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实施ITIL的方法及可能的方向(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实施ITIL的方法及可能的方向(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持续性的服务改善计划(CSIP)

上期的文章我们介绍了ITIL理论,有了理论基础,一定要想想看该如何去落实。ITIL的实践就是CSIP(Continued Service Improvement Program,持续性的服务改善计划)的实践。其实道理很简单,目前IT部门已经存在于各个角落。每一个企业、政府机构,或大或小,都有一个IT部门,人类的工作,逐渐变得脱离不了IT部门的支持。如果是一个已经存在的IT部门,难道我们可以说改就改,说变就变?况且,读者看看CSIP图,这是不是一个一直在运转、无穷无尽的流程?

ITIL实践需要度量

IT部门的改善,在公司高层的期望,一定不是仅仅止于改善,可能更要产生效益,提高生产力,降低成本,获得更高的投资报酬率等等。这一切都是不可能一步到位的。因此CSIP就是你的一个战略方向

比方说,要谈生产力提升,就需要进行改善之前的情形与改善之后的情形比较。因此,假设IT部门制定一个计划,需要进行改善服务台、事件处理及问题处理。直接假设的想法就是,假设原本服务台可以处理50%的事件、每个事件都在5分钟之内解决,改善之后,看看能否提升到80%,3分钟之内。由此降低第二线人员的负担,使其可以专心于其他的IT工作。所以,战术上我们规划了培训、增加雇员、改进工具使用等等工作。

因为不可能一步到位,实务的做法就必须建立一个项目来实施。依据CSIP图所提到的 “Measurable Target――可被度量的目标”,改善服务台的能力,就是一个可以被度量的目标(一件工作)。这一件工作,当然就可以参考案例。但是,要想想,别人的案例实施之后能够达到目标,你照葫芦画瓢,可以确定达到目标吗?可能不行,因为一个达标的服务台有太多的因素是各公司都不相同的。

上述例子,重点要放在度量――如何知道是50%?5分钟?增加人手,成本增加多少?如何赢得公司支持?80%要多久才能够达成?第一线人员可以解决80%的事件,难道第二线的人员生产力就会提升?这一切的答案,唯有度量,才会有机会证明绩效的产生。

其实,上述这些都是IT人员的挑战。50%或80%及5分钟或3分钟的问题,非得利用工具不可,人力很难去统计这些数据。第二线生产力的提升,如果不谈可用度及能力管理,那也是不可能完整的。

能够理解笔者上述的假设吗?流程或许帮你提供数据,提供管理方法,但是其数据的意义,能不能创造出价值?这就不是一本书可以说清楚的,更不可能由一些案例参考而获得。但是反过来说,没有这些流程,没有这些数据,IT人员又如何证明其存在的价值呢?归根究底,数据又要如何设计呢?上期的文章提到关键成功因素及关键效能指标(Critical Success Factor and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这些都是可以用来当作数据来呈现的。

评鉴与流程实践

其实不论是全面的实践,或是单一流程的实践,很多时候,问题的关键都会卡在如何进行评鉴(Assessment)。评鉴的结果是,不同的IT部门会有不同的成熟度。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把IT服务管理当作一条路的话,不同的IT部门,会有不同的进度。

成熟度的设计,在绿色书里也提到一些理论或许可以拿来应用。CMM(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能力成熟度模型)及COBIT(Control Objectives for Information and related Technology,信息及相关技术的控制目标)都可以拿来应用。很多人熟悉COBIT,它是IT治理很好的一套理论,利用34个高阶的控制目标(Control Objectives)可以设计IT审计的机制。但不论你用哪一种,回归到主要的想法,就是要利用一些理论及方法,用来度量现在的情形。可是,如果要谈流程的全面实践,评鉴确实不容易实施。其关键问题是,理论的学习不容易,以及外聘的专家顾问费用太高。因此再思考看看,有没有一些简单的方法可以进行自我评鉴(Self Assessment)?

评鉴很重要,因为要理清现状。比如说,现在的IT部门一定会有解决问题的流程,但是,这个解决问题的流程,是不是优化过了?与itil的建议差距多远?该如何发现问题?如何拟定改善的方向?

