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在教学旅途上诗意地行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在教学旅途上诗意地行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嘉宾主持:郑爱文山东省济宁一中

访谈对象:边楚女浙江省瑞安中学

其实,我是一朵矮牵牛花。她,低低地生长,高高地仰望,纵然山水难渡,却亦满心欢喜,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丰富而宁静。

――边楚女

专业篇

郑爱文:您是国内为数不多的信息技术特级教师,您认为特级教师的“特”主要体现在哪里?

边楚女:能评上特级教师,这是对我过去工作的一种肯定,但是,这不是一个句点。对待教育教学这份事业,只有不断行进在路上才有意义。“名,公器也!”但对我来说,不管前面加了什么名,我还是我自己,还是那个普普通通的一介书生,一个以教书为乐的简单人。相反,如果评上特级教师给我带来了什么的话,我倒觉得这个“特”,常会勉励我在工作中“特别要宁静、特别要努力、特别要好学”。“特别要宁静”是一种心态,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更要静得下心来,找到“落地”的感觉。“特别要努力、特别要好学”是一种行动,如果一位特级教师不再努力,不再学习,即使他过去成绩再辉煌,也会马上湮没在奔涌向前的发展洪流中。我特别喜欢老子的一句话:“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因为这句话给了我一种能真正静下来的正面能量。一个人,如果真能静下来,撇去一些功利心,内心才能走向真正的“丰富的宁静”,这也是我努力前行的方向。

郑爱文:“丰富的宁静”取决于内在的积淀。这需要不断地思考和研究,您现在的兴趣点或研究的问题主要在哪些方面?

边楚女:这几年我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教学设计有效性、教学逻辑性、课堂微细节处理、有效教学、教师专业成长等方面。接下来,我打算在信息技术学科中培养学生元认知能力、在Web2.0模式下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等问题上找到一些突破口。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您的教学研究和个人成长经历给了老师们很多启发。您在《楚楚教育教学观点》一文中以语录体的形式提到“教师专业成长‘三格论’”,您能对此做进一步的阐述吗?

边楚女:我提出的教师专业成长“三格论”其实就是教师专业发展三部曲,分为“入格”、“出格”和“风格”三个阶段。“入格”、“出格”里的“格”指的是教育教学的“标准和规范”,具体指向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包括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本体性知识是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条件性知识是指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而实践性知识是指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

初入职的老师,首先应尽快让自己“入格”,要认真研读、熟悉教材,一步步全方位地按照“纲、目、点”要求完成教学设计,并努力做到用合适的教学法完成课堂教学,并在教学实践基础上参与一定的教学研究。这个过程一般是三至五年,因人而异,如果不努力、不思考、不学习,有些教师可能一辈子都入不了格。

进入到“出格”这一步,教师已具有一定的学科素养,形成了良好的学生观和教育观,更注意教学的效能,而且不再拘泥于既有的教学框架,有自己的见解和创新,教师教学智慧逐步体现,并成长为本领域内的骨干教师。

第三个阶段是“风格”,这里的“格”是指品格、格调。一个有风格的教师的具体特征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历练中形成较为稳定的教学风格,具有在实践基础上积淀后的系统化、理论化的教育观和学生观并能对其他教师产生积极影响,在学科领域内有较高知名度,并能引领同行,成为专家型的教师。

要强调的是,入格―出格―风格三阶段不是割裂的,是一个不断相互融合、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动态过程,即使是一个专家型的教师,也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入格,再出格,从而进一步优化自己的教学风格,沉淀更为深厚的教育观和教学智慧。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成长为一位“风格”独特的老师,对于大多数老师来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正如您曾指出:“如何建立一节课的逻辑性是当前教师要解决的最大问题”,能否结合课例谈谈课堂的“逻辑性”问题?

边楚女:一般意义上对逻辑的理解是人通过概念、判断、推理、论证来理解和区分客观世界的思维过程,逻辑是一种顺序,也是一种规律,同时,逻辑需要归类,在归类的基础上进行总结。迁移到我提出的“课堂教学逻辑性”,主要是指一堂课教师要把握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规律,对一些内隐的规律要挖掘,对没有内在联系的一些“结构不良的知识(unstructured knowledge)”,要通过精心设计来建立相互之间的联系,从而使学生在思维逐步推进和发展的过程中建立知识结构,或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并促使学生能把所学的知识纳入到自己的认知意义系统中。

