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朝鲜民族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朝鲜民族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从朝鲜民族艺术人才的社会需求和人才培养现状分析作为切入点,对高等艺术教育的发展趋势进行深入探析,提出构建朝鲜民族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

[关键词]民族艺术;人才培养;模式

进入21世纪,全球范围内展开的综合国力竞争,就是科学技术与民族素质的竞争。教育也就自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在快速发展和激烈竞争中争取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提高人才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建构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高等院校的一项最重要的使命和任务。科学地分析和预测人才的社会需求是确立人才培养模式的首要依据。

目前我国朝鲜族高等艺术教育的办学规模、知识构成、师资水平、教学科研条件,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文化、经济发展的需要,社会对艺术人才的需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之间还具有较大的脱节和差距,对人才的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高等艺术院校仅仅培养传统基础性专业人才,显然不能满足社会各行各业对艺术人才的需求。

从社会文化体系来讲,文化艺术市场的系统非常宽泛,其中包括各种各样的文化艺术团体和公司、学校的艺术教育教学活动、文化娱乐场馆、新闻出版以及影视传媒系统、产品广告与环境设计市场、对外艺术交流活动、艺术品经营市场、公关礼仪活动等,其发展前景和对艺术人才的需求十分广阔。目前,社会文化艺术市场对艺术人才的需求可以分为以下四个层次,从类型上可分为:通才型、专才型、复合型、应用型,对各类型所需掌握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也各有不同。

艺术产业管理层:通才型,需要具有较为全面系统的专业知识、较高的文化艺术修养和艺术鉴赏能力,掌握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特点和运作规律,了解国内外文化艺术发展趋势,并具备现代管理、经济和法律的基础知识和国际文化传播的基本能力,能在文化产业、媒体及政府相关部门从事文化艺术管理和经营。

艺术编创和设计层:专才型,掌握较为全面的专业基础理论和应用能力,能够具有较强的独立创作、设计开发能力,此类人才需要个性化培养,适合各类文化艺术团体和公司或自行独立进行艺术编创、设计开发。

艺术教育和辅导层:复合型,系统掌握专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学、历史、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应用能力,掌握艺术教育规律,并具备艺术教育教学和管理基本能力,能够在艺术教育、艺术研究、文化娱乐场馆、文博艺术管理、新闻出版等单位和部门从事教育、管理、研究工作。

艺术表演和制作层:应用型,掌握一定的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精通艺术表演和制作的专业知识,熟练掌握本专业的实际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能够在各类文化艺术团体、文化娱乐场馆、影视传媒、产品广告、环境设计市场、艺术品制作、公关礼仪等领域工作。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朝鲜族文化艺术也从传统意义上的社会艺术文化也就是纯艺术专业领域迅速地向社会的多样需求转化,向市场化发展。以延边地区为例,原有的艺术表演专业团体、基层文化事业单位陆续出现相对萎缩的现象,从改制、减员、合并以至到撤销,公益性文化艺术场所越来越少。但与此同时,社会上出现的艺术经营实体日渐增加,个体艺术经营种类细化和繁多。

朝鲜族高等艺术专业教育是连接和艺术事业发展的纽带,人才培养的质量将制约着朝鲜族艺术事业的发展和繁荣。因此,必须准确预测社会对艺术人才的需求,构建与之相符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满足朝鲜民族艺术事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

近几年来,延边大学艺术学院根据社会需求以及学科发展的现状,开始着眼于面向社会,走向社会开展调研,通过学科交叉与渗透适时调整学科方向,对专业结构部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调整,增加了新专业,拓宽了新的专业方向。经过几次的培养方案的修订,建立了“专业+X”(多样化培养模式)、“2+2”、“1+3”(前趋后分培养模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也得到了明显的成效。

但是,由于还没有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对高等艺术教育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认识不足,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意识不强,在传统教育教学观念下形成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创新教育”的观念不相适应。可以说,几十年一贯制的艺术教育体制和教学模式,是计划经济时期的产物,与我国逐步建立的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形势不相适应,从招生、专业培养、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标准、毕业分配都进行统一的计划,以培养高度专业化的专门人才为目标,在师生的观念意识上形成了重专业课、轻文化课,重技能、轻理沦,造成了以技能技巧训练代替了艺术创造训练的误区。教学专、分细、专业面窄,这种教学体制和各个专业教学上相互封闭的状况,使得人才的知识技能结构单一、片面,缺乏综合知识、跨学科知识,不能完全符合社会需求,产生就业上的困难或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工作要求,一些传统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人类步入21世纪,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为民族艺术专业教育提出了更多新的挑战,同时也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艺术教育应该面对挑战和机遇做出及时有效的反应,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社会作用。高等艺术专业教育向专业设置多元化、培养类型多元化、国际化发展。

因此,迫切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一步深化高等学校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的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创新性人才的需要。

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方式的总合,它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如何培养人才的问题。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是在长期教育活动中,对人才构建的一种主观模型,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对高校教育的要求所提出的设计理念被高校所实施的结果。

