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关于数学“成长记录”的一次校本教研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传统的校本教研活动一般以课堂教学研究和理论学习为主,有时,一些学科组常规工作的研究进行与反馈,也会成为教研活动的内容。但就目前的教研现状来看,理论学习的内容常常缺乏针对性,再加上单一的教研组长宣读式学习或布置教师自主学习的形式很容易造成理论学而空的现象。而常规工作的研究进行与反馈,也常常会异化为简单的工作布置会,缺少研究的意味。鉴于此,我校教研组结合常规工作“学生数学‘成长记录’的研究”与《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学习评价”的学习进行了一次校本教研,尝试探索一种新的教研方式,有效提高校本教研活动的质量。
数学“成长记录”作为我校评价改革体系中的一项内容,前期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基础,形成了一些比较成熟的记录内容与记录方式,数学“成长记录”逐步成为数学组的一项常规工作。但随着近年区域内教师流动、交流幅度的增大,一批新进教师对这项常规工作基本处于模仿操作中,而一批“老教师”也出现了“吃老本”的研究倦怠状态。如何让所有的数学教师对数学“成长记录”的研究价值有一个全新的、更深入的认识?如何从数学“成长记录”的研究现状中找出亮点、发现问题?如何在后继的研究中提高数学“成长记录”的质量?我们从三个方面开展校本教研。
一、学习认识数学“成长记录”的价值
数学“成长记录”作为一种学习评价方式,旨在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期望建立目标多元、方式多样的评价体系。对于数学“成长记录”的这种价值定位,我们从《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寻找理论支撑,由教研组长结合《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学习评价”的研读组织教师进行理论学习。
二、调查分析数学“成长记录”的使用现状
为了全面、科学地了解数学“成长记录”的研究现状,我们围绕数学“成长记录”的认同度、内容设置、操作方式和评价方式4个方面设计了3份调查问卷。参与调查问卷的对象是全校20名数学教师(包括聘用教师),1~6年级72名学生代表(每班2名,随机抽取),以及参与学生调查问卷的72名学生家长。
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由数学学科组3位年段组长对各项数据进行汇总统计,最后由学科主任进行调查分析,并将“问诊”结果在教研组进行解读。
1.对数学“成长记录”认同度的分析
2.对数学“成长记录”内容设置的分析
(1)教师最常用、学生最喜欢、家长最欣赏的三项内容统计:
(2)教师指导最有心得的内容推荐
(3)学生写数学日记通常会选择的内容分析
3.对数学“成长记录”操作方式的分析
4.对数学“成长记录”评价方式的分析
老师采用、学生喜爱、家长欣赏的评价方式:
三、提高数学“成长记录”质量的行动
认识指导行动,行动影响效果,效果促进认识。教师对数学“成长记录”价值的认识决定其记录内容的选择,内容的选择直接影响学生记录的质量,而对记录质量的反思又会促进教师对“成长记录”的进一步认识。
1.提高对成长记录使用意义的认识
教师的认识分析:
将“成长记录”窄化或等同于一种作业或一种资料积累,这种认识会导致“成长记录”的内容选择范围狭窄,更多地关注数学学习的结果,忽视学习的过程。具体表现为:一应试意识太强,除了“常规内容”,其余均为“知识整理”。二“为做而做”,为了应付学校的检查简单地布置学生完成任务。
针对这种现状,我们首先要对数学“成长记录”的价值进行重新认识,本次调查问卷分析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加深理解,提高认识,在思想上接受“成长记录”这种学习评价方式。
2.思考我们已有的使用行为
不思考就行动,那是机械操作。机械操作的直接后果就是会让我们做太多的无用功,苦累了自己的同时还会给学生造成额外的负担。
思考一:“成长记录”的“常规内容”,如何更有效地记录?
我们应该认识到,影响数学“成长记录”质量的主要原因肯定不是“学生存在个体差异,部分学生能力不够”。在前期研究中已经形成比较成熟做法的一些“常规内容”中,首页封面、数字告诉你、单元整理、资料搜集等,几乎所有学生记录起来都驾轻就熟且广受欢迎。而学分银行、能力展示、数学日记、学期总结等内容的记录难度和受欢迎程度却在不同年段、不同班级学生之间存在较大差异。这显然和操作方式以及老师的指导是否恰当、到位有关。我们要对一些难点内容的操作方式以及指导方法进行研究、探索。
行动:教研组内进行成功经验交流会,让各“常规内容”指导最有心得的老师介绍具体操作方式;研究形成“数学告诉你”“学分银行”等内容的记录细则;进行“能力展示”的操作反馈交流,提高展示内容、形式的可操作性;制作各册电子“成长记录”,形成资源库,做到经验共享,避免单兵作战或重复劳动。
思考二:“成长记录”除了“常规内容”,还有哪些内容?
学生和家长在调查问卷中均提到:希望增加“成长记录”的内容。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们目前采用的内容还有待更丰富,要开发出更多学生喜欢,实践性、探究性、创造性更强的记录内容。“课标”中提倡的开放式问题、活动报告,部分老师采用的预习笔记、课堂探究活动、观察日记等,我们要多研究、多尝试。
内容的开发,本质上不是记录形式的增加,而是课堂教学的转型。数学“成长记录”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学习过程的单薄必将带来记录内容的单一。我们只有审视自己的课堂,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才会为学生创造更丰富的“成长记录”。
行动:级部研讨,提出本年级上、下册除“常规内容”外的5次具体内容,并制定每次内容的记录细则;教研组内进行数学“成长记录”内容推介会,互相启发,取长补短。申报省级课题《“少教精学”为主旨的怀德数学课堂文化的实践研究》,以“综合与实践”教学研究为突破口,逐步实现日常课堂教学的转型。
思考三:“成长记录”的评价结果,如何恰当地呈现和利用?
数学“成长记录”本身是一种学习评价,而对每次“成长记录”的评价,其实是一种评价结果的呈现。从调查中发现,教师的评价方式受具体操作的影响,学生更在意情感的体验,而家长关注的是孩子的发展。“课标”强调,评价结果的呈现和利用应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促进学生的发展。如何在操作层面和价值定位之间找到平衡点,是我们需要思考与探讨的。
行动:在思考、实践的基础上,每位教师推荐5条自己的“成长记录”点评在年级组交流,教研组汇编成册;进一步研究、完善“学期总结”,形成全面有效、方便操作的“素质报告单”;利用好“亲近数学网”和班级网页,发挥网络互动平台的交流功能。
3.相信科学使用会有好的效果
所谓效果,并不是将呈现学生数学“成长记录”结果的“数学成长册”做得多精美作为衡量标准,更不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达到统一的要求。每次“成长记录”不是一道数学习题,通常有一个标准的正确答案,非对即错。它追求的是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重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数学“成长记录”是否发挥了发展学生的评价功能,这应成为考量它的效果的唯一标准。
数学“成长记录”从设置到现在,经历了最初仅仅写数学日记的浅表阶段,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摸索,我们在不断地再反思、再实践中逐步清晰认识,完善做法。坚信,坚持,效果就在眼前!
如果说理论学习是为研究找准目标,确定方向,调查分析则是对研究过程的一种“问诊”,问诊的目的是为了“重构”。只有在不断地问诊与重构中,才能切实有效地提高校本教研的质量,达成校本教研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专业进步的目的。
(于亚燕,常州市怀德苑小学,21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