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小学语文“低效作业”的成因调查及改进策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小学语文“低效作业”的成因调查及改进策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近年,笔者针对小学语文作业的成效做了一些调查研究,在调查中发现,小学语文作业效率低下的情况仍旧存在,面对这样的情况,笔者采用了问卷调查、作业跟踪调研的形式,进一步了解分析了小学语文低效作业成因,探究了一些改进策略。

一、 明确作业目标,设计不同目标层次的作业,提高学生作业的针对性

【现象一】笔者在一次作业调研中发现,一位高年级教师从不布置学生抄写作业,只要学生会默写就行。她认为学生经过中、低年级的学习,已经有了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养成了良好的识字、写字习惯,到高年级无需再抄写练字了。这位教师用“一刀切”的方式布置作业,使班级的学生识字、写字水平差异极大,一些学生作业书写规范,字迹工整,而有些学生作业字迹潦草,错字、别字很多。

【成因分析】随着中国城市化建设的推进和发展,城市流动人口激增,同一地区人口构成差异增大,家庭教育意识及教育水平差距明显,学生语文素养差异较大。这样的差异使学生面对统一的教学目标产生的结果截然不同。如果教师只关注教材,关注成文的阶段目标,忽视学生实际可达到的目标,忽视学生长远的发展,设计作业时忽视语言文字学习规律,无视学生个体语言文字运用基础差异,这样“一刀切”的作业往往会出现目标设置过高或过低的情况,从而不能达到预期的作业效果,对于学生个体而言就是低效作业。

【改进策略】明确具体的作业目标能指导教师合理设计作业、及时反思作业的有效性,帮助学生了解自身学习状况,制定符合自身情况的学习目标,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那么,教师该如何设立作业目标呢?

教师在设立作业目标时,首先要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深入了解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学习的整体目标;认真研读各个阶段、各个板块的教学目标;教师还应充分了解学生个体的学习水平及学习能力。综合以上三者确定作业目标,使作业目标既具有整体性、又具有阶段针对性和分层性。例如,一位五年级女生厌学情绪严重,自二年级以后便不再愿意主动做语文作业了,对任课教师也充满了敌意,上课时不是睡觉就是看课外书。任课教师针对这一情况为她设计了学期作业目标:培养阅读习惯,提高沟通能力,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针对这一目标,教师布置给这个学生的作业就是阅读指定书目,并能给教师定期讲述书中的相关内容。一学期后,这位学生厌学情绪明显改善,师生关系也融洽了不少,但是依旧不愿做书面作业。为此,任课教师给她确定的学期作业目标是: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教师鼓励这个学生从抄写、仿写看过的书籍开始,到师生间通简单的书信,到后来能主动写周记,一学期后能不间断地写每日感受。教师为这位学生设计的阶段目标要求虽然低于《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学段目标要求,从短期看,学生的作业情况明显差于同年级的学生,但是这样的作业目标却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改善了学生厌学情绪,为该生今后的主动学习创造了可能性。

其次,为了更好地检测评估作业目标设立对提高学生作业效率的影响,作业目标设立还应注重检测性,通过检测帮助教师定期梳理、了解学生作业情况,为教师及时调整目标提供依据。

最后,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作业档案,将包括作业整体目标、阶段目标、学生完成情况、评测等资料分阶段整理后,放至学生作业档案中。作业档案能帮助学生明确作业目标,了解自身完成目标状况,树立切合自身实际的下阶段目标,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作业档案还可以分享给家长及接任的任课教师,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学生作业情况,从而能更好地指导学生的作业。

二、 关注作业情感,设计开放性作业,提高学生作业的主动性

【现象二】67%学生在学校作业问卷中反映,教师喜欢在双休日、节假日、考试前布置很多作业;63%学生反映周一作业上交后,老师不能全部及时批改反馈。与此同时,76%教师反映学生周一、节假日后、考试前作业拖拉现象严重,作业质量普遍不高。

【成因分析】多数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将作业量的多少与教学内容、作业时间成正比,所以往往在假期前、考试前会布置较多的作业。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自我意识不断提高,他们更渴望劳逸结合的生活方式,希望能在假日参加各类休闲娱乐活动,得到放松。事实上,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今很多家庭在假日都会安排各类休闲娱乐活动。作为家庭成员,学生自然也要参与其中,因此较多学生在假期里不愿多做作业。而考试前,学生在校的学习强度要大于平时,学生经过一天的高强度学习更渴望有较多的休息时间,教师设计作业时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完成作业时的学习情感与心理需求,从而导致了作业效率低下。

