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绘画风格与“光”运用之关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绘画风格与“光”运用之关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注:作者简介:樊红蕖(1968- ),女,汉,山东济宁人,济宁学院美术系讲师。研究方向:油画教学与创作。)

中图分类号:J201文献标识码:A

Relationship between Painting Styles and the Employment of "Light"

FAN Hong-qu

“光”在西方绘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绘画艺术发展历程中一种独特的审美因素。光线在西方绘画中体现着绘画大师的创作意图,映射着心灵和情感世界。正如阿恩海姆所说:“光线是揭示生活的因素之一,对于人的感官来说是最为辉煌和壮观的经验,只有艺术家和诗兴偶发的普通人才能在对它进行审美观察和审美欣赏中,洞见它的美的辉煌。”①

西方油画中对“光”的表现较多的体现在写实性绘画之中。究其原因在于作为西方主要信仰的基督教创世说认为世上的一切都是上帝创造的,而上帝所创的都是真实的,因此西方绘画相应发展了写实性,出现了写实性油画。作为写实性油画,“光”的利用与表现成为重要的绘画要素。真实再现客观现实的愿望,必然导致对“光”的表现进行深入的研究,而对光线效果的不同运用,使油画体现写实性的同时也产生了不同的表现效果。可以说,光的运用和绘画风格这两者是互为因果,密不可分的。纵观西方美术史,没有哪种材料媒介,能比油画更利于表现光影、明暗和质感了。因此,“光”在西方油画艺术中有着特殊的意义和作用。

一、不同表现形式的“光”传达的氛围与意义

绘画作为视觉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光的存在为条件的,“光线照射为一切物体的存在提供了一个共同的基础”。②达•芬奇也曾经这样说过:“一切形体都被光与影包围着。”③“光”的运用是绘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语汇要素。在长期的宗教题材绘画实践中,西方绘画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表现各种光线下场景的技术体系己经非常成熟。文艺复兴之后,西方绘画的题材由单一的宗教画转向表现现世人生的广阔题材,“光”的表现己成为油画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其表现技巧也成为油画技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绘画作品中,不同种类的光源、光照度、光的方向等都会使所描绘物象的影调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视觉效果,其自身的调子与形态上的节奏变化也具有独立的美感。而根据画面所需要传达的一种情绪,也可以用适当的光线来表达这种特定的经验感受,因此不同的光影效果具有不同的意蕴。

1.聚集的光线

所谓聚集的光线,就是像聚光灯一样仅仅照射画面中的某一部分物体,其他物体的光则被弱化。在油画作品中,使用聚焦的光线有利于揭示画面的主题,尤其是大场面的历史画和宗教画。强烈的光线照明,可以使画面构图紧凑、看起来清晰、视点鲜明。

17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期的重要画家卡拉瓦乔的作品里,常使用戏剧般的光线,利用集中的光照射,使人物在暗色空间中分外突出,并且恰到好处地与环境相衔接。他的晚期作品《圣母之死》中,表现手法取侧光照射,把人物安排在强烈的光影变化之间,形成具有戏剧性但又非常真实的效果。

伦勃朗也善于强调光影的戏剧化视觉效果。他把光线集中在他想表现的人物身上其余的部分则隐没在半透明的阴影中,这种技法在他的群像别突出。用聚光的手法在他的油画《夜巡》中显得最为成熟。聚光法可以使主要人物十分突出,并随画家的需要任意安排,使画家在光的运用中获得自由的表现。

拉图尔也是美术史上一位擅长描绘光线与阴影的大师。他用烛光来组织画面,表现以烛光为中心的聚集光,使得画面流露出一股神秘动人的气氛。《油灯前的抹大拉》是其代表作品,那种朴实无华、集中凝练、简洁概括的形式在当时的“古典绘画”中极其少见。

