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社会化监测机构质量监管探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社会化监测机构质量监管探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为了推进社会化监测机构的健康发展,保证数据质量,文章提出通过建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制度、人员信用登记及评价制度、定期核查制度、信息披露制度、预警与退出制度等对社会检测机构进行动态监管

关键词:社会化监测机构;质量监管;动态监管

在2014年全国环保工作会议上,会上明确提出要积极研究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向社会购买服务,特别是环境监测社会化[1]。2015年2月环保部下发《关于推进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的指导意见》,鼓励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环境监测。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社会化监测机构数量也不断增加,由于社会化监测机构出具的数据是为政府管理服务的,如何对其进行质量监管成为环保部门亟需解决的问题。

1 建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制度

环境监测有别于其他监测活动,针对不同监测业务、监测项目有其自身的要求和特点,这就对监测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监测人员的技术能力、质量意识都直接影响数据质量,这就需要环保有关部门对社会化监测机构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参照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对地方环境监测人员的要求,通过理论考试和现场考核的方式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能力认证,认证合格后发放上岗证。专业技术人员要按照上岗证内容工作,对于超出上岗证范围的工作需要在持证人指导下开展工作,数据质量由持证人负责。

2 人员信用登记及评价制度

由于社会化监测机构人员流动性较大,特别是关键技术岗位人员,较大的人员流动不利于监测数据质量的稳定性,为了保障数据质量,需要对社会化监测机构技术人员实行信用登记及评价制度。技术人员更换监测单位,需到环境主管部门进行登记备案,并核查在此工作期间有无影响数据质量行为,这样既可以了解技术人员的工作履历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技术人员由于外界因素影响监测数据,或者人为改变监测结果的概率。对专业技术人员实行从业信用等级制度,这样就提高了人为影响环境监测结果和质量而付出的代价和成本,具有一定的约束力。

3 定期核查制度

社会化监测机构都要接受计量认证资质评审,评审合格后方可有资格实验,其监测行为也在已确定的质量管理体系中运行。但是CMA资质认定管理办法是一个通用的管理办法,适用于所有领域,不能完全体现出环境监测行业的管理特点[2]。所以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在社会化监测机构定期上报材料的基础上,对机构的检测水平与质量进行不定期的检查,采用盲样考核以及实验室之间比对监测的方法来评估其监测能力,侧重于监测项目方案合理性、现场采样质控措施落实程度、监测报告编写质量等环节。对曾被举报或者有不良信用记录的社会化监测机构重点进行核查,并将考核结果进行公布。

4 信息披露制度

对社会化监测机构的基础信息,如办公地点,实验室基本情况等进行信息公开,并对社会化监测机构可承担的检测项目范围、可监测的污染物种类、资质认定有效期、技术人员持证情况以及社会化监测机构上报的材料进行信息披露,并公示每次核查结果以便群众监督。

5 预警与退出制度

对于超资质、超范围开展监测活动的;逾期未对业务能力认定延续的;资产、技术、资质证书等发生变更,未及时变更登记的,予以通报,并取消业务能力认定。

对于监测活动不符合相关管理规定的;监测过程中编造数据、与客户串通故意影响监测的客观性,或者有弄虚作假行为的;有不良记录的以及其他影响监测活动客观性、公正性的行为,经查情况属实的,将取消业务能力认定,并不再允许其进入环境监测市场。只有提高违法成本,才能促进社会化监测机构自觉守法,规范其自身监测行为。

社会化监测机构其数据的准确性关系到监测机构的水平,更涉及到监测结果的公正性,为了推动整个社会化监测机构的健康发展,构建长效化、常态化的质量管理体制是一个必要条件[3]。政府部门应通过建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制度、人员信用登记及评价制度、定期核查制度、信息披露制度、预警与退出制度等对社会检测机构进行动态监管,并逐步完善质量监管体系。

参考文献

[1]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周生贤在2014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环境保护,2014(4):14-24.

[2]李娟.浅谈环境监测社会化的质量管理新思路[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4,26(4):9-11.

[3]陈传忠,等.关于环境监测社会化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环境监测,2015,31(1):1-5.

[4]王奇,马君.关于推进我国环境监测社会化发展[J].深度,2015,13:38-41.

作者简介:刘冰(1982-),女,汉,辽宁省北票市,工程师,硕士,从事环境监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