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村镇人力资源开发策略探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村镇人力资源开发策略探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作者:施培智 韦文联 程业炳 单位:安徽科技学院管理学院

2010年初的数据显示,安徽农村人口为4011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59.50%[2],比例较大,目前依然存在农村从业人员结构不合理的情况,根据2009年安徽农村统计资料,在农村从业人员中,农林牧渔等行业的从业人数从2000年的2001.82万人下降到2008的1593.01万人,但仍是三个产业中份额最大的,约占52.84%。很多农村人口文化程度较低,缺少一技之长,面对行业门槛无计可施。通过开发培育创业型人力资源,可以按照不同地区发展主向,引导人力资源在产业间转换,优化产业间的人力资源分布,从整体上优化我省农村人力资源的结构。有助于解决安徽农村当下人力资源问题安徽“三农”问题的本质是农民问题,关键是农民素质问题。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实现农村现代化和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增强安徽自身竞争力的战略手段,也是安徽缩小城乡地区差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对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带动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乘数效应和杠杆作用。创业型人力资源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使得他们的创业实践能够带动当地农民的生产实践,进一步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的综合素质,带动人力资源整体的本土化开发和就地化发展。

加强农村人力资源现状筛查在全国范围内,安徽农村人口的绝对数排第6位,农村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居全国第9位。人口过快的增长,对充分就业产生了巨大的压力,广大农民不得不把过多缺乏知识和技能的劳动力投到低水平农业生产中。如此不良循环不仅阻碍了农村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而且制约了农村科技、教育、医疗卫生、社会福利等事业的发展。同时,安徽地处中国中部,信息流、物流相对不便,为通过优质人力资源培养和流动实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带来障碍,城乡分离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也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如农村人口思想意识提高缓慢、竞争观念不够、创业意识不强等等[3]。为此,有必要在筛查的基础上,明确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建立行之有效的创业型人力资源培育模式,以点带面,整体带动。加强农民基础性教育培训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之本,基础性教育是人力资源培育的前提,更是创新型人力资源开发的根基所在。需要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三个方面加大农民的教育和培训,转变安徽农民的教育观念、职业观念。对于偏远落后地区的农村,应以扫除青壮年文盲、提高农民科学文化水平为重点,对于劳务输出重点地市,应根据输出地的需要,有选择性地提供电子、电工、计算机应用、家电维修、家政服务等专业知识培训,做到“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缺什么补什么”。还要注重培养农民的学习习惯,提高再学习能力,让农民增大劳动中的知识含量,促进农村人力资源整体素质的提升,创造创业型人力资源脱颖而出的条件。要以绩效管理的思路看待农村创业型人力资源的培训,理顺培训机制,解决资金配套问题,使培训“面向农民,农民受益”。完善农民创业保障创业是创新性实践,需要鼓励创新的环境氛围,更需要支持创造创新的制度环境和政策保障。

从我省现有情况看,不少县市专门成立了农民创业园,提供了配套的政策支持,阜阳颍上县还于2010年5月承办了“安徽省农民创业园与政策创新研讨会”。但实际存在的问题同样值得重视,如建设资金缺口大、土地报批难度大;相关规定比较原则,扶持措施政出多门;发展政策不够完善,与实际需要有差距;园区定位不够明确,有些缺乏长远规划等。为此,要把扶持农民创业作为一项长期发展战略来抓,认真落实农民创业税费减免、厂房场地、资金补助补贴等扶持政策,在户籍、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提供政策咨询和便利措施;还要设立创业扶持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农民工技能培训和创业带头人综合素质培训;适时出台县乡干部职工和创业者结对政策,为他们提供创业信息、政策咨询和项目申报等方面帮扶。面向打工回乡创业者开展创业教育外出打工回流人员已经积累了一部分资金,掌握了一定的技术,学到了一定的管理方法,开拓了一定的市场渠道,受传统的“乡土”观念的影响,一些农民工返乡创业意识较强,可以通过教育培训进一步强化创业意识、完善创业技能,促成自主创业,通过创业实践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还可吸收一定数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农民增收。此外,中职和初高中毕业回乡务农青年具有一定的科技文化素质,是农村发展壮大的带头人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领路人,应该将他们作为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重点培训对象,以及创业型人力资源培育的主要对象,导入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加强创业培训师的遴选和培训创业培训对创业培训师的遴选和培训提出了要求。农民的创业实践大多植根于农村,成功于农业,示范作用大,带动效果好,对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影响巨大而深远,呈现出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劳动密集型为主、创业形式多样化、个体向行业发展四个特点,这要求创业培训师围绕上述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创业教育,在深入了解安徽省情和各地农村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创业课程的讲授,指导农民创业者成立行业协会,帮助开辟新型的创业实体,指导分析地方特色资源优势等,把创业培训师的遴选和培训作为指导农民创业工作的基础性工作[4]。比如,指导成立行业协会,实现抱团发展,解决单个企业面对市场时“大订单吃不了,小订单吃不饱”的困境;规范行业内企业经营行为,防范经营风险,推进行业的健康发展等。综合来讲,通过创业型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培育,可以促进农村人力资源的优化,构建具有安徽特色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体系,为我省崛起提供优质的人力资源支撑,实现安徽农村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