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心源性脑梗死诊断中尿常规检查的应用价值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心源性脑梗死诊断中尿常规检查的应用价值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 对心源性脑梗死诊断尿常规检查应用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检验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方法 抽取在2012年1月~2015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临床确诊脑梗死患者98例,将其以TOAST标准分成心源性脑梗死组和非心源性脑梗死组,每组49例,对这两组患者展开尿常规检查,并对检查结果展开对比分析。结果 经统计发现,心源性脑梗死患者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以及血肌酐水平均较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发生显著升高(P0.05)。结论 尿常规检查在诊断和区别心源性脑梗死和非心源性脑梗死时可提供可靠的参考信息。

关键词:心源性脑梗死;诊断;尿常规;临床价值

临床上脑梗死为心脏血栓堵塞脑动脉而引起的一种脑血管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1],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日益严峻,使得脑梗死的发生率逐年升高。研究指出,风湿性心脏病可促使脑栓塞的发生,缺血性中风属于一种特殊类型的脑梗死,也就是心源性脑梗死,调查结果显示,在临床脑梗死患者中,约有20%属于心源性脑梗死,在45岁以下罹患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中的发生率最高。目前临床上对心源性脑梗死的诊断、鉴别以及治疗均引起了高度的重视。本次研究对我院收治的获得临床明确诊断的脑梗死患者展开了尿常规检测,并对比分析了心源性脑梗死和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的检测结果,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中资料来源于我院收治的获得临床明确诊断的脑梗死患者,抽取其中的9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以TOAST标准[2]分成心源性脑梗死组和非心源性脑梗死组,每组49例,心源性脑梗死患者中包括有男29例,女20例,年龄35~72岁,平均(53.2±14.5)岁,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中包括有男30例,女19例,年龄36~71岁,平均(52.7±13.9)岁。两组患者均符合临床脑梗死诊断标准,并且符合TOAST分型标准。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各项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自愿接受临床检测,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1.2.1研究方法 将以上统计的脑梗死患者以TOAST标准分成心源性脑梗死组和非心源性脑梗死组,而后对这两组患者展开尿常规检查,并对检查结果展开对比分析。

1.2.2检查方法 收集两组患者入院后24h尿液,而后采集AX-4280全自动尿液分析仪和UF-100i尿液沉渣全自动检测仪展开尿液常规检测,尿白细胞参考范围为0~10/ul,尿红细胞参考范围为0~12/ul,尿比重参考范围为1.01~1.03。

1.3数据处理 采取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患者年龄等计量资料经(x±s)形式表示,统计分析中,计量资料对比接受t检查,计数资料对比接受χ2检验,P

2结果

经统计发现,心源性脑梗死患者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以及血肌酐水平均较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发生显著升高(P0.05)。见表1。

3讨论

临床上脑梗死为常见脑血管疾病,患者脑部发生缺血性坏死或者是脑组织软化,并且该类疾病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目前对于脑梗死的脑梗死的发病机制研究显示:脑梗死多数情况下在脑动脉硬化的基础上发生,在患者体内血液黏稠度发生明显增高,体内的血液流速缓慢,致使血压降低,因此血管中的血小板、纤维素等物质很容易在血管壁中黏附或者是产生沉淀,进而出现了血栓,血栓在形成后会导致患者脑部血液供应出现障碍,致使患者脑部出现缺氧、缺血,最终引起脑梗死。对于心源性脑梗死而言,其属于脑梗死疾病的一种多发类型,在脑梗死患者总数中所占比例在20%左右,发生心源性脑梗死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患者心脏出现了血栓堵塞脑动脉的现象,致使人体脑部动脉出现闭塞,最终引起脑部供血区域发生5min以上的缺血现象,便可以导致脑梗死疾病的发生。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使得脑梗死的发生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随着医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临床医学影像技术在心源性脑梗死的诊断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影像学检查的价格相对昂贵,部分患者很难接受。曾有学者指出,经尿常规检查可为心源性脑梗死以及非心源性脑梗死的诊断和鉴别提供可靠的参考信息。经尿常规检测对心源性脑梗死进行诊断的机制主要表现在:心源性脑梗死患者同时会出现肾动脉血管阻塞的情况,因此患者机体内血管内膜细胞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损伤,部分患者会存在一定程度的感染情况,进而导致尿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计数不断升高;因血栓阻塞会对心肌细胞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并且会出现大量血肌酐释放随尿排出,机体血液循环加快,因此尿液中血肌酐水平会发生显著升高。

本次研究结果发现,心源性脑梗死患者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以及血肌酐水平均较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发生显著升高;心源性脑梗死患者尿液中尿比重、24h尿蛋白水平与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比较无明显差异。这一结果与相关文献[3]报道结果相似,由此证实,尿常规检查在诊断和区别心源性脑梗死和非心源性脑梗死时可提供可靠的参考信息,临床价值显著,值得关注。

参考文献:

[1]石富铭,陈书阁.抗血小板药物对急性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的影响[J].中国卒中杂志,2010,13(08):626-628.

[2]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指南撰写组.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2010[S].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02):154-160.

[3]李正勇,李光荣,罗勇.心源性脑梗死58例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1,21(08):1109-1112.编辑/叶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