以我最近上的一节课《VB选择语句第一课时》为例,这是学生学习《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的第五节课,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初步掌握VB选择语句的用法,内容看起来并不难,但如何最大化地让学生完善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并建立新的意义系统就需要教师对课堂有敏感的认识。教学设计上并不特别,我主要是通过让学生完成三个任务来实现知识的建构。这里我们重点关注一下教师这一层面是如何让学生完成这三个任务,如何在完成三个任务的过程中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

从课堂的大逻辑来讲,我采取了从“用行语句完成三角形判断任务形成行语句结构认知”―“用基本块语句改动三角形判断任务形成块语句结构认知”―“第一种块语句的嵌套结构来完成健康专家判断任务”这样一个认知逐步推进的过程,这个过程从简单到复杂,从联系到区别,非常清晰地展示了选择语句的语法知识体系。但在完成这三个任务的过程中,其实还蕴含了很多无数的小逻辑,这是需要教师去推动的。比如说在“用行语句完成三角形判断任务形成行语句结构认知”的过程中,以此为载体,在打开窗体时,我用几句话说明了VB事件驱动特征的具体表现,对这个知识前面几节课提到过一次,但由于感性认识还不够多,所以认知还不够稳定或者说有点模糊,需要借机强化。接下来在演示核心代码行语句的输入时,我向学生明确了编程三部曲,虽然这节课在时间分配上无法让学生体验完整的编程过程,但是我还是用一分钟时间提出了我自己提炼出来的“编程三部曲”,以期让学生对编程有一个宏观的认识。教师的这些核心提示,其实蕴含了《算法与程序设计》这个模块的很多小逻辑,它们能让学生再次对知识进行反刍并实现认知自觉,帮助学生形成稳定的认知结构,获得今后再学习的能力。

事实证明,这些在前面形成的小逻辑在后面的课堂里体现出了效果。在将选择语句内容的第二课时,我给已经完成课堂规定的两个任务的学生布置了一个求长方体侧面积的任务,前提是独立完成。没过几分钟,就有一些学生上交了作品,其中有个班有19个学生在10分钟内正确完成任务。而完成这个任务需要学生有2个非常清晰稳定的认知结构来支撑,一是创设界面、设置属性、编写代码这个宏观VB编程认知结构,二是编写代码时定义变量、数据获得(输入)、输出结果(编写核心代码)这个中观编程认知结构。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学生的界面友好且漂亮。

在这里我只是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具体的教学实施时还有很多要注意的宏观问题和细节把握,以及不同课型的处理方法。

在这几年的教学中,有一点让我感触很深:教师如果只是关注了浮于表面的技能培养过程,而不深入研究技能下的学生思维发展过程;教师如果只关注了任务的完成过程,而不深入研究任务之间的逻辑联系,那学生的发展很可能是浅层次的。

郑爱文:边老师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理解非常深刻。但也有人认为,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的泛滥大大缩短了学生思维的时间和空间,您怎么看?如何评价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模式?

边楚女:随着基于Web2.0应用的网络媒体不断拓展,开放性社会化媒体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大众的一种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如果我们再来讨论信息技术是否要应用于课堂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当前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课题应是如何把在web1.0基础上的教学模式转变到基于web2.0的教学模式,利用网络媒体的开放性、聚合性、参与性、社区化等特点,充分地来支持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我听过一些其他学科的课,课堂的教学模式大同小异。以一节语文课《金岳霖先生》为例,课堂上的大部分时间是教师让学生看书或齐读,然后提出一个问题,学生回答,教师通过不断地播放PPT展示一些预设好的知识要点或人物风采,在课堂的逐步推进过程中,教师还会在黑板上写出文章的主旨结构。这种教学模式向我们展示了目前信息技术支持下的一种常态教学模式,它的核心内容是资源PPT化。

这让我陷入了思考,这十几年,有了信息技术的支持,教师不再需要像以前那样辛苦地把文字写在黑板上,而是可以把大量的多媒体信息组织在PPT或其他媒体集成软件中。当然这过程中也常常出现批评的声音,说课堂完全被PPT牵着走,教师精于预设,疏于生成,于是教师使用黑板作辅助工具或者更多地加入教师的引导来突显课堂的生成。但我们如果深入地去看,其实学生的学习方式并没有本质上的改变,而且近几年蓬勃发展的信息技术的优势也没有体现出来。

