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艾司洛尔对麻醉期间高血压降压作用的观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艾司洛尔对麻醉期间高血压降压作用的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目的:观察艾司洛尔麻醉期高血压的降压作用。方法:选择高血压患者20例,ASAⅡ-Ⅲ级,10例有不同程度左心室肥厚,8例伴有偶发室早,肝肾功能正常,麻醉诱导用咪达唑仑0.02mg/kg,芬太尼5ug/kg,丙泊酚2.0mg/kg和维库溴铵0.1mg/kg,快速诱导气管内插管后开始手术,选择在气管内插管即刻或手术开始后血压升高超过基础值20%以上为研究对象,即静脉内注射艾司洛尔10mg,观察用药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的变化。结果:1-3分钟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下降明显,作用的最高峰在5分钟左右。

【关键词】艾司洛尔;麻醉期;高血压;降压

【中图分类号】R9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548-01

伴随高血压病人的增加,围术期高血压甚为常见,为减少病人麻醉期间的危险性,必须适当控制血压。新的降压药种类繁多,效果各异。艾司洛尔的降压作用及予防气管内插管反应众所周知,我们用艾司洛尔处理围术期的高血压,对其降压作用做临床观察,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选择择期气管内插管全麻下手术20例,ASAII―III级,平均年龄为55.5±4.0岁,平均体重为75.3±8.5kg,术前经循环内科明确诊断为高血压病,病史5―20年,诊断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制定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标准[1] 有不同程度左心室肥厚及偶发室早,肝、肾功能正常,术前均经循环内科系统治疗。

麻醉前连接无创心电血压监测仪,连续监测血压、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呼吸末二氧化碳,开放静脉后记录收缩压(SBP),舒张压(DBP) 、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麻醉诱导用咪达唑仑0.02mg/kg,芬太尼5ug/kg,丙泊酚2.0mg/kg和维库溴铵0.1mg/kg后气管内插管,吸入1.0-1。5%的异氟醚,瑞芬太尼0.3ug/kg・min持续泵入,静脉注射维库溴铵0.1mg/kg后酌情追加肌松剂,气管内插管即刻或手术开始后血压升高超过基础值20%以上并持续3min无下降的10例为研究对象,即从静脉内注射艾司洛尔10mg,注射时间为3-6s,分别记录用药前及用药后1、3、5、15、20、30min时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心率,并计算心率与收缩压乘积(RPP)作为间接反映心肌耗氧趋势的指标。

2 结果

静脉注射乌拉地尔后1-3min,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即显著下降,整个记录期间收缩压的下降幅度为9.45%-18.76%之间,作用的最高峰在5min左右,舒张压下降幅度为8.36%-16.15%,在起效后,用药1-5min,心率由用药前的98.0±7.5次/分降到85±11.5次/分(上升16%)至15min无明显变化,以后逐渐接近麻醉前水平,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有关数据见表一。用药后心率与收缩压乘积(RPP)呈下降趋势,用药后1min时明显下降,幅度为7.6%±1.2%,之后的观察时间内RPP虽然也有下降但低于用药前水平有关数据见表二。

3 讨论

本文采用艾司洛尔治疗期麻醉期高血压,并观察其临床效果,乌拉地尔商品明艾邦,为一种超短效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大剂量时对气管和血管平滑肌受体也有抑制作用。其特点为起效快,作用时间很短,治疗剂量下无内在拟交感活及膜稳定作用。该药能降心率,降低收缩压及舒张压。

我们用艾司洛尔治疗麻醉期高血压,我们采取静注10mg艾司洛尔.,降压效果确切,用药后一分钟内收缩压和舒张压开始下降,能够维持在合适的水平,且无低血压的危象产生,这可能与艾司洛尔用药量较小有关。用药后RPP成下降趋势,对高血压患者非常为有利,降低心率,增加冠状动脉的灌注时间,病人血压降至合理水平,能够减少后负荷,减少心肌耗氧量,有利于患者循环功能。与以往的硝普钠比较,避免了降压剧烈而导致的严重低血压及可能发生的冠状动脉急性供血不足,而且避免了使用不当易导致的氰化物中毒,停止应用硝普钠后,一般与1-10min血压即回升,平均动脉压可高于降压前20%,周围血管阻力高于降压前30%-39%而引起降压后的反跳性血压升高[2],酚妥拉明可导致反射性心动过速,而对艾司洛尔尔来说没有上述缺点,效果明显且较缓和,且可以降低心率,为一种超短效选择性很强的β1受体阻滞剂,,且对支气管哮喘病人也不增加气道阻力。综上所述对麻醉期高血压艾司洛尔在临床上可安全应用。

参考文献:

[1]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J]高血压杂志,2005,134(增刊)2-41

[2] 赵俊,刘俊杰主编现代麻醉学,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