【改进策略】心理学研究认为:情绪和情感构成一个基本的动机系统。愉快、平稳而持久的积极情绪能使人的大脑及整个神经系统处于良好的活动状态,它可以驱动人从事学习和活动,并放大和增强其作用,从而更有力地激发有机体的行动,发挥潜能,提高人的活动的效率。同时,也有利于保持身体各器官系统功能正常,使人的身心和谐,增进身心健康。因此,教师要提高学生的作业效率,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情感、心理需求等非智力因素,设计作业尤其是假期作业时,应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用菜单式作业或积分制作业来代替强制性作业,使作业具有开放性和弹性,给学生留有自主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或同一学生不同心理状态下的学习和发展需要,让作业真正由“要我做”变成“我要做”。

一位任教三年级的老师开学初梳理了学期作业目标,明确一学期作业整体目标,并将目标分解成阶段性目标,针对整体性目标和阶段性目标,设计具有开放性和弹性、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作业内容。以端午节假期为例,这位老师设计了3组作业,班上的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自由选择完成任意一组作业并获取相应的分值,这些分值累积相加达到学期内需要的作业分数即可。

这样的假期作业给了学生较大的自主安排的空间,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情绪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主动完成作业的兴趣和情感,从而提高作业的效率。

三、 注重作业评价,设计分项分类评价,提高学生作业的功效性

【现象三】在作业调查中发现有不少教师批改学生作业时,只关注学生做得正确与否,采取评价的形式也是单一的“对错”,缺乏对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作业态度及作业习惯等方面评价反馈,使得作业失去了对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的评估、指导的功效,从而降低了作业的效率。

【成因分析】部分教师认为作业时间、作业态度、作业习惯这些都是隐性因素,没有办法量化,评价起来难度高,效果不明显,与其在这些因素上花时间,不如通过大量做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师对作业评价作用的认识偏差,削弱了作业评价的功效,导致作业效率的下降。

改进策略】作业评价应坚持涵盖多个方面的原则。作业应是学生知识、态度、习惯、能力、情感等多种指标的综合体现,如果只注重对答案正确与否的评价,就不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一位低年级语文老师把对学生作业评价分解成“是否能独立记录作业要求,是否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作业格式是否规范、作业书写是否端正,作业本整理是否到位”五个分项目,教师在作业评价中对以上五项进行反馈评价。这样的分项评价既有利于学生更加明晰作业要求,提高作业效率,又有利于教师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信息,找到学生学习的“短板”,从而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帮助学生提高作业效率。

作业评价应坚持客观标准与动态评价相结合的原则。语文学习是一项复杂的认识、实践活动,影响学生学业水平高低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要提升学生学业水平需要很长时间。如果教师只用“对错”作为评价学生作业的唯一标准,那么就不能及时掌握学生学习状态的细微变化,也不能及时针对这些变化做有效的指导。因此,教师在评价作业时要将客观原则与鼓励原则相结合,及时捕捉、分析、反馈学生作业中反映出的相关学习信息,从而提高作业效率。有位老师批改学生作文时,在成绩边上敲了各种脸谱章,有的作文成绩是“优秀”,旁边却敲了个沮丧的脸谱章;有的作文成绩是“及格”,边上却敲了一个微笑的脸谱章。这位老师说,她批改作文时,评“优、良、及格”成绩的标准是客观统一的,但是考虑到学生作文水平存在的差异较大,不可能在短期内有质的变化,有些基础差的学生这次作文态度很认真,作文有进步,但还是不能得到高一等第的成绩;反之,有些学生基础好,即使当次作文并不用心,但是客观地看作文还是能得“优秀”。如果只是根据学生作业态度随意评判成绩,会误导学生对于评价标准的认识,但如果仅是以客观标准评成绩,就不能全面地反映学生的作业情况。所以,这位老师采取用“成绩”――客观标准评价,加上用“脸谱”――动态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评价学生作文。这样的方式能更为准确地评价反馈学生的作业情况,从而提高作业评价功效,提升学生的作业效率。

(作者单位:苏州市阳光城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