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用“线索”串起那一颗颗“珍珠”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用“线索”串起那一颗颗“珍珠”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教学中,笔者常有这样的困惑:自己经过精心设计的那一个个自认还算精彩的“知识点教学设计”,在课堂上也确实达到了让“学生兴趣浓厚、课堂气氛热烈”的学习效果,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真正让学生记忆深刻的知识寥寥无几,留下的常是些支离破碎的印记。导致此现象的原因复杂,但或许我们能从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对于“知识建构”的一番话中得到某些启示,即“除非把一件事情放进构造好的模型里,否则很快就会忘记。详细的资料是靠表达它的简化方式来保存在记忆里的……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完满的结构把它关联在一起,那是一种多半会被遗忘的知识。一串不连贯的论据在记忆中仅有短促得可怜的寿命”。

由此,笔者越发感受到“知识线索”的重要性,如果说“那一个个自认还算精彩的‘知识点教学设计’”算是一颗颗精心培育的珍珠的话,那么“线索”即是存在于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那隐约若现、有待挖掘与提炼的知识线索。本文,笔者将以“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为主体,以“微案例”为表现形式,阐述“知识线索”在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及元认知知识中的具体应用。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述仅是一家之言,权作抛砖引玉。

线索在事实性知识中的典型应用

微案例:信息安全无间道

该专题隶属于“安全使用信息技术”,基本学习要求为“树立信息安全意识,学会防范病毒、保护信息的基本方法;了解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及其特征,掌握计算机病毒防治的基本方法”。随着网络环境的日益复杂,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能需要学生了解更多的安全解决对策,但问题是如此多的内容如何压缩至半个课时内完成(注:另一半课时需要讲解如何“健康使用信息技术”及“合理使用信息技术”),并能让学生无论是课上还是课后仍对“信息安全”知识结构形成整体认知,这着实考验我们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机智。

对此,笔者尝试创设“魔鬼——攻,天使——防”的“信息安全无间道”的知识情境,并适时引入时髦元素——“三国杀”,将与信息安全主题相关的各个“零散”知识点统整至上述情境中教学,反响较好。图1即为笔者用于辅助课堂教学的课件知识导航界面。

图1 信息安全无间道课件知识导航界面

在上述导航界面中出现的相关核心对象都设置有超链接,以便跳转至次级页面,而次级页面亦可整合知识点,跳转至三级页面。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不管各个知识点被挖掘的深度如何,讲完后皆需回归导航页,待学生思路“稍作整顿”,再开展下一个知识点教学。

线索在概念性知识中的典型应用

微案例:寻“声”记

该专题隶属于“音频信息加工”,基本学习要求为“了解声音文件数字化原理的含义和存储的一般知识;了解采样频率、量化位数和声道数的含义;了解常见的声音文件格式和声音播放软件”。然而在现行高中阶段,多数教师对上述知识常一带而过,他们的理由似乎也很充分:考点对此涉及不深,学生对枯燥的理论不感兴趣,教师自己对其原理理解或许还不到位甚至是错误的。因此,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部分教师“灌输”给学生的往往是那大一统的三部曲,即“采样—量化—编码”。而事实上,此做法在某种程度上变相剥夺了学生,尤其是本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深层次学习的机会。所以,积极探索如何才能让教与学的过程变得轻松愉快,明晰易懂,让学生豁然开朗是亟需我们深思的问题。

这里,笔者在充分借鉴国外信息科学经典教材How Computers Work中的“How Sound Cards Work”先进理念的基础上,以学习者问题解决的过程——“困惑探秘感悟”为学习主线,以学习者知识学习的感受——“变?变!变……”为情感主线,以“音频信息加工原理模型示意图”为知识载体,通过在示意图相应位置设置“超链接”,一步一步引领学生逐个剖析知识重难点,最终形成如下教学思路。

环节一:困惑——谁把我的声音改“变”了

笔者请语文科代表朗诵《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诗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并称之为“原音”。接着,教师通过设置“CoolEdit”准备好录音环境,再一次请语文科代表通过麦克风将朗诵的诗句录入电脑中,并称之为“录音”。紧接着播放录音,让其他学生仔细辨别“原音”与“录音”是否存在差异,进而让学生自然产生“声音为何会改变”的困惑,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由此引出学习感受关键词“变?”(其中“?”表困惑之意)

环节二:探秘——声音的足迹

教师引领学生细细品读如图2所示的“声卡是如何工作的”,对于关乎声音品质的核心参数辅以相关实验验证,譬如,不同的采样率、量化位数、编码方式对音效的影响等。如此,让学生犹若亲临声卡内部,轻松体验一番思路清晰、阐释严谨的神奇之旅,令学生收获颇丰、回味无穷。

图2 声卡是如何工作的

由此引出学习感受关键词“变!”(其中“!”表了然之意)

环节三:感悟——天(籁之)声(美)丽(音)质

天(籁之)声(美)丽(音)质从何而来?

通过上述对声卡工作原理的分析,不难发现音质好坏,最初的参数设置环节至关重要,毕竟对于一个原始音质就很差的音乐,后期即便使用再完美的音频播放设备也无法弥补其缺憾,由此引发“问声哪得美如许,惟有源头佳音来”的感叹。所谓佳音即较高的采样率、较大的量化位数、较优的编码标准等。当然,除了上述参数外,录放音软硬件设备都会对音乐的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可见,该问题既是对“旧”知识(采样率、量化位数、声道数、编码格式等)的总结归纳,也是对“新”知识(录放音设备及软件、声卡本身性能)的指点迷津。继而引出学习感受关键词“变……”(其中“……”表衍生之意)

线索在程序性知识中的典型应用

微案例:一篇格式“规范”的论文是如何炼成的

该专题隶属于“文本信息加工”,基本学习要求为“熟练掌握文字处理的基本技能,如设置字体、字形、字号、字的颜色、上下标、行距、对齐方式、首行缩进、项目符号、页面纸型、页边距、页码等;能根据实际需要,选用合适的方法,实现图文混排,如插入表格、艺术字、图像,绘制图形,制作流程图、结构图等”。 通常在教学中教师常配合采用“演示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具体表现为首先由教师逐一演示各项新授子技能,然后布置若干配套任务供学生强化训练,其中将那些步骤较为繁琐、但有章可循的技能操作制作成知识动画。当笔者观察到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很顺利地解决各类“封闭性任务” 时,想当然地以为学生们也应该较顺畅地“迁移”至现实的问题解决中。但当笔者在校学工处翻阅我校高二学生近期撰写的“研究性学习论文集”时,发现能严格依照学术论文规范进行排版的论文微乎其微,尽管学校在学术论文规范中已对“篇”、“文”、“字”、“段”、“表”、“图”、“注”等做了明文规定,但很多学生还是觉得“那么满满几页的格式设置,看着头都大了,思路混乱,无从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