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由“学而优则仕”对“公务员热”的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由“学而优则仕”对“公务员热”的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公务员考试热度持续升温,考试难度虽堪称中国第一考,但很多年轻人和大学生仍钟情于此。通过分析“学而优则仕”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对当今“公务员热”现象进行深入剖析和研究,希望广大年轻人对当今“公务员热”能有清醒的认识。

【关键词】“学而优则仕” “公务员热” 思考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02-0185-02

一 对“学而优则仕”的解读

“学而优则仕”出自《论语・子张》,原句是“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这句话虽然是孔子的弟子子夏提出的,但这也是孔子教育思想的真实流露。“学而优则仕”是儒家教育思想中核心的教育价值观,深刻影响着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

人们在分析孔子教育思想的过程中,对“学而优则仕”有自己不同的理解,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读书做官论”和“学有余力论”。这两种观点主要的矛盾点集中在“学而优则仕”的“优”字上面。前者认为“优”,即优秀,就是指学习成绩优秀者则可去做官;后者认为“优”,即丰富、有余力,就是指学习有余力者则可去做官。这两种说法都有一个共同点,不管是学习优秀者做官还是学习有余力者做官,都充分说明了做官与学习之间是密不可分的。

从孔子的整个教育思想体系上分析,比较认同第一种:即“读书做官论”,也就是学习成绩优秀者则做官这种说法。孔子主张推行德政、仁政,这就需要培养大量德才兼备的政治人才,也就是君子。为了能促使具备君子品格的人可以实际参与政治活动,实现其政治理想,孔子主张贤人政治。何为贤人,就是品行、道德、才能都足够优秀的人。孔子还认为贤人所拥有的德与才都是要通过学习才能得到的,不是天生的。他鼓励平民好好学习,只要达到德业优异的程度就可以入仕从政。这样的提法,在当时的封建世袭制度下,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学而优则仕”后来发展为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条基本准则,对保证官僚队伍的基本文化素养起了重要的作用;也给当时的从政队伍注入了“非贵族”的新鲜血液。今天,“学而优则仕”仍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当今的“公务员热”就从侧面反映了这一教育思想。

二 “公务员热”与“学”

“公务员”一词,是从日文“公务员(こうむいん)”翻译过来的。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称其为“文官”,战后改称为“公务员”。当今世界,许多发达国家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都纷纷效仿英美等国,建立起本国的公务员制度,然后把政府中从事公务活动的人员,也称作“公务员”。

我国目前越来越多的高校应届毕业生加入了考公务员这支庞大的队伍,队伍中不乏已经工作了多年但仍想通过考公务员来改变工作环境的社会人员和为考上理想中的公务员、毕业后不找工作而备考多年的青年。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舒放表示,从近年来招考标准的变化,可以看出国家对未来公务员的期望:年轻化、高学历的专业型官员,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社会经验。而高学历、专业型等标准必然需要通过系统的教育、勤奋的学习才有可能达到。如今大学校园随处可见学生在复习公务员考试而刻苦的身影。我认为这是能考上公务员的必然条件。这与孔子“学而优则仕”中的“学”所包含的意义是一致的,所有的德与才要通过后天学习而得,不是天生的。

公务员考试是一种系统且比较完整的考试。其中涵盖政治、经济、人文、科技、法律、统计等多个领域。考试内容非常宽泛。如果没有经过长期系统的学习和复习,并在平时注重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在没有充分做好知识储备的情况下,想侥幸在短期内突击考试者,能考上的概率基本为零。从考试内容繁多这一方面可以看出,当今社会的“学”在继承先人思想的同时,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超越了古代“学而优则仕”中的“学”。

三 “公务员热”与“优”

据相关部门统计,从2003年到2012年,在这十年的时间里,通过审核的报考人数从12.5万增加至130万,而录取比例额从1∶16上升到1∶53。从国家公务员报考的条件来看,基本要求是全日制本科生,部分职位更是要求具有硕士学位及以上学历。以上数据证明了一个事实,即只有足够优秀的人,才能从千军万马中脱颖而出。报考公务员从审查、笔试、面试、体检、政审等环节,需要通过层层选拔。而每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有可能将考生挡在公务员的大门外。在整个选拔过程中,从不同的方面对考生进行考查,如知识文化水平、思维逻辑、口头表达能力、身体健康状况等。最终选出来的人才,基本是百里挑一的。这与“学而优则仕”的第一种看法是相通的,只要是能力、成绩优秀者可选择走入仕途。当然,孔子提到的优秀主要是指道德和文化知识水平两个层面。而当今社会对公务员报考人员的要求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相比孔子时期,如今的标准则严格很多。这是对“学而优则仕”的“优”的含义的进一步丰富与发展。

四 “公务员热”与“仕”

孔子提出“学而优则仕”,原意就是鼓励平民“贤士”从政。但是目前对“学而优则仕”的含义有多种理解,如“做官论”。对于这种观点,我不太赞同。我觉得将“学而优则仕”直接理解为“做官论”是片面的、不科学的。在大多数人看来,“从政”就是“做官”,而事实上,“从政”与“做官”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从政”,是指担任和争取担任由选民选举产生的职务,然后从事参政议政活动;而“做官”,通常指担任一些由任命产生的政府职务。简单地说,“从政”是由下而上通过大家选举出来的;而“做官”是由上而下直接任命的。其实公务员和“学而优则仕”是一脉相承的。在

我国,大多数人都认为考公务员就是想做官,事实上,公务员是分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两种的。非领导职位就是在基层,为人民服务的普通工作人员,并不是人们通常想的那样,一旦考上公务员就等于升官发财。所以,公务员与做官是不能画等号的。国家对公务员考试是非常重视的,对筛选优秀人才也是非常严谨的。

五 理性对待“公务员热”

对公务员的理解应该尊重古人提出的“学而优则仕”的本意。广大的高校优秀毕业生应考虑清楚自己内心的声音:到底想要什么,什么才是最适合自己的,考生应该端正自己考公务员的心态。

考公务员只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其中一种渠道,不能将其看作是就业的唯一途径。只要真正用心去做一件事,那么“条条大路通罗马”,何必都争先恐后地来挤一座独木桥呢?年轻人有积极向上的精神、努力拼搏的劲头固然是好事,但是不能盲目跟风。

总的来说,我们应该理性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扬长避短,选择适合自己的行业,开创属于自己的未来,那才是自己最好的路。

参考文献

[1]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贾宇、刘文嘉.如何看待国家公务员考试热现象[N].光明日报,2008.11.3

[3]文丽.孔子“学而优则仕”的现代诠释[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4]王根顺、包水梅.“读研热”:对“学而优则仕”的新诠释[J].中国农业教育,2005(4)

[5]苏艳红、陶晓丽.浅谈学而优则仕的历史影响及现实启示[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4)

[6]邵培仁、姚锦云.传播模式论:《论语》的核心传播模式与儒家传播思维[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4)

[7]李小鹏.子夏“学而优则仕”本义考释――以先秦儒家学派的学习观为中心[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