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耳鼻咽喉真菌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耳鼻咽喉真菌感染的诊断与治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目的 探讨耳鼻咽喉真菌感染患者的致病原因及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00例耳鼻咽喉真菌感染患者的诊断治疗资料,总结其临床诊治方法及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采用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或两者相结合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均治愈出院,随访3个月~2年,无真菌复发患者。结论 临床对疑似真菌感染的耳鼻咽喉患者,采用真菌培养及病变组织活检的方法可进行确证,根据发病部位以及病情严重程度的不同选择手术治疗或药物治疗或两者相结合的方式治疗,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耳鼻咽喉;真菌感染;诊疗

目前,临床上存在着广谱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的不合理应用或滥用,特别是肿瘤患者的化学治疗与放射治疗,均导致耳鼻咽喉真菌感染率显著提高。2009年6月~2012年6月共收治耳鼻咽喉真菌病100例,其治疗效果满意,通过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耳鼻咽喉真菌感染的诊治,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2009年6月~2012年6月我科共收治100例耳鼻咽喉真菌病患者,其中男36例,女64例,平均年龄(43±12)岁,53例在6个月内有抗生素多次使用史,21例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14例曾有肿瘤化疗史,12例曾有放疗史。

1.2 各部真菌感染的主要表现

1.2.1 耳:感染症状与一般的细菌性外耳道炎相似,主要包括:耳道瘙痒、闷胀或梗阻感、耳鸣、耳聋、耳漏等;检查外耳道较潮湿,可有淡黄色稀薄液体渗出,或有碎屑积聚,常可看到青绿色或灰褐色绒毛状真菌菌落。鼓膜混浊、充血、增厚,光锥消失,表面可有点状真菌,伴发中耳炎时鼓膜有穿孔。

1.2.2 鼻:当鼻腔鼻窦受真菌感染后,可导致黏膜的糜烂、坏死,出现血涕。严重者可出现骨壁破坏,产生面颊痛、突眼,甚至可引起颅内并发症。检查可发现中鼻道有息肉或脓液,或能直接窥见灰色痂块、绒毛状真菌菌落。X线摄片可显示上颌窦密度增高,窦腔内软组织团块形阴影,重者有窦壁骨质破坏。CT表现可为单纯性窦腔黏膜增厚,或有低密度的软组织影充填窦腔,无明显的骨质吸收、破坏,当见窦腔内有软组织团块影形成时,常伴有不规则钙化及局限性骨质吸收破坏。

1.2.3 咽喉:咽部感染者症状可表现为:咽痛、吞咽困难、咽堵感,阵发性或者持续性干咳。检查可见:咽部黏膜充血,咽峡及咽后壁散在的呈点、片状分布的白色、灰白色或微黄色膜状物,易剥离,创面易渗血,喉镜检查可见会厌喉面、双侧披裂充血、有膜状物覆盖。喉部真菌感染主要症状是声嘶,严重可至失音、轻度咳嗽、喉痛。检查可见:白色物附着于双侧声带,其下见黏膜浅溃疡及肉芽组织等。

2 真菌检测及治疗转归

2.1 真菌检测:13例耳部病变者取分泌物行常规涂片及细菌培养,均发现大量真菌丝及孢子。62例鼻和鼻窦病变者均于术后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均见真菌菌丝,其中13例查见孢子,其中感染单纯侵及上颌窦者34例,侵及上颌窦、筛窦者21例,筛窦、蝶窦者7例。25例咽喉病变者行伪膜涂片检查,18例一次发现真菌丝和孢子,7例经多次送检后亦明确诊断,其中喉部真菌感染者1例。

2.2 治疗方法

2.2.1 耳:13例耳部真菌感染患者清洗外耳道痂皮后行药物滴耳治疗:0.4%氟康唑注射液,3次/d,疗程7~14 d。或用达克宁栓剂、派瑞松、酮康唑等药物涂于外耳道,至疗程结束症状均消失。

2.2.2 鼻:62例鼻窦真菌感染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的原则。手术目的是通过手术彻底清除鼻窦内病变组织,扩大窦口,改变真菌赖以生存的环境。术后均用5%碳酸氢钠、大扶康、氟康唑等冲洗术腔,本组患者于术前、术后均未全身使用抗真菌药物。术后3个月复查,62例均可见窦腔内黏膜光滑,无异常分泌物,自然窦口引流好,症状显著减轻或消失。

2.2.3 咽喉:对24例咽部真菌感染者的治疗方法为:注意口腔卫生,局部用药如龙胆紫、制霉菌素溶液等,可用0.2%氟康唑液15~20 ml含漱,3次/d。1例喉部真菌感染者经内镜清除声门菌膜附着物及肉芽组织后予药物治疗,并予0.2%氟康唑液15 ml雾化吸入,2次/d。以上病例均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3 讨论

目前,耳鼻咽喉真菌感染的主要诊断方法有影像学、组织病理学、真菌学,三种方法对真菌感染的诊断上,尤其是深部真菌感染的诊断,相互补充。影像学如CT、MRI扫描等可以发现鼻腔鼻窦钙化灶及病变范围,但与细菌性鼻窦炎及肿瘤不能很好的鉴别,而病理学可以从微观上与结核、肿瘤、硬结病相鉴别,对特殊病例可通过特殊染色和免疫组化进行鉴别诊断。而真菌涂片及培养是容易普及且可靠的诊断方法。

分析本研究结果显示,鼻腔鼻窦真菌感染以黄曲菌最多,咽喉部以白色念珠菌最常见,耳部以曲霉菌和青霉菌较常见,同文献报道一致。分析导致耳鼻咽喉真菌感染的主要原因可能有以下几方面:①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破环了机体的菌群平衡;②放化疗或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使用,使机体免疫系统功能低下;③基础疾病导致的免疫力低下。治疗上通过祛除诱因,局部用药,特别是新型的唑类抗菌药,必要时可通过手术清除病变组织,改变病变部位原有环境,均可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4 参考文献

[1] 林功标,林有辉.鼻腔鼻窦真菌病的X线及CT表现[J].福建医药杂志,1997,19(1):7.

[2] 马 莉,邓红琼.咽喉真菌感染8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22):5403.

[3] 詹益斯,张玉清.耳真菌病275例临床小结[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1996,10(4):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