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爱他就教会他独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爱他就教会他独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听障幼儿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形成诸多不良的行为习惯。阐述了如何帮助听障幼儿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培B其独立性,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尽快适应校园集体生活。

关键词:听障幼儿;行为习惯;独

虽然已经放开了“二胎”政策,但仍有很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独生子女集万般宠爱于一身,捧在手心怕碎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听障幼儿的家长更是如此,生了一个有先天缺陷的孩子,家长觉得对不起孩子,给孩子过多的爱,包办一切。但是,前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说:“一切替代孩子,为孩子做好一切,这是父母给孩子最可怕的礼物。”爱他教会独立。蒙台梭利认为所谓独立就是不需要别人的帮助而独自做一件事。蒙台梭利要求成人不能给予儿童多于绝对必要的帮助,而是应该帮助儿童向独立之路迈进。

一、听障幼儿行为习惯现状

1.不良饮食习惯

很多听障幼儿不会自己吃饭、挑食、吃饭慢。班里有个学生表现得特别明显,不会自己吃饭,都是家长追着喂饭。挑食,只吃鱼和米饭、零食,其他的蔬菜和肉都不吃,把菜放在米饭上,拿到他面前,就用双手捂着嘴巴,拒不进食,只吃白米饭。

2.生活自理能力差

听障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差,有的刚入学的孩子已经4岁了,小便的时候不会去厕所,常常尿裤子,午睡起来不会自己穿衣服、穿鞋子,坐在床上等着大人帮忙穿。

3.对外界环境不适应

当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存在听力障碍的时候,不愿意让外人知道,很少把孩子带到外面,长期把孩子关在家里,听障幼儿就表现为怕生、孤僻,很难适应新环境。还有的表现为早上上学时经常迟到,不愿意来上学。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

1.家庭因素

由于听障幼儿有听力障碍,家长不愿意让外人知道,所以总是把幼儿关在家里,平时不带他出门,即使家里有客人来了,也会把幼儿藏在房间里,导致幼儿的性格十分内向,并且很怕生,总是躲在大人的后面。当幼儿想要什么东西,家长也都是顺着他。至于穿衣服、袜子、鞋子,都是家长代劳。在家里,听障幼儿就像是一个小皇帝。甚至很多家长都觉得亏欠了孩子,所以对孩子更加宠爱。

2.个人因素

由于听障幼儿丧失了听力,不会说话,在与普通小朋友沟通交往时存在障碍,会受到普通小朋友的嘲笑和歧视,听障幼儿就会产生自卑感。平时在家里,家长包办一切,让听障幼儿没有机会去锻炼生活自理能力,久而久之,他便习以为常了,养成了懒惰的习惯。

3.学校因素

刚入学的听障幼儿,有的是听不到声音,没有适合的听力补偿或重建的设备,有的是听到了声音,但听不懂,例如刚开始戴上助听器或刚植入人工耳蜗的幼儿,往往听不懂语言。这样产生各种沟通问题,导致幼儿融入不了集体,就越来越自卑,越来越不想上学。

三、需要开展的工作

1.教师工作

为有不良行为习惯的听障幼儿制订适合的个别化教育计划(IEP)。为保证教育的恰当性,需要为每位接受特殊教育的儿童制订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的IEP。美国把特殊教育定义为“特别设计的教学”。恰当的教育就是能够满足特殊儿童个别需求的教育,就是必须有IEP教育。包括生活自理、社会交往、听觉训练、语言训练、认知训练等方面,并且包括学期目标和短期目标。

以一名叫轩轩的4岁听障幼儿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的计划为例,其目标(学期目标)是:让轩轩学会自己拿勺子吃饭,并吃一些花菜、青菜、鸡蛋等。教会轩轩自己去厕所解决大小便,并且大小便时,能自己穿脱裤子。教会轩轩穿上开衫的衬衫、毛衣、外套,并学会自己扣扣子,拉拉链。午睡时能自己穿脱鞋子、袜子。

同时,还要注意培养他的自信心。赛宾斯认为:“人最大的罪恶莫过于对另一个人生命的杀害和对别人信心的毁灭。”在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听障学生比较突出的心理问题,选择适宜于学生,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战胜自卑感,消除心理障碍的教学内容,并给听障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