2.散射的光线

达•芬奇曾这样描述散射光:“绘画艺术家首当其冲的第一个志愿就是想在平光的表面上,把一个物体表现的有起伏的、甚至和平面分离开来,谁能在这一艺术事业中强于他人就会获得别人更多赞许,这样的成就不依靠光和影的配置是不能获得的。”④荷兰小画派的代表画家维米尔就擅长于运用散射的光线。在他的画面上往往有一扇敞开的窗子,明亮的阳光由窗外漫射进来,使室内充满了轻柔和煦的自然光,画面生动传神,充满宁静、安适的生活气息。在《窗前读信的妇人》中,整个房间沐浴在温暖的阳光里,静谧得如同轻柔悠扬的音乐,涌进窗户的光线使室内的空间真实可信,柔和与精确、坚实而稳定的效果令人难以忘怀,分布在物体上的光线,更是有效地传达了它们的质感与量感。

3.侧、逆的光线

光线对于空间的造型主要是通过侧光、侧逆光的光线形态,明暗间隔的处理的手法来完成的。侧光、侧逆光的光线形态有利于通过明暗影调的变化表达物体的体积感,勾勒出物体的轮廓,呈现一种趣味的抽象概括,在空间中形成多层景物,将视觉张力的效果发挥到极致。

用逆光探寻物象的光色的千变万化,可以增强艺术的表现力。在勃纳尔所描绘的《逆光下的裸女》中,在这幅充满阳光和空气的室内,裸女逆光而立,丰满健康的身体反射出耀眼的色彩。画家运用类似点彩的碎小笔触,不画阴影但使整个画面充满光感和鲜亮的色彩感,光与色互相融合后,交织成一曲富有韵律的合奏。

总体说来,不同的用光方式可以导致不同的画面效果,从而也会影响观者的视觉心理。聚焦的光线用来组织人物繁多的大场面可以起到突出重点人物形象的作用;漫射的光照则使画面丰富,有抚慰人心灵的感觉;逆光的运用则可以增强艺术的表现力,具有震撼人心的视觉效果。艺术家就是利用这些特征使光线成为表现性的视觉语言。对光线的适当运用或强调,对画面语言的组织和表现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光线作为油画的视觉表现语言,表现形式逐渐的丰富起来,为艺术家开始研究光学,并将其成为画面的“主角”,奠定了基础。

二、各绘画流派对“光”的运用以及“光”的衍变

自文艺复兴以来至19世纪末印象派的出现,“光学的真实感”始终是大部分西方画家追求的目标,艺术家们不断探索和研究光学、色彩学,使光和色的油画视觉表现语言逐步获得了完善。从新古典主义到后印象主义,“光”的表现经历了继承――革命一一颠覆的发展过程,实际上也是从平凡到辉煌直到没落的三个阶段。

1.继承传统的新古典主义――安格尔

安格尔是新古典主义的代表,他指出,“一幅画的光应该投射和集中在画的全局中最强烈的地方,这是为使观者的视线引向这个部分。”⑤人物也是这样,其实,明暗层次应首先从人物开始。安格尔喜欢把视点放在对象的受光部,背景幽暗,因此人物显得尤为突出。雕刻般的造型是安格尔所追求的,如《俄狄甫斯与斯芬克斯》主要的光源完全是在主要人物的身上。这种用光方式完全继承了卡拉瓦乔、伦勃朗等艺术家的传统的表现光的方式。

在安格尔的作品中,对光线的运用是为了强调出主要的人物形象,这时的光线是十分主观的。

2.激情的浪漫主义――德拉克洛瓦

与安格尔持相反艺术观点的德拉克洛瓦重视光线和色彩对比的视觉效果,重视想象和幻想。对于浪漫主义,德拉克洛瓦把它解释为“意味着自由地表达个人的感受,不墨守成规,不喜欢教条。”对于作品中光的运用,也是如此⑥。

德拉克洛瓦在光线的表现上,受到了英国画家康斯太布尔《干草车》、《英国的运河》等几幅风景画的启发,在画《希阿岛的屠杀》的天空时,强调了光的散漫效果,以突出忧郁、悲凉的气氛。而在《但丁之筏》一画中,画家则大胆运用光影与明暗的烘托,对比强烈,画家在这件作品中冲破了新古典派的戒律,把光线与色彩作为审美感染力的主要手段,使情感表现的主题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3.重视自然光的印象派――莫奈

