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画自己心目中的湘西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画自己心目中的湘西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王民德(以下简称“王”):从湘西出来的画家,像黄永玉先生,包括你的老师易图境先生,画里都有一种神秘的气息,对你来说,这是一种自在的追求,还是湘特的地域环境和楚文化的一种自然影响?

杨国平(以下简称“杨”):我觉得这两方面的因素都应该有。我一直在努力画出我心目中的湘西,但是做得还远远不够好。

王:谈到当代山水画的群体风格,主要还是以北京画家为代表的“北派”山水和以浙江画家为代表的“南派”山水两种风格比较明显,这种地域特点的形成,与中央美院和浙江中国美院的教学有关,其他地域的山水画家好像还没有很鲜明的地域特征。不像建国初期的那批老画家,各自的风格面貌都与当地的人文、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现在的中青年画家,风格越来越雷同化了。

杨:我想这与近代美术院校的教学方法有关。像我们这一代画家,都是经过专门的美术学习,训练方法都是从画素描开始,然后是写生、创作,缺少对传统系统地深入地研究,在风格面貌上的雷同化是难免的。我们看全国美展,很难看出不同地域的画家之间的差异,我觉得这是一个中国画教学上的课题。这些年来我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但是在自己的创作上并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

王:在创作上,你最近思考哪些问题?

杨:一是对自己前些年的创作进行总结。现在看来,我早些年的画还是比较肤浅,表面化。我大学毕业后,在中学工作一段时间就调回母校任教。1995年调到湖南科技大学(原湘潭师院)。这两个学院的教学不像美术学院分科那么细,人物、山水、花鸟都教,自己的创作也是什么都搞,花鸟、人物、山水、工笔、写意,都画一点,题材比较广泛,表现的手法也比较多,连续性不强。最近几年我专心画山水画,临了很多古人的画,争取把工夫做得扎实一点。画中国画这么多年,越来越感觉到传统的重要性,如果没有传统的基础,自己的探索就缺少根基。再一点,就是在文化修养上进行补课。我们这一代画家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了解太少,可以说先天不足。画中国画,重要的是文心、文气,技法是比较容易掌握的,但要画出一定的境界,很难。这些年我想潜下心来读点书,弥补一下文化修养的不足,把古代的一些画论、画法,怎么体现到绘画中去。

王:在你的画里吸收了西画的构成因素,这是一种自觉的尝试吗?

杨:这与我的经历有关系。我上大学时学的比较杂,到大学工作以后,受易图境老师的影响,开始画国画,并把它作为自己的一种追求。但是由于在这之前很长一段时间从事工艺美术,不自觉地把其中的一些因素拿到国画当中来了。很多老师、朋友可能觉得我的绘画语言不纯粹,但我个人觉得,工艺美术对我的国画还是有很大帮助的。其实,任何一种技法都是为了表现服务的,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时代也发生了变化,那么我们对中国画的理解也应该有一种新的认识。因为当代人的审美观念已经和古人有很大不同,如果照搬传统的笔墨样式,肯定是不行的。“笔墨当随时代”,我觉得石涛这里说的“笔墨”,其实就是一种形式感,古人接触不到西方绘画,要创新的话,只能从大自然中寻求灵感,然后生发,转化为一种新的绘画语言。今天我们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国外艺术,从其他艺术门类吸收有用的东西是很正常的,不能因为自己画的是中国画,就拒绝其他艺术,这是很狭隘的一种观点。

王:从工艺美术转向中国画,你觉得在观念上有矛盾的地方吗?如果有矛盾,你怎么去解决这种观念上的冲突呢?

杨:矛盾是肯定有的,比如对中国画的理解,驾驭笔墨、宣纸的能力,肯定有一个逐步认识、强化的过程,不过我很早就喜欢书法,在临贴上下了一些工夫,这对我画中国画有很大的帮助。至于艺术语言上的冲突,我从来没有刻意去解决,我觉得在创作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保持生活中真实的感受和原始的冲动,不能为技法而技法。我觉得当代中国画缺的不是技术,缺的是真诚,是对大自然那种深入地体察和观照。有些画为什么打动不了我们?不是因为画家的技术不好,而是缺少感情,只有带着自己的感情画,才能画出打动人的作品。

王:当一个画家找到自己最想表现的题材时,艺术观念上的冲突就显得不重要了,因为你关注的不再是文化观念以及画种之间的差异,而是如何画出自己心中的景象。

杨:是这样。问题的关键是这种景象从哪里来,这一点很重要。我走过很多的名山大川,现在想起来,最让我感动的还是家乡湘西的山水。像泰山、华山、黄山等,那种雄伟,也很有震撼力,但这种感受都是很短暂的,没有和自己的生命发生一种内在的联系,如果让我去表现的话,不可能有很大突破,所以后来我还是选择了湘西,把湘西风情作为自己主要的表现对象。我花了很长时间去熟悉,画了大量速写。开始画的时候也是找不到感觉,总是想到古人的图式,很难跳出来,那段时间非常苦闷、迷茫,一直在探索,感到不能找到一种适合表现湘西的手法。有一次我尝试用浓重的笔墨画了一批写生,几个朋友见了,对我说:“你就把湘西的味道画出来了。”我原来的画程式化的东西太多,画的时候总是想怎么皴法,山怎么去画,水该怎么画,都是按照一定的程式在画。找到这种画法以后,画得很轻松、很随意,也特别想画画,我画湘西那种层层的梯田,错落有致的山村小屋,草垛子,小桥流水,羊群,牛群。后来搞了一次“野山野水野趣”的个展,一些同行看了我的画,觉得把湘西那种神秘野逸的感觉表现出来了,但现在看来,我心目中的湘西还没有完全画出来,我这些年一直在尝试。

王:你心目中的湘西是什么样子呢?

杨:我不想局限于表现某一个场景。有的人画黄山,一看就知道是黄山,我不想这么去画。绘画应该是表意的,不应该是具象的写实,应该把内心对某种物象的认识、感受、思想通过一定技法表现出来。如果我画的湘西,让人一看不是凤凰,不是张家界,也不是具体的某个地方,但又是湘西那种神秘的气息,可能就接近我的初衷了。这几年我一直在思索,可以说创作的空间越来越大,自由度也越来越高,因为没有人去要求你怎么画,只要你能想象到,都可以把它表现出来。题材和形象不是重要的,关键是你有没有自己独特的体验和认识,你的表现能不能打动人。山水画表现详细的很多,包括黄永玉先生,他用他的形式,用他的绘画语言来表现心目中的湘西,来表现他的故乡。我也希望找到自己的表现形式,哪怕有一点点的不同,至少说明我在不断地探索,不是在承袭前辈的东西。但这种形势和绘画语言上的不同,要能经得起时间的检验,要能够让别人接受。一个画家必须要有自己的艺术观点,不能够盲目地去画,乱搞的东西绝对不会持久,艺术生命也不会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