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马语者》生态批评注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马语者》生态批评注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作为一种文学批评,生态批评是从生态学角度品评文学作品的一种批评模式,是生态学观点研究文学与自然、社会和人的关系。而尼古拉斯・埃文斯的小说《马语者》正是从诸多方面体现了人与自然以及人与自然界的万物生灵之间的关系,该作品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

【关键词】马;生态批评;大自然

生态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任务也可以说是建构新的人与自然之间互动模式,以及各层面模式之间的互动关系。而尼古拉斯・埃文斯的小说《马语者》正是从诸多方面体现了人与自然以及人与自然界的万物生灵之间的关系。

一、格蕾丝与“朝圣者”:人与自然的冲突与和谐

在一个冰天雪地的早晨,天气格外晴朗,格蕾丝骑着她心爱的 “朝圣者”与好友朱蒂丝一起散步。就是这次出游让这个可爱的小女孩儿永远地失去了她的右腿。她和“朝圣者”都受了重伤,而这伤远不只是身体上的。

从此,这个13岁女孩的生活变得暗淡无光,因为她无法接受肢体残缺这个残酷的现实。她今后将如何面对生活?格蕾丝的父母也无法解决这个难题。对于母亲,格蕾丝是爱恨交加。她的母亲是个出了名的女强人,整日里只忙碌于她的工作,好像工作比什么都重要,很长一段时间里,她连看也不愿意看母亲一眼。车祸后,女儿的巨大变化,引起了母亲的注意,她发现女儿其实不仅是身体受伤,而且心灵也受到了重大创伤。安妮发现与女儿有同样病症的还有女儿的爱驹“朝圣者”。慢慢地她发现女儿的命运其实和“朝圣者”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是不可分割的。于是,她带着肢体残缺的女儿和饱受折磨的“朝圣者”踏上了跨越整个美洲的拯救心灵之旅。在这次“旅行”中格蕾丝与“朝圣者”得到了大家的鼓励和支持,于是,格蕾丝又重新骑上马背,而“朝圣者”也克服了心理恐惧,重新找回了属于它的“骄傲”。

作者对“朝圣者”和“林洛”以及文中提到的诸多马匹的种种描述体现了人与自然万物的冲突与和谐。在人和其他物种互相依赖生存的系统中,人和动物的关系可谓是最为密切的。《马语者》就是把这种人与万物,人与动物互相依存和谐的关系演绎得淋漓尽致。格蕾丝被一辆带有十八个车轮的重载卡车撞上时,“朝圣者”昂首掀足,使尽后腿的力量,直向司机扑来,想以自己的力量救主人于危难之中,自己却是被撞得奄奄一息。然而,人类在面对这个脆弱的生灵“朝圣者”时,有人却想将它一枪击毙;有人用“饥饿”和“夹头打针”这些残忍的方式对待它。对“朝圣者”来说,这毫无疑问是残暴的,是没有人性的行为,“朝圣者”因此失去了对人类的信任并加深了与人类的冲突和矛盾。回望历史,马在人类的生活中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马有功于人,人受益于马,但是,有时也有愧于马。人凭借智力优势,从自然万物中进化出来,却又回过头来猎杀包括马在内的动物。人类的种种恶行是在同自然相冲突和对抗,其结果势必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与自然万物和平共处一直是我们共同的心声。一个人,只有当他把所有的生命都视为平等的伙伴,把动物看作是自己的同类,并尽其所能去帮助它们时,人才变得高尚。人类其实只不过是生态圈中的一分子,并与自然万物息息相关,相互依存。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一切存在的万物皆有联系。因此人类要懂得爱护大自然,敬畏生命,努力保护人类生存的地球环境。生态思想家艾伯特说的好:“人类的同情如果不仅仅涉及到人,而且也包括一切生命,那就是具有真正的深度和广度。”

二、汤姆与马:对生命形式的深情歌颂

文中的“马语者”是一位驯马技艺精湛的西部牛仔,他懂得医马,能看透动物的心,抚平动物的创伤;他惜马如命,与马平等共处,平等交流,与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马是他生命的一部分。他的名字叫汤姆・布克,正是他的耐心等待和永恒的爱,唤起了“朝圣者”对人类的信任以及对生活的信心,使这匹伤痕累累的马又主动地走到了他的身边。他是马儿们的守护天使。

汤姆出生在一个驯马世家里,他在还不会走路的时候就会骑马了。“他的祖父告诉他:‘跳舞和骑马,绝对是一回事,关键都在于相互信任和默契,相互扶着。男性引导而不是强拉女方;他奉献一种感觉,而她体会他,随着他,你们默契配合。随着对方的节奏舞动,只要跟随这种感觉。’”汤姆的祖父和父亲都是以这种循循善诱的方式驯马的,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汤姆自然而然地就与马形成了一种和谐的关系,所以从小到大,除了与马心灵相通之外他根本就不知道世界上还有其它的驯马方式。换句话说,与马心灵融合的意识是在汤姆骨子里就存在了的。

有一次安妮站在那儿欣赏汤姆骑马:小马群从竞赛场的一头转个弯,猛冲向另一头,在沙地上留下数十道长长的影子,踏起飞扬的尘沙,遮住了阳光。汤姆不费吹灰之力地驱使“林洛”追逐其后,偶尔侧移或倒退几步以封锁它们,或打开一道空隙。跨下的那匹白蹄坐骑不用汤姆的任何指引或操纵,就能做各种繁复的动作,因此在安妮眼中,汤姆似乎是在靠思想与马交流,仿佛人与马已经融为一体了。