目前,社会的艺术人才结构布局愈加多元化,已经拓展到社会领域的方方面面,对艺术人才的需求已呈现出多样化的要求。艺术产业的发展需要更多的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专门艺术人才。从毕业生和社会用人单位反映的情况来看,毕业生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明显还存在对市场的不适应性和差异性。主要体现在学生所学专业面窄,基础不扎实,专业不对口,应用能力相对不高等方面。艺术人才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明显表现出对市场的不适应性和差异性。因此,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的确立,必须要在保证学生个性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以社会对艺术职业或岗位的需要为依据,既要培养各艺术门类通才和专才,同时也要培养一大批的复合型、应用型艺术人才。依托社会对艺术人才的需求,要确定以下多层次的艺术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文化艺术专业团体、企业急需的艺术表演、设计制作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群众文化艺术,学校教育急需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专业知识更新快、创新意识强的艺术编导、创作、表演专门 人才;培养综合素质、能力强的文化艺术管理和经营人才。

延边大学艺术学院作为民族艺术综合院校,在探索民族艺术高等教育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拥有中国文化也要拥有世界文化和本民族文化,不仅要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更需要构建自己的艺术教育理论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

1 构建“一专多能”的培养模式。

①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目标。首先对培养对象毕业后的能力结构准确定位。明确专业对应的社会艺术领域达到的层次要求,要明确与专业领域相近或相关的职业基本能力和所要达到的水平要求。

②制订以围绕专业能力为核心的多层次、多专业资格证书目标的人才培养方案。因此,人才培养方案中,要建立完整的以能力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

建立一专多能人才培养方案的支撑体系,为确保一专多能人才培养方案的顺利实施,必须从诸多方面给予支持。实施一专多能,必须确保培养对象获得足够的专业技能训练,必须确保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实践教学体系在专业教学中得到充分的贯彻与实施。为此,必须建立完善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和长期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2 构建“3+1”的前趋后分的分段培养模式。

“3+1”模式是我国高校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它主要是指四年制本科教育过程中,前3年时间学生在校学习公共基础课程及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后1年在社会相关专业领域进行实习和实践,完成实习和时践教学任务,进行毕业设计或撰写毕业论文,参与实习单位的开发研究工作。

我院作为综合大学的艺术院校,在确立“3+1”的培养模式过程中,既不能照搬其他文理工学科的培养模式,也不能按照传统的单一毕业实习的方式进行,而是要找出自己的新思路、新方法,才能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在激烈的人才市场上保持较高的竞争力,在培养模式上找到专业教学与市场化培养的平衡点。

“3+1”模式的构建要根据学科专业设置特点和特色,邀请文化艺术企事业的专家参与教学计划的制定,充分发挥延边歌舞团等艺术团体、设计公司的专业优势,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有机地与社会实际相结合,积极把学生推向市场。在四年级专门开设社会实践课与企事业单位挂钩,把学生安排到企事业单位中去,让所学结合所用,使学生完成由学校到社会的角色转换过程大为缩短。同时,探索定单式的培养,即:学院按照企事业对人才的不同需求,量身订制人才培养计划,在保证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程的前提下,加大特色课程的开设,并与企业签订联合培养协议,使企业参与到学生的教学、培养的全过程,让学生在校园中就能掌握企业所要求的素质,让企业直接从校园中就能得到完全符合要求的人才,达到双赢的局面。

3 构建“产学研”的培养模式。

建设“产学研”相结合的长效互动机制,也成为越来越多的艺术院校的共识。“产学研”培养模式的建设途径主要是通过与当地的文化艺术事业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为文化建设服务,有意识地将学院的发展融入当地的文化中心工作之中,并以出色的成绩,在服务于文化建设的同时,也为学校的发展赢得了更为宽广的空间。

①成立师生艺术团,为地区乃至省内外、国外进行演出服务和交流,包括社会大型演出活动工程的承接、咨询、服务等。

②充分利用基地的演播厅、录音棚、声像录播制作室进行艺术活动摄、录、编、播,视听教材及声像作品的研制,生产,并进行市场营销。

③艺术创作、研究和生产,如电脑设计、绘画、作曲、编导等专业师生的艺术创作(包括组织采风、写生、生活体验等等);各类表演艺术的研究(包括对艺术训练学生各个时期身体反应变化测试、研究)、艺术创作和研究相应成果的生产实践。

通过“产学研”的培养模式,可以将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很好地体现教学效果,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同时正视艺术院校的局限和人才流失等方面的问题,降低排演成本,真正使民族艺术事业后继有人。

总之,面对在科技、经济、社会之间关系日益密切的趋势,朝鲜民族艺术事业迫切需要应用型与实用性专门人,这对艺术教育机构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在知识创新、技能创新和改造传统艺术教育方面承担更大的责任。因此,要通过不断完善培养模式,把人才模式的创新和实践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来思虑,明确办学思路,探索出一条崭新的民族艺术教育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