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影片《血战钢锯岭》的成功对中国军事战争题材电影创作的启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影片《血战钢锯岭》的成功对中国军事战争题材电影创作的启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2016年上映的美澳合拍影片血战钢锯岭》在中国内地掀起了军事战争题材电影新的观影高潮,虚心学习《血战钢锯岭》以及近年国外其他军事战争题材影片的长处,结合我国军战争题材电影的发展实际,改变泛娱乐化、同质化等不良现象,把深入体验军旅生活和改编军旅文学作品结合起来,提高作品质量,提升艺术水准。

【关键词】《血战钢锯岭》;军事战争题材;电影创作;启示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0-0091-02

一、《血战钢锯岭》的创新之处与欠缺之处

2016年上映的美澳合拍影片《血战钢锯岭》,无论是从票房表现还是从观众和业界的评价来看,是一部名副其实的口碑电影。再现二战史上最惨烈的冲绳战役,是一个沉重的主题,没有任何喜剧因素。该片没有突出“二战”战场,同时导演也没有渲染由战争带来的仇恨,缺少这些史诗电影的外在特征并没有剥夺《血战钢锯岭》的魅力,影片依靠流畅的剪辑来呈现战争的客观真实,呈现士兵牺牲的感伤,留给观众的是久久挥之不去的沉重。该片没有停留在讴歌个人英雄主义上,主人公所做的一切,仅仅是为了一种信仰,恰恰是这种信仰背后的真实故事与巨大心理能量,使得影片深入人心。

《血战钢锯岭》是在好莱坞电影产业和观众观影取向发生剧烈变化的背景下推出的作品,电影产业的规则发生了改变,“二战”题材已经不受片商青睐,现在受欢迎的电影大都改编自热门IP,似乎只有顺应这种创作趋势,创作者才有机会得到雄厚的预算。但该片编导恰恰没有顺从电影市场的一般性规律,而是选择拍摄冷门题材。该片预算只有4000万美元左右,却取得了良好的票房收益和受众反响。

影片在结构上有些类似库布里克执导的影片《全金属外壳》,前一部分除了世俗生活外,还充斥着操练新兵的“重口味”情节;后一部分就是血腥无比、残肢断臂乱飞的战场。《血战钢锯岭》前后两个部分影像风格差异极大,使得观众在刚开始观看时感觉有点乏味,但是,随着情节的发展,在影片后半部分会遭遇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

本片也存在些许欠缺之处。首先是影片在营销推广上有些过力。从某种意义上看,该片是一部用战争“外衣”包裹的讲述信仰力量的冒险类影片,也是一部正面宣扬战争英雄事迹的传记类影片。片方宣称呈现的是真实故事,但电影终归是一种艺术形式,它是艺术化的现实,不是生活的现实。违背故事情节发生发展的实际情况(如时代背景、国情等)进行过度乃至虚假夸大宣扬,在中国电影的创作和营销活动中也同样存在。

其次,影片在故事的设计编排上也有瑕疵。主人公是如何形成“反体制”的信念,“体制”又是如何接纳他这种异类?这样反套路的编剧思维很新颖,却给叙事带来了一些麻烦。《血战钢锯岭》的主人公从一般性矛盾冲突逐渐过渡到残忍的冲绳血战,他总能绝处逢生,太过巧合的避重就轻和过度渲染,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影片阐释的力度,轻盈的调式还是没有脱离剧情娱乐片的范围。

尽管《血战钢锯岭》存在上述缺陷,但和《湄公河行动》等同样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国产军事战争题材影片相比,还是胜出一筹。影片《湄公河行动》同样是改编自真实事件,同样的激烈枪战场面,孤胆英雄舍生忘死,不惜一切代价只是为了惩罚、审判罪犯,很好地诠释了“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但实际情况是,爱好和平的无辜中国受害者和正义的中国武装力量的银幕形象被曲解,产生了反面效果。影片《铁道飞虎》裸地将战争游戏化、戏剧化,飞虎队成员的“神勇”和日本侵略者的蠢笨,让人想起了前些年风靡一时的“抗日神剧”。

现今中国内地电影市场已经基本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应该在创作优秀影片上投入更多精力和财力,不应该还陷在“吸金、操控炒作票房”的怪圈里止步不前。近年国产战争题材影片虽然一直保持很高的产量,但是质量参差不齐,并且遇到了与好莱坞相似的“娱乐至上”的市场困境,我们缺少敢于突破现状的创作勇气,对市场风向的盲目追逐使电影创作成为了市场的“奴隶”。

军事战争题材影视作品的部分创作者,其创作态度不严谨、不认真,各种突破艺术创作底线的行为层出不穷,导致中国军事战争题材电影的创作水准距离世界一流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因此,想要提升我国军事战争题材电影的艺术品质和综合竞争力,还须虚心、认真地对外学习借鉴。

对于中国电影而言,之所以要将军事战争题材电影的创作单独提出来,是因为军事题材和战争题材是国产电影重要的类型和素材来源,特别是“十四年抗战”概念的提出,说明“抗战”题材不再是中国电影的一个简单的题材类型,我们要充分利用电影艺术手段,正确表现中华民族不甘屈辱、奋起抗争的历史,我们要在影片中正确塑造与传播国家形象、中国精神,正确体现国家意志,因此需要深入分析《血战钢锯岭》这部影片是如何运用各种艺术手段实现核心价值观和主旨的传达,又是如何巧妙地在电影娱乐化风潮大行其道的条件下,重塑战争英雄主题电影的新地位、新形象。

二、影片《血战钢锯岭》值得国产军事战争题材电影借鉴之处

(一)运用镜头技巧传达主旨立意。《血战钢锯岭》从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传统英雄主义战争电影的回归,它带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大量的镜头用于对战场的正面刻画,电影开篇的杀戮场景作为倒叙的开篇,慢镜头加上平行移动,为我们奠定了影片的基调和立意,即“战争就是人类自己创造的人间地狱,充满杀戮和死亡,身在其中的每个生命似乎都在劫难逃。”影片用近景镜头、固定镜头让观众与初登战场的士兵们同属一个客观视角,目睹同样惨烈的战龌面,令人印象深刻。影片中对于战场上惨烈气氛的烘托,不是单纯用爆炸和鲜血去表现,而是完美地把影片想要表达的信仰主题渗透到镜头中;影片中段再次呈现出血腥杀戮的场景,只是变得更加冗长繁复,更多尸横遍野的悲惨画面为观众勾勒出战场上最黑暗的一面。影片最后,男主角手握《圣经》奄奄一息地躺在担架上,担架在空中索道上飘荡,富于仪式感并且仰视的镜头角度,使影片结尾笼罩在庄严的气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