印象派绘画的最重要成就,就是发现和表现户外自然光下的色彩,捕捉大自然的瞬间变化,力求突出画面的偶然性,增加画面的生动和生活气氛,凸显对内心主观意象的表达。印象派绘画在光、色中求形,以光与色表现意和美,力图捕捉物体在特定时间内自然呈现的瞬息色彩。“印象派”沿袭的依然是西方长达数百年的具象写实传统,但是印象主义画家在绘画中表达的是眼见的真实,是对真实物象色彩、光感的追求,对“固有色”观念的颠覆和对物象坚实轮廓的漠视。

印象派的杰出代表莫奈的绘画便忽视物象轮廓的写实,侧重用光线和色彩来表现瞬间的印象,把精力放在捕捉视觉印象的光色变化上,忠实地传达瞬间的视觉感觉。他流连于波光水影,随机地捕捉光色的变化。他喜欢现场作画,大自然色彩氛围、作画时间的短促及他所追求光斑闪耀的艺术效果,使他的画在色彩和笔触上显得自然而生动。在《圣拉撒路火车站》、《1878年6月30日,圣德尼街的节日》等画中,都可看到莫奈作品中所表现随光线即逝的丰富色彩变化和让人心潮起伏的绘画笔触。光使画幅变得栩栩如生,色彩是在空气中颤动的五颜六色,光在他的画面中仿佛有了魔法。

莫奈一生把主要精力放在捕捉瞬间视觉印象的光色变化上,始终坚持探索和研究光线的跃动投射在景物上所产生的微妙的变化,追求独特的色彩艺术效果。

4.颠覆传统的后印象主义――梵高

虽然后印象主义的画家都曾不同程度地追随过印象主义,但后来都不满于印象主义的过分强调客观表现、片面追求外光及色彩,他们主张重新重视美术中形的观念,重视作者的主观个性,注意在作品中表现作者的主观感情和情绪,注意形式的表现力。光的描绘在后印象主义画家的作品中就不再占有主导地位,光的出现不再是自然的光线,而只是为他们作品中所要表达的感情和情绪服务的,所以说光的表现在后印象主义时期油画中的地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此,“光”作为光线在现代绘画,尤其是抽象主义绘画中消失了。

对艺术的热烈追求闻名遐迩的传奇式人物凡高,有着独树一帜的画风和荒诞不经的行为。梵高在画他的《向日葵》时曾说过“这是爱的最强光!”。⑦在他的画中,浓重响亮的色彩对比往往达到极限。他那富于激情的旋转、跃动的笔触,光与色的紧密糅合,使他的麦田、柏树、星空等,有如火焰般升腾、颤动,震撼观者的心灵。可以这样说,光与色彩在凡高的画里被发挥到了超越自然的极致。

在油画艺术的发展史上,追求视觉上的真实感,通过对光照现象的模拟实现对客观自然的再现,曾是几代西方艺术家共同追求的目标。因此如何运用光线照射规律来创造更加真实的视觉图像作为油画艺术的重要课题而被艺术家所重视。对于他们而言,光线是获得真实感必不可少的媒介,因此,光在西方油画艺术中占有非常特殊而且重要的地位。

三、“光”对塑造形象具有特殊作用

光线作为重要的造型元素对油画的表现风格和形式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从历史上来看,文艺复兴时期的油画最为注重光的塑造形体作用。这是因为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普遍追求具有雕塑感的绘画造型。在他们眼里,立体感在绘画中的作用远比色彩重要。达•芬奇认为,物体的形状只有依靠光和影才能呈现出来,利用明暗使平面呈现出浮雕感,是绘画最神奇的一面。他把浮雕感 (立体感)比作绘画的灵魂,是绘画中最重要的元素。

