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与途径探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与途径探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高校学生管理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提高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至关重要。但是越来越复杂的社会环境与校园环境、大学生人数增长迅速以及高校管理机制存在着许多问题,都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困难与挑战。借鉴美、英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经验,在学生为主体、高校社会工作管理与依法治校三方面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问题分析;策略探究

高校学生就是高校的主体力量,是高校的灵魂,因此对于高校学生的管理工作就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转型,高校管理制度的深化改革也势在必行。高校学生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育人的质量,因此,高校学生管理必须要跟上社会的发展,坚决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要真正立足于学生主体的发展,不断探索有效模式途径,增强高校学生素质,建设和谐校园,也更好的服务于社会。

一、高校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一)复杂的社会环境与开放的校园环境增大了管理难度

高校大学生所面临的环境与以前相比已大为不同,尤其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得到了巨大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变化、就业方式的转变等等,直影响了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心理、价值取向等方面出现了巨大的差异性。现代大学生独立、阳光、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竞争意识,但是拜金思想、享乐主义、自私心理等负面现象也给大学生们带来了消极的影响。我国加入WTO之后,与不同国家与民族的交流增多,外来的文化、习俗与观念对大学生有很大的冲击力与影响力。网络的普及增加了大学生生活的丰富性与获取信息的快捷性,但众多的不健康信息也抵消着高校对学生的正面思想教育。另外,高校的办学理念正逐步走向开放性,高校与社会的交流互动在增多,校园的环境受到社会的影响日益增强。总之复杂的社会与校园环境给高校学生管理带来了更高的难度。

(二)在校大学生人数激增加大了管理难度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十分速度,尤其是1999年实行大学扩招以来,高校在学生的数量逐年攀升。数据统计,2015年为止我国高校在校生达到4018.1万,是1978年的13.89倍,自新世纪以来年均增幅接近12%,在校生人数居世界第一位。高等学校数量达到2845所,居世界第二位。一方面,大众式教育带来了人数的激增,大学生在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地域性差异日益凸显,特别是“独生子女病”快速增多,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带来的心理落差、为人处世的困难、不会交流引起的心灵孤独等等都增加了学生管理的难度。另外,学校扩建,增加分校,特别是高校市场开放,后勤进行社会化运作,出现了在校生校外居住、宿舍区社区化发展的现象,生活管理逐渐物业化,管理人员中“社会人”增多。这都给高校学生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三)目前高校学生管理机制存在众多问题

第一,缺乏理论支撑。一些高校的管理仍倾向于沿袭性管理,约定俗成、凭经验、凭感觉式的传统管理模式还部分存在,缺乏创新化、规范化。第二,管理定位不清。高校管理工作不是简单的维稳工作与政治思想教育工作,要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高校管理的目标,要具有科学性与艺术性。但也不是过多的约束管理,只强调学校的权威控制与学生绝对的服从,那只能忽略了学生的自主意识与人格独立。第三,管理队伍缺乏专业性。有的高校选拔管理人员只看工作热情与奉献精神,忽略了工作能力与实际效果。同时对管理人员的管理与培训重视程度不足,导致管理队伍水平较低,不具备专业化。

二、国外高校管理经验借鉴

(一)美国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美国是高等教育十分发达的国家,在国际教育市场就占有30%以上的份额,仅2015年我国就有30.42万学生留美,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有所借鉴。第一,美国高校提出明确的学生管理观点,即学习是当务之急(SLI),学生事务管理部门的管理方针与制度完全体现以人为本,工作重心就是培养学生自觉学习和发展。第二,制度的权威性与柔性相结合。各高校制定了严格且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如宿舍管理就分类出9种之多,并严格执行。但对于违纪的学生在处罚上具有柔性,不以处罚为目的,由家长、教师、专家,甚至有牧师与社工共同帮助学生纠正错误。第三,专业的服务型管理模式。首先美国高校都设置了行政管理专业,管理工作人员大部分都是专业院校培养出来的心理心、教育学的专业人才,管理理论与水平很高。其次管理职能部门进行标准化细分,对学生的生活、学习、心理健康等等各方面都能给予指导与服务。

(二)英国导师制的管理模式

英国的高校,尤其是著名的牛津、剑桥大学形成了导师制的教学与管理模式,即大学生入学时都会被指定一位导师,学生与导师会定期的进行一对一的交流,可以是辅导,或是共同制定学习计划,甚至是一般的谈心。在这样的教育管理模式之下,导师真正做到了传道、授业与解惑。学生学到的绝不仅仅是学术知识,在双向互动的思想与情感交流中,学生会学到导师对学问的探究精神和对生活的处世态度。这样的教育管理模式不讲究导师的绝对权威性,也有强调学生的处处服从,在轻松和谐,充满温情的气氛中,学生的知识、修养、性格与意志都受到了良好的影,虽在更大的自由空间里,但学生的管理却有条不紊。

三、高校学生管理策略探究

(一)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校学生管理

高校学生管理要回归到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状态,高校要通过多方面的改革与调整提高学生自主管理的积极性与自主性。第一,学生管理组织结构调整。以学生为主体就是赋予学生参与的权力与空间,比如现在高校普通实现的学生会制度、宿管会制度都是由学生为主体,实行自我管理、服务与教育,极大促进了学生主体管理的发展。高校教师只提供专业化的指导与咨询。第二,管理内容与制度的改革。学生为主体还要体现管理内容的广泛性,包括日常事务管理、教学管理、后勤管理,甚至一些高层管理决策。学生对于学校的管理要有知情权、监督权,能够行使建议权、投票权与表决权。第三,建立校园文化影响机制。要极力打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直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学校的教学工作也要与文化建设相契合,做到知行合一,让学生的高校生活形成知识理论与生活实践的完美融合。

(二)社会工作引入高校学生管理

高校开放式办学的大背景之下,社会工作引入高校管理是高校发展的必由之路。第一,重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要依托专业的教育与培训,打造过硬的专业高校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一方面可以在学校内开放学校社会工作课程,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与技术培训,提升社会工作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与服务意识。另一方面,极力推进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化与职业化进程,与政府共同积极地实施职业认证制度与工作岗位定编制度,在工资待遇与职称评聘上给予考虑。第二,建立高校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与相应的制度。比如在高校内设立社会工作事务所,推进高校社会工作的规范化,有助于更好的管理与监控。同时,建立机构与相应管理制度,更有利于进行广泛的沟通与联系,充分利用社会专业化人力资源,实现对高校管理人员的有益补充。

(三)实施法治化的高校学生管理

结合“以法治校,科学管理”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与理念。第一,在法律的框架内明确学生的权利与义务。对学生应该享有权利要以法律的形式给予维护,同时也要明确学生应该遵守什么、禁止什么,确保学生对学校的规定心知肚明。第二,建立规范科学的以法治校工作制度。规章制度要力求完整与健全,要具有严肃性、持久性与可操作性,确保对学生的管理与处罚有章可循,权威且合理。同时也要对高校内的各职能部门、后勤单位,甚至对学生的家长都要有相应的制度管理。让家、校与社会都能权、责分明,真正做到依法治校、依法管理。

参考资料:

[1]李勃.探析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困境和出路[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11).

[2]宋辉,康婷.国外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经验与启示[J].辽宁高职学报,2009(06).

[3]赵祥伦.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和对策探讨[J].贵州大学学报,2008(09).

[4]刘扬.学校社会工作介入高校学生管理的可行性路径分析[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2011(03).

(作者单位:唐山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