当前基于web2.0应用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内心不由升腾起一种新的技术支持学习模式,大致的轮廓是这样:首先建立各学科的云学习平台,教师根据课程要求在学习平台上给学生提供足够多的资料和信息,当然这些资料更多的不是说要放在本地服务器,而是利用平台的聚合功能自动索引和与课题标签信息相关的资料链接。学生通过人手一台的终端学习机,如电脑、iPad,在教师现有的资料聚合平台上开展学习,还可以不断地添加新的标签到教师平台上实现对课题的充分开放式学习,同时通过云学习平台的社会性、参与开展互动探究学习,从而使学生深度学习成为可能。在这种学习模式实施过程中,教师除了课堂的组织引导外,课外还承担着开发资源、聚合资源、反馈学生学习情况等多项综合性的任务。

抱歉,我讲得不是太明白,但我强烈感觉这是一种好的学习方式,只是还需要深入研究,在技术上去落实它,实践上去模式化。虽然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这种教学模式有点理想化,因为要实现并推广是一个很大的系统工程,并非举一已之力能达到,但我觉得可以尝试,至少可以在研究性学习和那些自我学习能力强的学习群体中去推行,从而推动教育的整体变革。我把这种教学模式微型化,在我孩子身上作了一些教学尝试,感觉不错,当然,这是题外话。

至于说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的泛滥大大缩短了学生思维的时间和空间,我觉得这不是信息技术本身的问题,关键是要解决人的问题。教师的教学观到位了没有,学生的学习观到位了没有。学生是否是真正意义上求知的学生,是否自觉并习惯用信息技术来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是否能参与到课程建设中来。这些问题本质上是整个教育环境的问题。

人文篇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您博客的名字是“用文字打动自己”,在您博客中,既有教育方面的思考文字,也有对人生的品读,还有一些诗歌、小说。对您来讲,您认为文学素养与课堂教学有着怎样的关系?

边楚女:不介意的话,我想先把你的“文学素养”改为“文化素养”。

工作和生活中总会遇到烦心的事,有时人也免不了会心浮气躁。而文字是我与自己对话、让心灵放松的一种方式。同时,我自认是一个愚钝的人,所以,只有通过学习、反思、记录才能使我继续行走下去,坚持写博是自我成长很好的方式。

我曾经提出过这样一个观点:在教师专业成长的不同阶段,条件性知识、本体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所起的作用是不一样的,但最终,教师内隐的综合文化素养是教师可持续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否则“出格”很难,更别说“风格”了。

设想一下,一个老师如果没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当我们面对学生一个个独特的具体的生命个体时,我们如何去滋养他们向上生长的生命和追求?如何以丰富的思想和情感去构建学生的精神世界?

我给大家举一个发生在我课堂里的例子。

有一次,有位学生用一种独特的方法解决了一个很多同学思量很久也没有解决的问题。当时,我非常兴奋,激动地对这位学生说:“历史,将因你而在此定格,You are so Jobs!” Jobs是乔布斯的英语名字,You are so Jobs的意思是“你是如此的乔布斯”,当时是“急中生句”,觉得这样,才能隆重表扬学生的创造力。

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如果我用“太棒了”、“很好”这样的词去回应,固然也没问题,但把一种态度和温度传递给学生,我想他的精神上应该更深地种下了一颗探索和创新的种子。每位教师,都有责任在教学中传递一种让学生精神成长的课堂文化。

作为信息技术老师,有良好的技术素养是从事这个职业的前提,但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技术只有在文化的承载下,才能更深地植根在学生的知识体系中并助力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技术的魅力才会被挖掘出来,这样的信息技术课堂才是有深度、有温度的。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您人生成长经历中,觉得哪些书给了您很大启发?能否给大家推荐几本?

边楚女:我想向大家推荐两本书。

推荐之前,首先,我想对书的定义作一个拓展,我曾经在一篇文章里说过:“从广义上来说,书,远非是纸质的文字,一段经历,一次谈话,抑或是一次冰冷彻骨的心灵流放,更是书本最无言的铿锵。广袤的世界就是一本默默无言的书,你每天都在读它。书,就在你对世界、人生、生命的感悟中存在。”

我从小在农村里长大,当时环境很艰苦,读的书并不多,读好书的机会也不多。但读大自然这本春温秋肃的书,给了我生命最好的滋养。小时候,村里的广播长年累月反复地播放《红楼梦》、《梁山伯与祝英台》、《追鱼》等戏曲,我能从头到尾把这些戏曲唱下来,但并不清楚里面具体唱的是什么词,完全是停留在“不求甚解”的阶段。长大以后,当我能够理解里面那一句句沉淀着千年芳华的词句时,我才明白,心底那些诗意的种子原来就是那时种下的。我觉得,我读过的最好的一本书就是在农村里成长的艰苦经历。