驯马师汤姆和那些心理严重失衡的都市人不同,他“拥有一种天生的别人仿佛情愿穷尽毕生之力追求的平衡心态” 。他的这份平衡心态正是来自那恬静的大自然当中,在自然当中无所谓名,无所谓利,一切都是那么淡然,使人心无杂念,所以他对人生有着独到而深刻的理解。

汤姆对马的理解,其中便渗透着对人的理解。在面对一位束手无策的母亲、一个充满敌意的女儿和一匹因受惊而鬼哭神嚎的马时,汤姆看到母亲、女儿和马匹全部都牵扯在无法消除的痛苦之中,他不忍心甩开如此沉重的苦难不管,为了帮助这近乎绝望的母女,他承担了救治“朝圣者”的工作,其实在救治“朝圣者”就是在救治这对母女的心灵。汤姆治疗“朝圣者”所要做的事就是增强它对人的信任和自信,对安妮母女也是如此。他帮助格蕾丝母女重新开始相互信赖,并帮助格蕾丝恢复了对生活的信心。

汤姆驯马、治马,是因为他发自内心地爱马,他见不得马儿在人们错误的方式支配下受苦。他替人驯服和治疗顽劣的马常常是分文不取的,因为他并非仅仅把这当作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这在当今利益社会几乎是不可思议的,在俗人看来,汤姆从没有为自己未来作过任何打算,可是他们错了,汤姆拥有着自己的生存智慧,那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之道。

三、洗尽铅华的复归之路

高频率、快节奏的现代城市生活,淹没了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关系,人与人之间,包括亲人之间都缺乏沟通交流。格蕾丝内心里一直以她的妈妈为荣,以她的成功作典范,但由于安妮是一个工作狂,常常把在工作事务上的经验运用到家庭关系中,而且,她几乎将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自己的事业上,导致母女之间经常闹别扭。车祸后,安妮猛然醒悟,发现自己与女儿的关系已经到了缺乏沟通、互相对立的程度。这一发现使安妮被异化的情感复苏了,带着深深的内疚,她开始竭尽努力弥合两人之间的隔阂。安妮带着受伤的格雷丝和“朝圣者”踏上漫长而又艰辛的旅途去寻找可以抚慰“朝圣者”痛苦心灵的“马语者”汤姆。

安妮的蒙大拿之行其实就是回归自然,寻找精神家园的“心路历程”。蒙大拿美丽怡人的自然风光,蓝天白云下的草地与牛群,质朴宁静的田园生活,都慢慢地融入了安妮的心;而汤姆对生活的乐观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也深深感染着安妮。

更使安妮感动的是汤姆对人的关爱和友善,尤其是他这种关爱和友善无微不至地落在她唯一挚爱的女儿身上。安妮习惯性的支配欲与格蕾丝强有力的反抗性使相互挚爱的母女时时处于一种强烈的矛盾冲突之中。这种冲突使母女二人都十分痛苦,却又无可奈何。这个心结本来应该由罗伯特来解开,罗伯特却没有解开它的能力。汤姆却凭着他独特的生存方式理解并解决了这一切。安妮觉得这简直不可思议,一个像他这样从来不熟悉小孩儿的男人,竟能如此了解她和格蕾丝之间的那些令人伤心的微妙的隔阂,并完美地化解了这些隔阂。他为这对母女打开了一扇心灵之窗,通过它,她和格蕾丝终于发现了彼此。

汤姆对马、对人、对大自然、对日常生活的自然而然又卓然不群的态度使安妮始而惊异,继而感动,最终产生的却是莫名的眷恋。

安妮和汤姆感情的发展自然天成没有任何人为迹象。而当安妮决定要与汤姆在一起时,汤姆拒绝了。两心相许、两情相悦的爱情固然美丽,但却与母爱亲情对立冲突。两种感情同样真挚、同样深沉、同样发乎本性、同样合乎天理,但却水火不能相容。为了格蕾丝刚刚愈合的心灵创伤不再撕裂,为了她好不容易恢复的生活意念不再破灭,为了她的健康和幸福,汤姆牺牲了自己,同时也惊醒了沉浸在爱情中的安妮。安妮似乎也从罗伯特种下的六棵樱桃树经受冰雪考验开出耀眼繁花后又纷纷凋落的过程中进一步悟出了生命的含义,人生就如同树木开花,虽有辉煌的时期,却又是短暂的。在大自然宽广博大的胸怀中,安妮逐渐忘记了悲伤和愤怒,忘却了嘈杂压抑的城市生活,这没有矫情、没有虚饰,淳朴、天真、自在、自然的生活,是再真实不过的了,安妮的心灵在这平和静谧的地方得到了抚慰。从此,安妮远离了喧嚣繁华的大都市放弃了风光的工作,融入了真挚和快乐的牧民生活。可以说这就是属于安妮的基督徒远赴天国的英雄式的旅程!

参考文献

[1] 史韦兹著,陈泽环译.敬畏生命[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2] [英]尼古拉斯・埃文斯著,黄永民译.马语者[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母长宏(1991- ),男,黑龙江齐齐哈尔人,绥化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研究方向:外国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