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漫说新年音乐会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漫说新年音乐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纵观全球的新年音乐会,论历史之久、规模之重、影响之深,非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莫属。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是由维也纳爱乐乐团于每年的1月1日,在维也纳乐友协会大楼的金色大厅演奏的定期音乐会。那么,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渊源取于何时?最初提倡者及演出目的是什么?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因何多演奏施特劳斯家族的作品?该乐团为何成为世界上施特劳斯家族作品的权威演绎者?它在世界音乐史上占有什么样的地位呢?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起源于1847年12月31日。当晚在维也纳郊区一个露天舞台举办了一场音乐会,乐队编制虽小,乐手们却表现不俗,指挥才华横溢,激情昂扬,处理乐曲清晰到位,他就是后来名扬于世的施特劳斯音乐家族的创始者――老约翰・施特劳斯。老约翰・施特劳斯指挥的这场音乐会,从演奏交响乐之父约瑟夫・顿的作品到施科泽的歌曲,再到演奏热烈活泼的圆舞曲、波尔卡……音乐风格从庄严肃穆到轻松欢愉,人们从开始仰慕恭听到翩翩起舞,乐手变成了伴奏,音乐会变成了万众欢腾的舞会,作品被要求次次加演。欢腾的舞会从夜晚持续到第二天黎明。就是这场音乐会,成为现今维也纳音乐会的传统起点。

1939年12月31日,维也纳金色大厅举办了首届新年音乐会,它由克来门斯・克劳斯创办。克劳斯是一位施特劳斯作品的忠诚拥护者,他一生指挥了13次新年音乐会。克劳斯将理想化为现实,把新年音乐会逐步打造成维也纳标志性的音乐活动,并使之在全球范围内继承发扬。1939年是个特殊的年份,当时欧战爆发,时局动荡,乐团内部出现了诸多派别。乐团此时举行一场全部由施特劳斯作品组成的音乐会,表明在战争艰难的岁月中,维也纳爱乐协会和维也纳乐团依然忠诚于奥地利民族,后人评价其意义超出了音乐的范畴。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顶忠于国家的灿烂光环似乎被一层乌云笼罩。

2013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落幕后不久,维也纳爱乐管理层邀请历史学家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乐团与纳粹德国的关系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除了认定乐团在奥地利沦陷期间(1938至1945年)与纳粹高层关系密切,有近半数团员曾加入纳粹党或成为其下属机构成员,对犹太裔演奏家进行过排挤这些历史事实”,其性质还涉及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起源问题。1939年12月31日的首场演出,被指是在纳粹授意下而诞生的,目的是帮助纳粹进行公关宣传。这一调查结果与“乐团希望通过这样一台施特劳斯作品专场演出,表明对祖国奥地利的热爱与忠诚”的宣传大相径庭,这是人们始料不及的。

小约翰・施特劳斯与维也纳爱乐乐团的首次合作开始于1873年。小约翰・施特劳斯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出了他的作品《维也纳的高贵血统》,观众反应热烈。这次音乐会的成功,奠定了“圆舞曲之王”与维也纳爱乐乐团合作的基础。后来,小约翰・施特劳斯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奏了其家族包括著名的《蓝色多瑙河》在内的许多作品。1894年,为纪念小约翰・施特劳斯从事指挥生涯50周年,维也纳爱乐乐团举行了系列音乐会。小约翰・施特劳斯发来贺电:“在此我深表感谢,感谢乐团艺术家们的精彩表演和由此带给我的巨大欢乐。”这就是约翰・施特劳斯与维也纳爱乐乐团的历史渊源。后来,维也纳爱乐乐团随着著名指挥家阿图尔・尼基什、威利・波斯科夫斯基、洛林・马泽尔等几代人的执着坚持推广,使施特劳斯家族的作品传播到全世界,特别是广播电台和电视的普及,将其推向高峰。1959年电视台转播音乐会,成为欧洲乐坛盛事,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自此成为世界最知名的音乐盛会和奥地利音乐文化的象征。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传到中国,也是因中央电视台1987年进行的电视转播为国人所知的。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每年通过电视向全球四十多个国家进行直播,估计观众人数超过10亿。《蓝色多瑙河》、施特劳斯家族的《拉德斯基进行曲》,成为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金牌曲目。

维也纳爱乐乐团携新年音乐会施特劳斯家族曲目多次来华演出,受到观众的喜爱。在中国,作为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演出地――金色大厅――成为每一位音乐人的心中圣地。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也成就了音乐会的新年。世界各地的著名乐团相继推出彰显自身风格的新年音乐会,当然中国的乐团也不例外。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传统源自维也纳,但它已成为全世界人民共同的精神文化财富。这个堪称全球最高水准之一的音乐会,已经成了世界音乐文化的一道靓丽景观,它的意义超出了国界、乐界、宗教与民族,如多瑙河河水,穿越欧洲,穿越历史,承载着传统和精神,流向未来,生生不息。

(作者为旅法音乐家,艺术评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