生命成长之书,它如露、如火。所以我推荐的第一本“书”是“历练”,这本书时时刻刻摆在你面前,但可能你会有意无意地回避它。一个人如果没有经历过痛苦和磨难是无法成长的,教师专业成长也一样,如果你不研读教学理论,懒得做教学反思,不敢上公开课,不愿写论文,那永远都成长不起来。成长永远是一件寂寞和痛苦的事情,但你如果能忍受寂寞、承受痛苦,就能在历练的过程中累积成长的力量。“一个人彻悟的程度,等于他所受痛苦的深度。”林语堂先生这句话说得真是太绝妙了。当然,这并不是说要刻意去制造一些痛苦让自己受。但难道大家不觉得,这个社会,只要你站在那儿,就有无形的压力向着你吗?怎么办?把压力转化为工作力和生产力,最终,这些都会成为你幸福的增长点。

我推荐的第二本“书”就是“只要能看点书,什么书都行”,这本“书”是由“读”这个行为不断开启的与书相遇的动作,一种精神凝聚力。这本“书”随处可得,只是你会忽视它。我一直坚持:要使教师的职业生命保持青春状态和安全状态,一定要让读书成为教师专业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这是发自肺腑的心里话。而且,作为教师,除了要看专业书籍,一些社科类的、文学类的书也要多看。当然,不一定看纸质的书就叫做读书,现在承载知识的媒介很多,关键是看你每天有否在有意识地输入、接受并消纳这个世界曾经的历史智慧沉淀和现在正在发展的丰富内涵,也就是所谓的“立足过去,与时俱进”。

可能有人会说:“我就是静不下心来看书或者说是找不出时间来看书,怎么办?”对于这个问题,我不会给出答案,也无法给出答案,答案只能由你自己通过读书去找寻。

两本书,一本是无字之书,另一本是无名之书,送给大家,也勉励自己。

我这样回答可能让你不够满意。所以,我还是要向大家隆重推荐一份报纸,叫做《南方周末》,这是一份我常常需要花上一个星期去深度阅读的报纸。这份报纸与众不同的地方,是在于它努力向读者提供无法被复制出来的真的新闻和真的文字。我觉得,教书与做报纸有相似的地方,我们应该努力引导学生去追求知识的本真,并鼓励他们创造出新的意义系统来理解并改造这个世界。

读书看报,如果你不知道从何下手,那就先从《南方周末》看起吧。哈哈,声明一下,这绝对不是植入广告。

生活篇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从您的博客中了解到,您是一位幸福的母亲,作为家长,您对您的孩子是如何进行信息技术方面的教育的?

边楚女:与孩子一起成长是每一位父母特有的“幸福”,但这种幸福与一般意义上的幸福概念是不同的,我所说的这种幸福,更多容纳了“责任、参与、陪伴、关注和引导”这些因子,还有“烦恼和痛苦”。“孩子一路向前,我在背后拾起一颗颗散落的细珠,镶进一字一句。”这是我在博客里记录孩子成长的初衷。当他长大以后,再来看这些文字,我想,他的童年回忆会更加丰腴。

虽然我是信息技术老师,但我很少刻意地对自己的孩子进行信息技术教育。“教育是影响”,平时我在备课、制作作品、用电脑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时,他耳濡目染,这就是最好的教育。只记得有一次,我备课时想找感觉,找孩子当试验田给他上了一节“VB编制计算器”的课,结果发现,虽然是我在教他,他却“反哺”了我很多的教学灵感。

孩子天生就是使用技术的高手,因为他们敢动,视角和想象力都比我们丰富。比如我家里的iPhone、iPad的一些使用技巧,好多都是他先摸索到再告诉我的。有时进入他的邮箱(呵呵,当然经过他允许),会发现他总把自己的邮箱界面弄得很漂亮,一些我平时从不用的功能都被他挖掘出来。他与在台湾生活的表弟用英语通信,他会用Word文档做好圣诞树,还会在“I like playing basketball.”的句子后面插入一个打篮球的动画图片。我知道这些技术是他学校里的信息技术老师教他的,但我关注的是他能“学以致用”,把这些信息技术使用到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就像现在他会很自然地用iPad来帮助自己学习英语、查找资料一样,这是否在教学上给了我们新的启示呢?

当然,作为一名信息技术老师,我们有自身的优势让孩子先知先觉,引导他们把信息技术作为他们学习、研究、探索问题的工具,培养他们自我学习的能力。这,也是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研究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