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流传百年的经典小吃――无为送灶粑粑/饮食与成语――【过屠门而大嚼/挑肥拣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流传百年的经典小吃――无为送灶粑粑/饮食与成语――【过屠门而大嚼/挑肥拣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流传年的经典小吃――无为送灶粑粑

文/海 涛

小吃风味

无为送灶粑粑贴锅面的那面色泽金黄,脆而不焦,又酥又香,不贴锅的一面则光滑油润,软而不黏;馅料鲜咸适中,清香可口。

来历传说

以前,在安徽无为县,每到腊月二十三这天,人们都会做米粑粑供奉“灶神”。现在,大家已经把粑粑当做小吃了。

一般上午准备原料,下午做好生坯,傍晚煎熟。做好的第一锅粑粑要供奉灶神,然后才能自己吃。

送灶粑粑的馅多种多样,有萝卜肉馅、咸菜肉馅、芹芽炒肉丝馅、白糖馅、桂花糖馅、芝麻糖馅等。几乎当地人喜欢吃的馅,都可以用做送灶粑粑的馅料。

制作工艺

第一步,和面。

先把籼米、糯米混合,淘洗干净,磨成细粉。接着再以热水把米粉和成面团,揪成剂子。

第二步,做馅。

把萝卜洗干净,擦丝、剁碎,然后放到笼屉上蒸熟,挤干水分。接着把猪肉剁成肉末,用油煸一下,之后放萝卜末、食盐、葱姜蒜、水淀粉、胡椒粉、香油、味精,翻炒熟。

第三步,做坯。

把剂子擀成面皮,放馅,包成扁圆形的粑粑生坯。

第四步,煎烤。

先在热平底锅里涂一层食用油,然后放上粑粑生坯后,接着盖盖,用中火煎烤。等到有油烟气从锅盖边冒出来时,就掀开锅盖,往粑粑上洒点清水,之后继续盖盖煎烤。

如此反复洒三四次水,粑粑就可以出锅了。

饮食成语―― 【过屠门而大嚼/挑肥拣瘦

文/徐大晨

汉代在中国饮食文化史上是一个很重要的阶段――烹饪技术已经趋于成熟,操作也形成了分工,经营饮食的店铺比比皆是。“屠门”,就是卖肉的店铺,自己宰杀,自己销售。

经过肉铺时,虽然吃不到肉,也空着嘴使劲咀嚼,就叫做“过屠门而大嚼”,用来比喻把空想当做现实,聊以。语出汉代桓谭《新论・琴道篇》:“关东鄙语曰:‘人闻长安乐,则出门西向而笑;知肉味美,则对屠门而嚼。’”(关东地方有句俗话:“听人说长安是一个快乐的地方,就出门冲着西边笑;知道肉的味道鲜美,就对着肉铺咀嚼。”)鲁迅先生的《二心集・译者附记》中就使用了这一成语:“古洋侠客往矣,只好佩服洋侠客和洋戏子,算是‘过屠门而大嚼,虽不得肉,亦且快意’。”

这一成语又作“望门大嚼”。清末梁启超在《过渡时代论》一文中就是这样说的:“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望门大嚼,我劳如何!”

到“屠门”买肉时挑挑拣拣,或是要肥的,或是要瘦的,叫做“挑肥拣瘦”或“拣精拣肥”(“精肉”即瘦肉)。《济公全传》第一百二十六回中就有这种用法:“掌刀的一瞧,见和尚褴褛不堪,心说:‘这和尚必是买十个钱的肉,挑肥拣瘦。’”这条成语也用来比喻一味挑剔拣选,只占取对自己有利的。《儒林外史》第二十七回中就使用了它的比喻义:“像娘这样费心,还不讨他说个是,只要拣精拣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