2.幼儿工作

每天午睡都要自己脱掉鞋子,当其他孩子都脱掉鞋子准备午睡的时候,有的幼儿还坐在床边,等着教师给他脱鞋子。刚开始,教师可以教这些幼儿脱鞋子,但要逐步过渡到不给予帮助,让幼儿自己脱鞋子,让其模仿其他会脱鞋子小朋友脱鞋子的动作,逐渐让其认识到这件事也可以自己去完成。让同伴去影响他,不仅包括脱鞋子,还包括脱外套、穿外套。在集体课上,可以告诉幼儿,有的小朋友穿脱鞋子、穿脱衣服还存在困难,我们大家要一起帮助他们,在班级里形成互帮互助的氛围,利用环境来影响他们。

3.家长工作

建议家长参加团体心理咨询服务,如定期或分类组织心理沙龙、心理健康讲座和团队心理辅导等,传播心理健康知识,舒缓特殊儿童家长长期超负荷的精神压力,帮助特殊儿童家长更好地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正确认识心理问题,巧妙应对心理压力,建立良好心态,积极乐观地对待孩子的康复和生活。听障儿童的第一任教师是家长,康复效果的决定者也是家长。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不能急于求成,也不是教师单方面可以完成的,即需要在园里教师的培养和指导,幼儿的多次参与练习,有需要家庭中进行有意识的培养,这样才能形成一个统一的、一致的教育氛围。教师要帮助家长逐步形成正确的教育观,让家长配合教师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此,可以利用周一到周五家长来接孩子的时间,和家长交流今天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回家后要求家长配合,让幼儿自己脱鞋子,给幼儿更多锻炼的机会。

四、问题解决途径

1.及时与家长沟通,形成家校合力

家长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听障幼儿的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不要过度地溺爱孩子,这不是一种爱,是一种害。当发现家里的孩子有听力障碍,不要碍于面子,把孩子封闭在家里。要正视孩子听力障碍的问题,视力不好的孩子戴眼镜,听力不好的孩子戴耳蜗,家长要形成良好的心态。家里的人接纳了听力障碍的孩子,社会也会慢慢接纳这些戴耳蜗的孩子。多带孩子接触社会,促进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发展健全的人格。家长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家庭教育深深影响着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在实践中形成。

2.抓住闪光点,巧妙建立自信心

听障幼儿由于听觉存在缺陷,自卑心理严重。针对这一情况,要发现听障幼儿的优点,利用优点建立自信。有的幼儿喜欢画画,想象力很丰富,在美术活动中,多给幼儿展示自己的机会,让小朋友们欣赏作品,把幼儿的画挂在教室里,奖励幼儿贴纸,逐渐建立起幼儿的自信心。

3.实行小班教学,个别化教育思想指导

实行小班教学,班级有七名学生,教师能充分关注每一个孩子,充分了解每个孩子,及时发现问题。运用个别化教育的思想,制订个别化教育计划,科学高效地开展教育。教师应对每一个孩子的教育需要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既制订出学期目标,又制订出短期目标。在个别化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培养听障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会事半功倍。

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听障幼儿慢慢改变了,不再像以前那样孤僻胆小,行为怪异。幼儿变得喜欢来学校,在学校里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喜欢和小朋友一起玩,性格慢慢变得开朗起来。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有所提高,慢慢地适应了学校里的集体生活,不能自己吃饭、挑食的问题也有了改善。幼儿自己学会了穿脱衣服、鞋子,甚至主动帮教师搬椅子。适应了学校的集体生活后,康复训练变得轻松起来,每天回到家都能配合家长完成家庭康复的作业。经过两年左右的康复训练,他们能像普通孩子一样讲故事,和别人对话,幼儿回归到了普通的幼儿园,适应了普通幼儿园里的集体生活。

参考文献:

[1]霍力岩.试论蒙台梭利的儿童观[J].比较教育研究,2000(6).

[2]于素红.美国个别化教育计划的立法演变与发展[J].中国特殊教育,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