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全科治疗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全科治疗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全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接收的80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为40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措施,观察组为40例,予以全科治疗手段,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果。结果统计数据并分析,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50%),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全科治疗手段,具有极佳的治疗作用。

【关键词】全科治疗;心力衰竭;治疗效果

心力衰竭通常是由于患者的心脏收缩与舒张功能出现障碍,导致静脉系统血液淤积,动脉系统血液灌注不足,从而引起心脏循环障碍的症候群,临床十分常见[1]。现阶段多位临床学者[2-6]研究表明,我国心衰患者的病因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各级别医院在心衰药物治疗方面规范化不高,NHYAⅢ/Ⅳ级的心衰患者1年生存率普遍偏低,但加强电话随访等全科治疗手段,提高患者的疾病管理知识及自我护理能力,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病情及预后。基于此,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80例心力衰竭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治疗观察,现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急诊科2014年1月—2015年12月接收的80例NHYAⅢ/Ⅳ级的心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为40例,男性19例,女性21例,年龄51~79岁,平均年龄(68.74±1.26)岁;观察组为40例,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52~81岁,平均年龄(69.81±1.83)岁,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1.2.1急诊治疗期急诊治疗期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手段,给予制动休养、8L/min的氧疗等一般处理,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袢利尿剂、硝酸酯类及吗啡等药物对症治疗。经过1~2周规范治疗后,患者脑尿钠肽(BNP)<400pg/ml病情好转出院。1.2.2全科治疗期两组患者经专科医生与全科医生对接,均给予口服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对症治疗,并每季度随访监测BNP值1次。其中观察组对“心肺气虚”“气阴两虚”“心肾阳虚”三类病机的患者分别给予柏子养心丸、速效救心丸、复方丹参滴丸等药物联合治疗,并增加每月随访指导用药1次。

1.3观察指标

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再住院率及死亡率。显效:患者复查BNP值均小于400pg/ml,未出现心力衰竭症状;有效:患者复查BNP值仅1次大于400pg/ml,观察期内出现心力衰竭症状,但未住院治疗;无效:患者复查BNP值至少2次大于400pg/ml,出现心力衰竭症状,需住院治疗或死亡。

1.4数据分析

数据均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临床治疗效果)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2.2两组NHYAⅢ/Ⅳ级患者再住院率比较

研究期内观察组NHYAⅢ级患者再住院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HYAⅣ级患者再住院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总再住院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NHYAⅢ/Ⅳ级患者死亡率比较

研究期内观察组NHYAⅢ级患者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表2两组患者再住院率比较组别例数NHYAⅢ级人数NHYAⅢ级再住院率/%NHYAⅣ有统计学意义(P<0.05);NHYAⅣ级患者死亡率及两组患者总体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此次实验结果显示,采用中西医结合全科模式治疗的临床效果较高(82.50%),优于常规西医治疗手段(P<0.05);患者的再住院率明显下降(12.50%),P<0.05;但总死亡率下降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1)心力衰竭病因复杂多样,中医以人为整体的思维模式,辨证施治的治疗观念,符合心衰治疗中的个体化治疗要求,制定出更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治疗措施[7]。(2)川芎嗪等中药在抗血小板、抗缺血再灌注损伤、抗氧化应激、保护血管内皮、治疗心力衰竭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改善预后作用明显[8-10]。(3)由于中药作用起效慢、作用和缓,因此中西医结合全科治疗方式在NHYAⅢ级及以下患者的日常调养中,疗效更为显著;(4)中西医结合全科治疗在心力衰竭治疗中尚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辨证施治要求高,需要专业中医师的参与;其次中药重在调养的属性,使其不适宜心力衰竭NHYAⅣ级患者的紧急救治,疗效不理想[11]。综上所述,在社区对NHYAⅢ级及以下心力衰竭患者的日常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中西医结合全科治疗模式效果更佳。如何能够对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简便辨证分类判断,选用适宜中成药联合治疗,是社区全科医生需要进一步思考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顾东风,黄广勇,何江,等.中国心力衰竭流行病学调查及其患病率[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3,31(1):3-6.

[2]曹雅旻,胡大一,王宏宇,等.我国基层医院慢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现状调查[J].中华内科杂志,2006,45(11):907-909.

[3]任绍兰.基层医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情况的调查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24):3131-3132.

[4]刘少帅,于丽天,谭慧琼,等.我国不同级别医院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特征、治疗现状及预后分析[J].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2017(2):2012-2016.

[5]徐宝华,吴有华,李楠,等.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瓣膜性与非瓣膜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疗效比较[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21):5304-5306.

[6]刘玥,马晓昌,陈可冀.心力衰竭防治领域的进展与思考[J].医学研究杂志,2015,44(8):6-8.

[7]陈涵坤.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6):83-84.

[8]蒋跃绒,陈可冀.川芎嗪的心脑血管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33(5):707-711.

[9]孙世仁,黄熙,张莉.速效救心丸的药动—药效学及临床研究进展[J].中草药,2002,33(1):89-91.

[10]黄兴,寇冠军,王保和.复方丹参滴丸的临床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16,27(5):1187-1190.

[11]姜胜伟,陆长亮.心内科常见病心力衰竭的诊断与治疗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23):90-91.

作者:王敏 董美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