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农村初中数学如何进行课改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农村初中数学如何进行课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在现如今的农村初中数学科目,是产生学困生最多的科目之一。农村初中数学的课改,是关系着农村数学发展的改革之路,是学生摆脱数学学困的唯一之道。

关键词:课改;关注学生;主动;自主;质疑教学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初中新课程注重的是学生的发展,提倡的是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动手实践能力,与生活联系密切,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加深对数学的认识。但在农村初中数学课堂上,存在较多的还是老师讲学生听,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的数学基础差,动手反应能力差,对数学不感兴趣。

农村学生相对城市学生较为沉默一些,要提高他们的积极性,需从他们感兴趣的一面入手,组织他们参加各种数学活动,将数学与实践结合起来,使他们初步学会从数学角度观察事物和思考问题,从而喜欢上数学。

一、注重联系生活,关注学生发展

数学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与生活有很大联系的,能学以致用的,主动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喜爱,自觉地去学习。新课程不仅考虑到了数学自身的特点,更是遵循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农村学生为什么数学基础差,不喜欢数学,觉得难没有兴趣,这正是因为我们不能做到学以致用。许多农村中学学生,从小生活在农村,见识少,所学知识均为书本知识,对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等一无所知,因此,他们认为所学的知识对以后都没什么用,还不如不学。

传统教学相对比较注重结果教学,教学中如果只注意结果,学生在应用知识时总显得比较吃力,进行这些知识生成过程的教学,就显得至关重要,它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要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结合农村生活环境中应用到数学的例子,用数学知识去说明解释原因。如在学到三角形的稳定性时,可以以旧式的泥砖屋顶作成人字架为例,为什么不是作成平行四边形啊?通过这个简单的例子,比较后知道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而平行四边形不稳定。

二、营造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索的氛围

农村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缺乏主动性、探究性,也没有预习的习惯。我们教师则不能单单地授完课,布置作业就行了,在当今的知识经济社会,学会主动学习、自主探索才能更好地适应这个社会。这就要求我们农村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在教学中既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又要联系学生实际,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注重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又把数学与生活实际联在一起,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教学设计具有形象性,给学生极大的吸引,抓住学生认识的特点,形成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达到预先教学的效果。

2.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做到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合理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推动学生的活动意识。

3.在教学中提出质疑,让学生通过检验,发展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寻找问题,主动获取新的知识。

4.利用合理的提问与讨论发挥课堂的群体作用,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实现独立、主动地学习,积极配合教师共同达到目标。

5.整个课堂教师应始终保持师生平等关系,不断鼓励与赞赏学生,形成互动。

6.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主动去学习,而不是当学生对某种感兴趣的话题产生疑问并急于了解其中的奥秘时,我们教师不能简单地把自己所知道的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而应该充分相信学生的认知潜能,给他们一点提示,鼓励他们自主探索,通过观察、推理、查资料、交流等方式解答。没有学生的思维活动的数学课是不成功的,数学课堂上,学生的思维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课堂的情境,以及教师的循循善诱和精心的点拨。因此,课堂情境的创设要以激发学生思维活动为出发点。在课堂上营造一种富有情境的氛围,让学生的活动有机地投入到学科知识的学习之中,情境教学讲究强调学生的积极性,强调兴趣的培养,以形成主动发展的动因,提倡让学生通过观察,不断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让学生在实践感受中逐步认知、发展,乃至创造,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讲授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间制造一种“不和谐”,将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相关的情境之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要小而具体、新颖而有趣、具有启发性,同时又要有适当的难度,与课本内容保持相对一致,不要运用不恰当的比喻,这样不利于学生正确理解概念和准确使用数学语言能力的形成。教师要善于将所要解决的课题寓于学生实际掌握的知识基础之中,造成心理上的悬念,把问题作为教学过程的出发点,以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迫切要求下学习设计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积极探究。

这种教学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新的知识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作用,从而挖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习惯和探索问题的能力。

三、设计质疑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促使学生主动参加实践获取新知识

老师在教学中抛弃传统的灌输思想,在备课中备好课本和学生两个主体。设计好每一节课,充分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我们的课堂中来。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备课中设计各种能激起学生兴趣的疑问,使每一个学生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去感受快乐,去收获成功。因此,我们老师要充分做到以下的几个方面:

1.充分挖掘教材,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铺垫。

2.重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充分发挥和利用学生的智慧,积极调动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究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3.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注意思维方法的培养,充分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4.教学中应创设符合学生逻辑思维方式的问题情境,遵循创造学习的规律,使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分析、比较、综合。

同时适当开设数学阅读课,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很多学生认为,数学课只要带着耳朵来听足矣,其实不然,数学学习离不开书本,进行数学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数学阅读课就是课堂内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各自独立地进行学习。要注重知识生成过程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农村的课改姗姗来迟,但是却又呈星星之火燎原之势。在课改的浪花中,尤其是在广大的农村初中,课改是促使农村学生摆脱数学学困,让数学成为他们喜爱的课程的必由之路。在农村数学的课改中,我感受到了压力和动力,更多的还是学生收获数学知识时的喜悦。

(作者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博白县宁潭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