琦是能言善辩、口若悬河的大学者,而实际上,梅贻琦是一个“寡言君子”。

当年,西南联大校园内曾流传一首打油诗,其中的两句“大概或者也许是,不过可是不见得”,就是调侃时任西南联大校长的梅贻琦。于是,人们有了这样的印象:梅贻琦语气隐忍,甚至略显“木讷”。其实也不尽然,是看在什么场合。清华校友、抗战时曾任经济部次长的张静愚曾说:“凡是和梅校长接触过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无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他都不肯轻易发言,甚至与好友或知己相处,也是慎于发言。但当某种场合,势非有他发言不可,则又能款款而谈,畅达己意,而且言中有物,风趣横生。”

清华师生经常接触梅校长,注意到他开会很少说话,如果非要他报告或讨论,言语总是条理分明,把握重点,在许多人争辩不休时,他常能一言解纷。熟悉他的朋友也认为,梅贻琦平时不苟言笑,却极富幽默感和人情味,有时偶发一语,隽永深长耐人回味。赵元任夫人杨步伟女士曾说:“月涵(梅字)与元任都有慢吞吞的诙谐习惯。”叶公超也曾回忆说:“我认识的人里头,说话最慢最少的人,就是他(梅贻琦)和赵侔两个人。”

人们将梅贻琦常用不确定语气的习惯归结他办事严谨的特性。陈寅恪曾称赞道:“假使一个政府的法令,可以和梅贻琦说话那样谨严,那样少,那个政府就是最理想的。”梅贻琦1931年10月就任清华大学校长时,就职演说没有放言高论,相当低调,平时多听少说,审慎行事,不轻易表态,以至性急的人误解他“优柔寡断,不负责任”,而数年下来,清华稳定了局面,增设了工学院,充实了师资,声名鹊起,和北大比肩而立。长期担任清华文学院院长的冯友兰认为,梅贻琦自有一套做校长的本领。

1938年春,梅贻琦到昆明,任西南联大校长。建校初期,正值抗战,条件艰苦,环境困难,梅贻琦心情凄苦,言语上多有顾虑和不确定性,故而有那首打油诗的揶揄,梅贻琦虽然言语上忍而不发,但绝不影响办事的效果,待稍稍稳定后,梅贻琦一改往昔做派,常常果断裁决,不拖泥带水,工作效率极高,在战时艰苦的环境下,善于处理各种矛盾,在西南一隅的昆明强力支撑,维系西南联大这一名校,直到1946年9月辞别春城,回到北京,继续任清华大学校长。

梅贻琦在西南联大生活工作了将近9年,殚精竭虑,呕心沥血,扛着常人难以承受的负担和压力,他自己曾坦言那是其一生最艰难的一段岁月。但梅贻琦做出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他大力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学术环境,延揽了一批名教授,陈寅恪、钱穆、朱自清、钱钟书、闻一多、沈从文、吴宓、金岳霖等;培养和积蓄了大批优秀人才,其中包括李政道、杨振宁、邓稼先、汪曾祺等。

【素材运用】

话题一:行胜于言

运用指南:先提出观点,再概括叙述人物事迹,以例证论点。

冰心在《繁星·春水》里曾这样说:“言论的花儿开得越大,行为的果子结得越小。”古今智者大都能够悟透其中的道理,要讷言敏行,少说多做。

曾任清华大学校长的梅贻琦便主张“行胜于言”,他曾说,“为政不在多言,顾力行何如耳”。他爱干实事,肯干难事,能干大事,是知行合一的典范。他在1931年10月就任清华大学校长时,就职演说没有放言高论,相当低调,平时多听少说,审慎行事,不轻易表态,以至性急的人误解他“优柔寡断,不负责任”,而数年下来,清华稳定了局面,增设了工学院,充实了师资,声名鹊起,和北大比肩而立。

可见,只有实干并付诸行动,理想的风帆才会鼓足力量,人生的帆船才会驶向成功的彼岸。纵使一个人说得再好听,谈得再动人,如果没有行动来证明一切,其一生也终将碌碌无为。

话题二:表象与真实

运用指南:诗化素材,引出观点。对比运用素材,将素材诗化成一组内容相对的句子,引出所要论述的话题。

世界五彩缤纷,绚烂夺目,掩盖了很多真实的东西。生活中的人善于察言观色,随机善变,遮掩了很多真实的东西。

“大概或者也许是,不过可是不见得。”木讷的外表,隐忍的语气,曾让时任西南联大校长的梅贻琦遭受了打油诗的调侃。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深邃的内涵,卓越的贡献,闪烁着一位清华大学校长的智慧。

可见,瑕疵掩盖之下未必不是美玉,光环笼罩之下未必就是真金。

【结语】

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在就职演讲中有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大学之大不在大楼而在大师,而大师之大又在哪里?对于一个学者来说,学术是立身之本,大师之大首先在于学术之大。但对于一位大师来说,仅仅有学术还不够。一位大师,既应该在学术上树立标杆,也应该在品格上成为社会风向标。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其对权贵的蔑视和对民众的谦和,是所有士人特别是大师的追求,也是大师之所以赢得尊敬的重要原因。这里强调的就是品格。无论是研究人文科学还是社会科学,品格都应该是灵魂,品格应该是学者的自觉追求、永远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