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光学知识对自然现象的诠释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在日常生活之中,可以看到很多自然现象,而这一部分自然现象都可以利用物理知识来进行解释。但是在对自然现象解释时,很容易出现解释不清或者是搞错的问题。所以,本文利用光学知识对自然现象加以诠释,就是通过这样的模式对自然现象有更深入的分析和了解。
关键词:光学; 自然现象; 物理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2-048-001
在物理学习中,作为学生,我们应该明白合理的利用物理知识来解释自然界的一些现象,是物理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方向,同样也是我们学以致用的重要表现,通过物理知识,我们就可以解释一部分自然现象,加深对这一部分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能力,从而培养出活学活用的能力,逐渐明白物理知识对于现实生活的重要性,最终满足各方面的提升需求。
一、光学知识解释――自然现象之“彩虹”
俗话说:“风雨之后总能见到彩虹。”尤其是在夏天的雨过天晴之后,就会在天空之中出现绚丽的彩虹,这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呢?在雨过天晴之后,天空之中会布满大量的小水珠。在水珠这一介质之中,通过光线的折射,就会引起色散的现象[1]。下图1是一条单色的光线在水珠之中进行折射的具体光路图。
当光线1从空气之中进入到水珠这一介质之后,就会折射成光线2,然后经过反射,成为光线3,再一次经过介质之后,就会折射到空气之中成为光线4。我们知道,在自然界之中的太阳光包含了红橙黄绿蓝锭紫,属于复色光,在水珠这一介质之中,各色光的折色率有所差异,所以,光线折射之后的偏折程度也会有所差异。如图2所示。在同一水珠之中,紫色光线和红色光线的折射率就有所差异。可见,通过水珠的折射以及反射之后,太阳光就能够分解成为七种颜色,并且依次排列形成光带。在雨过天晴之后,天空中存在大量的水珠,在阳光的照射之下,就会有我们日常所见到的彩虹出现。
二、光学知识解释――自然现象之“远近看山色不同”
在日常的生活之中,为什么在晴天看远处的山是呈现的蓝色?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我们可以运用到物理学中光的散射知识。由瑞利定律可知,其中为散射光的强度,表示光的波长。也就是说散射光的强度同光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在晴朗的天气里,空气之中所散射的太阳光中,其中蓝色和紫色的光波长相对较短,所以,其本身的散射强度偏大,这样就会在空气之中存在较强的兰光和紫光的散射,因为远处的山距离观察者相对较远,再加上中间还有很厚的空气层的存在,这一部分空气就会将相当一部分的兰光和紫光散射到各个方向之中。观察者在远处进行观察的时候,远山反射的光中存在较多的兰光散射,所以观察者所看到远处山就会呈现出蓝色[2]。
那么为什么观察者看到的近处山会呈现出绿色呢?这是因为山上很多的草木叶子都属于绿色,所以它们也只会反射绿光。再加上观察者与近山的距离相对较短,所以也不存在较厚的空气层,不会有过强摘 要:在日常生活之中,可以看到很多自然现象,而这一部分自然现象都可以利用物理知识来进行解释。但是在对自然现象解释时,很容易出现解释不清或者是搞错的问题。所以,本文利用光学知识对自然现象加以诠释,就是通过这样的模式对自然现象有更深入的分析和了解。
关键词:光学; 自然现象; 物理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2-048-001的兰光散射在空气之中,所以,反射出来的绿光要比兰光强很多,观察者所看到的近处山就会呈现出绿色。
三、光学知识解释――自然现象之“稀少的黑花”
在我们所处的自然界中,花卉是我们的好朋友。各种奇异花草在我们的自然界中争芳斗艳,不仅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同时也会给人以美的享受。但是在庞大的植物界中,黑色的花卉非常稀少,这也可以从物理光学知识来加以解释。在自然界中包含了单色组成的复色光,在大阳光下,花瓣对于红色、橙色以及黄色光存在较强的反射作用。这样就使得光能量不容易灼伤花组织,从而形成自然保护。所以,这几种颜色的花卉较多,但是因为黑色几乎会将太阳光全部吸收,不具备良好的反射作用,所以,这样很容易出现灼伤黑色花组织的问题,导致其存活率非常低,久而久之,黑色花卉的种类就会逐渐的减少。当然,这仅仅是一种原因,黑色花出现的少,还与花卉本身的生物特性有着直接的关系。
四、结语
总而言之,作为学生,我们应该明白自然界中有很多的现象都与我们所学习到的物理知识是相互关联的,在不断的探索与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人们也无法离开物理知识的合理利用。作为学生,我们就应该从生活的应用角度来提高自己的物理知识学习兴趣,从而感受物理知识带来的乐趣,最终提高学习效率和实际的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尚剑.物理光学课程的研究性教学模式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2(S4):77-78
[2]陈道群,熊飞,熊少华,周向阳.光学教学的实用化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07):132-13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