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西艺术真实观的差异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西艺术真实观的差异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在艺术与自然构成的二元对立的结构中,中西艺术真实观的差异主要是中国重主观写实,强调艺术自身的真实;西方艺术则是强调客观真实,并为此忽略艺术自身的独立性,但是造成中西艺术真实观上述差异根本原因还是东西思维方式的不同,同样中西艺术真实观的差异也反映了汉民族的图式思维和西方的临摹性思维的差异。

[关键词] 差异性 思维方式 间距性 距离感

引论

艺术是否真实历来被认为是其本质和生命,艺术真实观的不同也是中西艺术差异性的关键所在。西方自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确立“模仿说”以来,西方传统的艺术真实观念“模仿自然”一直占据主流地位,而中国的艺术真实观念,自先秦起,儒、道两家奠定了整个中国古代艺术的真实论沿着主情和表现的方向发展。这是学界对此问题的共识。本文旨在探讨中西艺术观在不同思维模式的影响下,表现出的不同特征。

一、思维方式上的差异

艺术作为一种独立的意识形态是从远古混沌的思想中脱胎而来。起初。汉民族的原始祖先和西方的原始民族一样,在原始社会中自发的形成了以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为主要内容的原始宗教。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穴壁画、法国拉斯科洞穴壁画和中国发现的洞穴壁画,像贺兰山山脉、阴山山脉以及内蒙古地区的岩石上发现了大量壁画一样,大多数岩画都反映动物形象和狩猎成功的场景,这表现了在那个茹毛饮血的年代里,原始人为了生存而进行的自然的崇拜现象;原始雕像中国辽宁红山文化出土《陶裸女像》,西欧出土的《维林道夫母神像》都突出了性三角以及臀部、腹部等与生殖相关的部位,表达了全人类童年时期的原始人的生殖崇拜现象。在萌生着艺术起源的年代里,那些有原始宗教意味的图腾实体(如岩画、雕像等)所表现的内容相差无几,这反映出东西方的原始民族的原始思维方式基本是一样的。

然而,汉民族在后来却出现了以主体思想为主要特征的大量神话,并且长期流传,开辟地的故事、《山海经》中的神话故事如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反映了人在征服自然中的地位。这对汉民族的思维模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使其逐渐摆脱了对自然的崇拜观念。“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突出人作为人超出自然的本质以及人在自然和社会事务中的决定作用。”殷人的“帝”是天上的神:周人的“天”虽然高于人。却是“民主所欲,天必从之”(《左传・襄公三十年》引《泰誓》)的自然,在人类童年时期,在处理人与神的关系上,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汉民族就强调人的主观性,突出人的核心地位。这种突出人在自然中的作用,强调人与自然的融合为一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自然观,逐渐形成了汉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写意性的思维方式(也称作是图式思维方式)。艺术家在处理艺术与自然的关系上,往往采取“观物取象一得意忘象”的方式,而非忠实的反映自然和受制于自然。

可见,中国艺术主张“言志”、“情志”说和“写意”说。西方则与中国相反,人与自然就是分离的,自然始终是神秘的,到基督教思想兴起后,人和自然的对立进一步演化为“自然”与“神恩”(GraCe)的对立,自然是已被人的罪玷污的,真正有价值的是神恩,那才是人应当追求的对象。在对自然膜拜的过程中,自然被神化,人的智慧和能动性则被贬低了。西方自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两位思想巨匠主张艺术模仿自然,并认为模仿自然是艺术的本质,随后西方艺术以追求具象为艺术目标,并且为了达到逼真、写实之目的,以科学理性的态度进行艺术创作。因此,西方艺术则主张“模仿”说、“镜子”说和“反映”说。

二、间距性大小差异

无论是中国艺术真实观还是西方的艺术真实观,说到底都是在讨论艺术家如何以艺术的方式呈现自然的问题,也就是艺术与自然的间距性问题,所谓“间距性就是研究符号世界是如何决定现实世界、能指间距性方式是如何决定所指间距性方式的。”按照符号学艺术观来看,在艺术与自然构成的二元对立的结构中,两者同样具有自身的间距性。艺术的间距性是指艺术家的创作意图指向艺术本身,强调如何以艺术的方式表达自然,重心是关注艺术自身。

像著名元曲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作者全篇描写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人家”、“古道”、“瘦马”、“西风”等景物,但是作者并非为了描述上述景物而进行写作,而是通过这些景物的描传达出浪子沦落天涯的孤独、落寞的心理感受,并将两者浑然一体,实现艺术诉求。

自然距离感是指艺术家的创作艺术图指向了自然,强调艺术与自然的静态关系,艺术着眼于自然。像霍贝玛风景画《林间村道》运用焦点透视原则真实的再现一处自然风光,苏利科夫的《女贵族莫洛卓娃》真实的再现了一段历史瞬间,乌东的雕塑作品《伏尔泰坐像》为了追求真实感,都将材质完全消融于形式之中。这些都说明了艺术对自然模仿的静态关系,并且艺术着眼于自然。艺术与自然构成的二元对立的结构中,两者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两种,一种是自然间距性的扩大,艺术间距性的缩小;一种是艺术间距性的扩大,自然间距性的缩小。再回到中西艺术真实观的讨论上,中国艺术真实观则属于前者,艺术偏离了客观真实,注重艺术自身的价值和意义,即使“文以载道”的艺术功力观,由于艺术间距性的缩小,力图通过完美的艺术手法将这一艺术功力观加以表现,却形成了中国艺术独具特色的意境美的艺术效果。从艺术自律性角度来看,艺术间距性的缩小,注重艺术自身,强调艺术自身的真实。唐代诗人画家王维曾经将芭蕉和雪这两种季节差异很大的景物放到同一幅画中表现,称为“雪里芭蕉”,令人惊奇。有人指责其不合常道,清人王士祯却说:“反常合道”,这个“道”就是艺术自身真实之道。也说明了艺术真实观的特点。