根据我们的经验,以下的一个模式,或许可以参考。IT人员可以进行一个简单的自我评鉴,研究看看目前IT部门是不是具有第一线及第二线的能力(First Line and Second Line Capability)?也就是说,服务台、事件管理及问题管理的能力,目前是否已经存在于IT部门?如果没有,首先的一个任务,就是要实践它。

所以这个自我评鉴的方式,是非常简单的。关键是IT部门有没有建立服务台。如果没有,可以考虑建立服务台。如果有,可以研究看看目前的用户,有多少是不经过服务台来联系IT部门的。有了服务台,是否纪录的相关的数字,例如电话量、平均的时间、不同类型的分类准确度等等。当然,要建立以上的机制,配置管理、变更管理、财务管理及服务水平管理都会有部分的涉猎。

比方说,要建立服务台、事件管理及问题管理的能力,首先还是少不了需要将其他两种机制建立起来:配置管理中的CMDB(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Database,配置管理数据库)及服务水平管理的服务说明书(Service Catalogue)建立完成。有了CMDB才可以说是清查了IT部门所有的基础。有了服务说明书的清查,才得以理解目前IT部门到底给用户端提供了何种服务。

财务管理对于服务台、事件管理及问题管理的能力也是绝对必要的。因为有了财务管理,才得以管理其预算,以及计算详细的成本。这一点将会是实施成败的关键。

建立服务台、事件管理及问题管理的能力,可以当作一个入门点。这里还是要提醒的是,不可能一次建立就成功,不要忘记CSIP。比如,建立一个服务台,一开始要如何鼓励用户直接联系服务台?如何计算绩效?如何提

升绩效?这些工作,从第一天就必须要开始的,然后日复一日地去累积,绝对不能有一步到位的想法。

由内到外实践ITIL流程

其实,可以将IT部门当作一个个体来看。在实践ITIL的过程中,可以采取这样的一个办法:先调整IT部门内部的流程,再调整IT部门对外的流程。其实,理论上当然没有这样的一个办法,它是我们归纳的一些想法,重点是每一个实践ITIL的人员都要注意ITIL流程之间的相关联性。比如说:

――配置管理 IT部门如果做不好配置管理,基础就不会存在,就不容易解决其他的问题。这是一种IT部门对内的工作。其实配置管理没有做好,每一个流程都会受到影响。

――变更管理 要做好配置管理,变更管理不能缺席。不过,在IT部门要求组织 CAB(变更咨询委员会)时,可能会碰到阻力。因为CAB的组成分子,会有客户端的人员。所以,刚开始时,如何避免CAB的代表性不足,或是加强研究如何争取客户支持,反而是很重要的。因此,变更管理有一部分是对内的工作,又有一部分是对外的工作。

――可用度管理及能力管理 其实都可以逐步由资源(Resource)的方向开始进行。尤其是进行能力管理时,不要忘记资源能力管理(Resource Capacity)。有了资源能力管理才有机会调整IT的投资、使用量管理等等。这似乎是一种IT部门对内的工作,不会影响到用户端。

――财务管理 不要忘记寻求公司财务部门的支持。这也是对内的工作,但是会牵涉财务部门。

――管理 可以透过服务台及变更管理,逐步落实。但是管理很多时候都会通过服务台做客户工作,这可能是对外的一个工作。

――服务说明书 IT部门需要及早准备好服务说明书,其过程就是进行IT服务现况的清查。同时还要设法理解客户的需求。但是签订服务水平协议,可能要花时间说服客户。因为展现IT部门上述的专业能力,才有机会来说服客户签订服务水平协议。这就是由内而外的一个工作。

――有了服务台,就一定要有事件管理或是问题管理。这样的机制,才会有机会完整建立IT的第一线、第二线,才有机会慢慢消除IT是救火队的工作模式。

――如果想要达成ISO 20000的认证,还必须要先有ISO 27001/ISO 17799信息安全验证的达成。这是另外一项大工程。

这些都不是绝对的方向。因为,每一个IT部门的成熟度不同,因此就会有不同的结果及设计实施方案提出。正如上面所说,由内而外的实施方向,可以当作一个主轴,一步一步来展现。第一步,或许是第一线、第二线的建立实施,然后再来构想有效率的可用度管理及能力管理。期间会慢慢累积配置管理及财务管理的能力,并且产生报告(Service Reporting,ISO 20000关键一环)。一定不要忘记CSIP,不要忘记PDCA,更不要忘记利用定期的报告来展现出数据,逐步修正流程,使其成为最佳化。

IT被应用于许许多多的行业之中。全面的ITIL实践,不可能有一个标准答案,或是大家都适合的方向。所以,笔者不建议参考案例。但是笔者期望,这个建议能够开启你的ITIL实践计划。笔者也希望帮助你设法降低实施的门槛及困难度,由此可以建立一个真正有绩效的IT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