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如何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无论是课改之前还是课改之后,我都明显地感觉到我的学生在写作上的吃力和停滞不前。不是没有努力过,只是收效甚微。在一次又一次的行文前酝酿,认真批改讲评以及和学生一对一交流后,我细致地做了总结。要想提升高中生的作文水平必须持之以恒地做到以下几点。
一、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时时处处巩固写作知识
大家都知道高中的课文很长,而课时安排又很紧,无论是从时间安排上还是按照新课改的理念,都不允许教师象初中那样拆解课文,但为了让学生随时都置身于作文教学中,我宁愿多花时间慢慢地逐句地讲解,尤其是名家名篇,我更是从细节处分析,举相同例子,让学生有更形象的体会。比如在上鲁迅先生的《祝福》时,我反复读描写景物的段落,然后让学生分析其作用,接着我举类似的例子加深学生的印象;文章中多处描写祥林嫂的外貌、神态,我就在此处强调肖像描写和神态描写对表现一个人物的形象所起的重要作用。又比如学生阅读时根本不曾注意鲁四老爷书房的摆设和布置,认为这只是文章的一处可有可无的略写,但我引导学生重视此处,因为作者就是通过这些细节描写和侧面描写刻画出了鲁四老爷是个彻底的封建思想的卫道士;再比如文中“我”的大量的心理描写着实生动刻画出了一个善良、清醒而又无能为力的知识分子形象。这篇课文有11页长,我教了7节课,大纲规定只需3课时,表面看来“浪费了4节课”,但我觉得值得,因为在接下来的作文训练中,学生刻画的人物形象就比以前生动丰满得多,他们懂得有意识地用各种描法去完善自己刻画的人物;同时他们更清楚地知道景物描写对渲染文章气氛的作用;另外,以前他们写作文时技巧运用比较少,在我像这样过细地拆解课文后,他们懂得有意识地在构思一篇作文时想想该用什么叙述顺序比较好,采不采用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方法或者要不要有个照应开头、升华主题的结尾,等等。我能从他们的作文中感觉到他们写作文不再像以前那样不知道如何下笔或者通篇文章看不到什么技巧和手法的运用,他们变得更有的放矢了。所以我决定继续用这样的作文教学方法,尽管看似浪费时间和辛苦但我觉得效果很好。
二、注意积累写作素材
让学生养成积累写作素材的习惯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在实际中能坚持下来的确不容易,尤其是我的学生们之前的阅读量非常匮乏且没有形成习惯所以让他们养成积累素材的习惯就更不容易了。以前我让学生准备一个素材本,要求每天积累一个写作素材,可以是自己看到听到的,也可以是阅读中印象深刻的。这样,日积月累,一学期下来,学生大多有了自己的素材库,写文章前,看看它,马上就会觉得有内容可写了。但是事实完全不如我想象,他们往往虎头蛇尾,开头一个月检查时还行,半期以后学生开始抱怨说真的找不到那么多素材,说每天都差不多,真的发现不了什么新东西。我一看他们已经开始腻烦抵触了,知道强逼下去也没有用,于是改变策略,要求每天语文课前全班人中必须有一个人站起来说最近他最记忆犹新的一个人或者一件事来,现实中的也行网络上的亦可,要像口头作文的那种要求说出来,说完以后再请几个同学站起来进行修改和补充。这样坚持了一个学期感觉比用本子逼他们每天积累一个素材要让他们感兴趣得多,有效果得多。
三、评定学生作文要多肯定,指导要多带鼓励性
评价学生作文就是要尽可能地找出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给予真诚、恰当的肯定。老师要把夸赞之语、欣赏之情,毫不吝啬地送给学生(尽管他也许并没有你说的那么好),让学生惊异于自己的能力,为自己感到骄傲和自豪,学生就会把这不经意间闪现出的亮光变成以后寻找光明的方向。针对那些写作有困难的学生,老师要认识到学生肯动笔写作文,有勇气把它交给老师,就说明他(她)有好学的愿望,而这点积极性是不能打击的。老师在批阅这种作文时,要投入更多的耐心,要从中找出可圈可点之处,不要去较真哪句话不通或者哪里文采又不美,应让学生从老师的评语中看到自己的能力,意识到自己并非那么糟糕,体会到老师的真诚,这样学生就不会产生抵触作文的情绪了。对于文中存在的问题,老师要用慎重的措辞,最好用寄予期望的话语来点拨,比如:“如果你能通过多看书多练笔让自己的语言表达更顺畅就更好了。”或者“假如文章中能引用些名言警句表达效果会更理想,要不淡淡的平平的太没有味道了吧!”最好再画个笑脸。这样学生从中感受到了老师的信任、尊重和鼓励,兴趣被激发,便会慢慢树立了“我可以”的自信心。相信其主动性一定会提高,进步自然指日可待了。
记得巴尔扎克曾说过:一个有思想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我把这句话作为我教学作文的宗旨,同时也作为勉励学生不断进步的格言写到这儿。我再次由衷地感受到作文教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取得成效的,而是需要我们长期不断地训练才能有所提高的;同时培养学生写作文不是光有技巧方法就行的,要真的倾注感情,舍得花时间去磨。以上是我在培养普通高中学生作文写作方面做出的一些有效的探索,希望与广大同行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