利用光线来塑造形象离不开对空间的营造。光线的不均匀照射可以提高物体空间的深度,使人能够强烈的感觉到物体的空间特征。正是利用了光线照射事物所产生的明暗变化能够使视觉产生空间知觉的这一特征,绘画才能够表现出真实的视觉图像。关于光在塑造空间时起到的作用,贡布里希曾在对意大利画家弗兰西斯加的评价中有过如下的论述:“弗兰西斯加在绘画中完完全全掌握了透视原理。……不过,除了有关几何学方面的种种处理绘画空间的技术之外,他还加进了一种同样重要的新技术:即对光的处理。中世纪的美学家对光很少注意。他们所绘的扁平形体并不投射阴影。马萨乔在这一方面也是一位先驱。……在他的作品中,形体是实在的、有深度的,并且在光和影的有力烘托下出现。但要说到能清楚地意识到阴影所能带来的巨大新作用,而且对透视有同样的重大作用,因为它能制造出深度这一幻象。”⑧

因此,用光来处理塑造形象的方法,作为西方写实油画造型的基本方法一直被后世的艺术家所借鉴,对整个绘画艺术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四、“光”对情感表达具有特殊意义

光线对于绘画不仅是再现视觉图像的手段,更多的时候被艺术家用来表现内心的情感和揭示作品的主题。德拉克罗瓦曾说:“绘画引起完全特殊的感情,那是任何其他艺术不可能引起的。这种印象,是由色彩的一定的安排,光与影的变化,总之一句话,是那种可称之为绘画的音乐的东西……。”⑨绘画的精髓在于通过画面来传达某种情感的意蕴,就光线在油画中的应用来看,艺术家对光线的选择和表现常常会导致微妙的画面构成和强烈的精神指向,成为画家表达主观情感和心声的艺术语言。

运用光影的效果来营造画面的气氛,是通常的艺术处理手法。光影是油画艺术的灵魂,并直接参与了绘画的构思构图、形象造型、气氛烘托等艺术创作的全部过程,它能制造各种各样的气氛以及变化,从而引导人们进入“情节”。画家根据作品的特点和功能要求进行构思,发挥想象力,创造性地使用光线、色彩、亮度和反差,大胆地在光线造型中突破用光上的概念化和格式化,通过合理的布光构思、设计,创造性地再现气氛,唤起人们对画中所表达的意境的联想。

此外,光影还可作为“角色”进行塑造,其艺术效果取决于艺术家能否从中发现视觉美点以及处理它们的能力。从而使观众看到艺术家曾经看到过的东西,激发和艺术家同样的情感。好的光影效果来自于创作者的精心构思与设计,来自于对众多一般的和复杂的光线现象中的选择和提炼,光线效果越精炼、越抽象、越典型,就越有视觉美感。光影是油画艺术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光影的运用,使作品进人更高的思维境界,这是人们对审美的高层次要求,它使绘画的语言更为丰富,使绘画的审美特征更趋内涵化。

在艺术作品中,适当而巧妙的光影处理,可以简洁明快地传达画面形象中细腻幽微的心理意蕴,表现情感情绪及其深层心理的空间深度,从而产生出更多震撼人心的艺术精品。

五、结语

总而言之,油画艺术的传统决定着“光”的表现和运用在油画中具有着重要的作用,这渗透在油画艺术的方方面面。从古典绘画到后印象主义绘画的20世纪绘画,光线在绘画作品中无不呈现出永恒的面貌。作为表达个体画家心绪的载体――绘画作品上的用光处理,不仅能体现画家深层面的修养,也是形成画家卓然独立绘画风格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之一。(责任编辑:高笑云)

① 鲁道夫•阿恩海姆著,滕守尧、朱偶源译《艺术与视知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410页。 ② 鲁道夫•阿恩海姆著,滕守尧、朱偶源译《艺术与视知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410页。 ③ 中央美术学院编《外国美术史》,1998年版,第157页。 ④ 中央美术学院编《外国美术史》 1998年版第157页。 ⑤ 《安格尔论艺术》,辽宁美术出版社,1980年版,第49页。 ⑥ 戴陆著《德拉克罗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9页。 ⑦ 奥罗沙罗夫著《梵高论》,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52页。 ⑧ 贡布里希著,范景中译《艺术发展史》,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217页。 ⑨ 戴陆《德拉克罗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1页。

参考文献:

[1]楚晓红.近现代中国画创作中用光的审美内容及其美学内涵[J].艺术百家,2008,(7):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