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风险控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风险控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7)01-000-02

摘要本文从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现状出发,探讨不良资产率居高不下的深层次原因,并结合我国农村经济和农村信用社的实际情况,给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希望我国农村信用社能有效控制不良资产,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助力。

关键词不良资产农村经济信用风险风险控制

农村信用社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持,是农业生产和乡镇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是我国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还尚未完成,农村信用社在经营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农业生产不确定因素较多,中小乡镇企业对风险抵御能力弱都容易造成农村信用社给其的贷款风险提高,容易形成不良资产。因此,如何控制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也就成了一项重要的课题。

一、我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的现状

(一)借款人经常失信

我国农村信用社贷款风险中最突出的风险就是借款人诚信缺失。农村信用社的借款人通常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所借款项能还则还,还不上则拖,甚至出现借款人辱骂信用社的催款人员的现象。这些现象都反映出借款人毫无诚信。同时,尽管农村信用社在贷款之前都会进行还款能力调查,但是由于农村征信系统不发达,征信信息难以获取,导致信用社对借款人的信用信息难以了解全面,这都为不良资产的产生埋下了伏笔。

(二)地方政府干预过多

由于农村信用社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的特殊性,其一直都受到来自中央和地方的双重要求。一方面,国家为提高农村生活水平,拉动农村经济,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可由于我国税收政策的特殊性,无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因此要求农村信用社为“三农”经济建设提供资金保障。但在政策和税收等方面却没有对农村信用社倾斜,而是要求农村信用和其他商业银行一样缴纳足额的税费。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为追求政绩,行政强令农村信用社给不符合资质的乡镇企业贷款,或者指令贷款,减免贷款给信用社的生产经营带来了额外压力,而指令贷款和违规贷款也加大了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资产比重。

(三)员工素质有待提高

农村信用社由于历史的原因在人力资源的管理上不够规范,导致了现有员工素质不高。人是事业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尤其是信贷人员,一名合格的信贷人员除了必须具备一定的金融理论、企业财务管理、法律制度等业务知识外,还必须具有诚实的品格和强烈的责任心。信贷工作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贷款的质量,尤其是在管理体制不健全、贷款运作不规范、约束不力的情况下。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当前农村信用社信贷人员的数量有限,部分人员素质不高,难以对贷款进行科学决策和有效管理,违规放贷时有发生;在执行信贷政策方面,有的信贷人员随意性很大,存在“人情代替制度”现象。在风险的预测方面,有的信贷人员缺乏科学的理论知识,凭主观经验的成分较重,用经验代替制度。对于即将产生风险的贷款,不能拿出一套完整的防范措施和处置办法来,只是将希望寄托于借款人能扭转局面或轻信借款人的还款承诺,白白浪费和错过了清收不良贷款的有利时机。

二、我国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产生的原因

(一)农村经济的特殊性

我国农村经济基础薄弱,且存在特殊性。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的产生与其存在密切关系。

(1)利润低。我国农业经济效益依然处于较低的低附加值、初加工的粗放型阶段。大部分农村还处于手工作业阶段,粮食、水果、牲畜还处于最原始的原材料直接出售阶段,并未建立深加工工厂,例如粮食加工厂、罐头厂和肉食加工厂等,这中原材料直接出售就导致农业经济利润率低、成本居高不下。大部分情况下,农业经济不足以产生足够的还款利润,这就导致了贷款无法偿清,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增加的现状。

(2)靠天吃饭。与欧美与日本等发达国家高度的科技农业相比,我国农业种植依然处于原始阶段,天气、土壤等客观气候条件仍然主导着农作物的产量。同时,我国地处亚热带,自然灾害发生频率较高,一场大风、一场冰雹即可使某一地区减产50%以上。而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农作物减产严重的话,农作物无法取得预期收益,将极大的减弱农业贷款人的还款能力,导致贷款无法或逾期收回,从而使得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贷款率上升。

(3)乡镇企业举步维艰。由于我国经济增速放缓,人口老龄化导致的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网络购物的兴起,我国实体经济受到严重冲击,而首当其冲的就是那些技术落后、资金不足、成本高的中小乡镇企业。而农村信用社的贷款有很大一部分是带个了这些中小乡镇企业,这些企业的经营困难将直接导致其财务问题,这是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增加的又一个主要原因。

(二)历史遗留问题

(1)政策。尽管我国商业银行在名义上是自负盈亏的企业,但由于历史原因,大部分银行仍然处于政府和相关部门的管理之下。而农村信用社更是要为“三农”经济发展、乡镇企业振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资金支持。这就造成了地方政府为提高政绩,强迫农村信用社贷款给政府的相关项目,而这些项目由很多都是盈利能力很弱甚至是无盈利能力的项目。这导致大量坏账产生,不良资产率增加。

(2)管理。与其他商业银行,特别是向民生银行、浙商银行这些民营银行相比,农村信用社在经营和管理上还存在很多问题,各项监督审查机制不健全,存在明显的漏洞。经常出现信贷人员偷拿回扣而将贷款贷给不符合贷款资质的个人和企业,造成不良贷款增加。

(3)制度。目前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仍然未完全结束,农村信用社改革还有很大的深化空间,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就存在着很大的探讨空间。农村信用社自从脱离农业银行的监管之后,一直未形成一套完整的现代银行核算制度体系,财务制度和人事制度不明确,导致在经营过程中“人情大于制度”普遍存在。

(三)贷款对象单一

受国家政策导向的影响,农村信用社的主要服务区域为农村等非发达地区。主要的贷款对象以进行原始农业生产或畜牧养殖的农民兄弟为主,还有一部分为乡镇企业家。贷款人群相对比较集中,而特点也非常明显,即所从事的行业利润低,收益难保障。这就导致了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风险不能有效分散。

三、控制农村信用社不良Y产的建议

(一)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

为有效控制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带来了系统风险,应该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同时引入现代金融管理理念,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加大贷款管控力度,建立贷款硬性指标考核机制。这样才能从源头上控制不良贷款,降低不良资产比重。

(二)摒弃历史包袱,创新发展

农村信用社应向国家积极反映目前其所遇到的问题,使国家想方设法卸下其背负的政策性包袱。同时,建议进行税收抵扣,降低运营成本。最重要的一定是,改革后应根据自身特点,将其管理纳入人民银行统一管理,由人民银行进行贷款惠利服务,转移自身风险。

(三)扩大经营业务,创新产品和服务

农村信用社不应将客户局限于农村地区,应该积极发展和完善自身业务,将经营区域扩大到资金来源渠道广阔的城市中去,扩大服务对象。但这一做法的前提是加强自身建设,有好的产品和优良的服务。这就要求,农村信用社应该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创新出与其他商业银行不同的金融产品,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才能通过扩大客户群,增加优质贷款客户来降低不良资产比率。

四、结语

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的产生有其特殊性,但不管原因有何特殊,作为金融服务机构就应该控制经营风险,降低不良资产比率。本文通过对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控制的研究发现,现有方式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问题也在不断产生。因此,未来对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的控制仍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资金支持方案操作指南[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2]陈莹.我国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信用风险控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06.

[3]华永林,曾祥平.浅谈如何提高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工作水平.中国信合网,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