西方传统艺术真实观则属于后者,注重写实,追求自然物象的客观真实,这一传统在照相写实主义那里达到了极端。但是艺术并没有指向自身而是注重模仿自然,丧失了其自身的独立性,而沦为附庸。这在中世纪时期的艺术表现的比较明显,当时的油画艺术大多都是达官贵人为了作纪念或者为纪念某个有意义的活动而去找画家画肖像画或将这种活动的精彩瞬间画下来。艺术成了一种历史记忆的载体,而丧失了自身的存在的意义。但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照相机、摄像机相继问世,这给写实的艺术带来极大的挑战,本雅明直接说:“照相术的出现,是绘画艺术哲学意味的开始。”西方艺术从此开始了画布上的革命,印象派、后印象派、野兽派、立体主义以及抽象主义艺术相继出现。西方现代艺术抛弃了自然真实而追求艺术真身的真实,西方现代艺术摆脱了自然无疑甩掉了一个沉重的包袱,回到了艺术自身的发展道路上来。

因此,艺术与自然的间距性的大小关系,造成了艺术真实观的差异。中国艺术注重艺术自身的真实;系传统艺术在关注客观 真实的同时,其实在否定艺术自身的真实以及艺术本体的存在,直到现代艺术的兴起,才真正回归到艺术自身真实上来。

三、距离感大小差异

不同的思维方式产生了不同的艺术真实观。中国的写意性思维方式使中国艺术沿着言志、写意的方向前进:西方的临摹性思维方式则是西方传统艺术沿着客观写实的道路前行。笔者认为这仅是艺术真实观差异性的浅层表现,其更深层次表现为由思维的差异性引起的距离感大小的不同。所谓距离感定义为造成符号与世界、能指与所指之间距离感大小的方式。这种距离感大小在艺术真实观上表现为艺术与自然之间意指关系。中国的图式思维可用公式A犹如B表示,也就是说A与B之间的距离感扩大,这在艺术与自然关系上,表现为艺术与自然之间的距离感扩大,中国秦汉时期的雕塑艺术如《说唱陶俑》、《马踏飞燕》和《高颐墓辟邪兽》等作品是浪漫、夸张、进行粗轮廓的写实,表情姿态不合常情,长短不合比例,但这一切都没减弱中国雕塑的艺术魅力。这反映出中国艺术不注重对客观世界的模仿,艺术与自然之间的距离感扩大,并且将艺术作为与自然并存的实体,正因如此,使艺术家的主观意念和情感以及艺术家的世界观、宇宙观融入艺术作品之中。

中国艺术真实观注重艺术作品的“神韵”,讲究气韵生动的美学效果。为了传达出“气韵生动”、“不似而似”的艺术效果,艺术不必刻意的模仿自然事物,可以造成拉大艺术与自然的距离感,如宋代梁楷《泼墨仙人》运用泼墨法将一个雍容大度的僧人形象的神韵传达出来了,而非追求造型的真实和细节的真实。可见,中国艺术与自然是一种异质关系,艺术也由此取得了独立地位,为了艺术的表达需要,为了将自己主观情感、世界观等融入到作品中去,艺术家无须刻意的遵守自然而可根据艺术传达的需要对素材进行任意的变形、夸张、自由的取舍组合,不受客观物象真实外形以及自然约束。清初“四僧,的作品,石涛的《河上花图卷(之一、之二、之三)》、朱耷《仿董北苑山水图》以及石涛的《墨荷图》等等作品,艺术家以恣肆奔放而又凝重的形式结构,表达出强烈的爱憎情感和压抑不住的亡国痛苦。

西方临摹性思维方式可用公式A是B来表示,也就是A与B之间的距离感缩小,甚至在A不在场的情况下,B可以替代A。这表示其艺术真实观就是艺术自然之间距离的缩小,像古希腊时期的《掷铁饼者》、《宙斯》以及帕提侬的《雅典娜》等雕塑作品注重造型的科学性,建立在对人体有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因此人体比例匀称,形体结构严谨明确,肌肉富有弹性,表现出高度的写实技巧。这说明了西方艺术,企图通过运用光学、焦点透视原理和人体解剖等科学方法和手段,达到对自然对象的描摹和再现,竭力缩小艺术和现实的距离感,达到以图像替代对象的效果。因此,艺术与自然常常被认为是同质的,忽视了艺术作为与自然相对立的一种事物而存在。这也意味着,西方传统的艺术往往忽略或者极力压制艺术家的主观意向,所创造的艺术真实只是一种现象的真实,不能像“中国艺术用空间、时间的四维性和心理时空关照描述事物,达到一种内在的真实。”如伦勃朗的自画、安格尔作品以及提香等人的作品皆是注重外表真实的描画,是一种对客观对象的呈现,很少能从作品中看到艺术家个人的主观意愿、世界观和人生观。

综上所述,距离感的大小造成了中西艺术真实观的不同。西方传统艺术极力缩小艺术与自然的距离感,造成了注重自然真实的艺术效果;中国艺术则扩大了艺术与自然的距离感。造成了注重主观真实和内在真实的艺术效果。

结语

在艺术与自然构成的二元对立的结构中,通过对艺术与自然的距离感大小以及间距性大小等问题分析。中西艺术真实观的差异主要是中国重主观写实,强调艺术自身的真实;西方艺术则是强调客观真实,并为此忽略艺术自身的独立性。但是造成中西艺术真实观上述差异根本原因还是中西思维方式的不同,同样中西艺术真实观的差异也反映了汉民族的图式思维和西方的临摹性思维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