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关于将社会热点问题引入思政课课堂教学的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关于将社会热点问题引入思政课课堂教学的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对大学生关心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作出及时准确的解答和引导,是思政课教师的教学需要,也是思政课教师的工作性质使然。思政课教师在不影响正常教学计划和进度的前提下,采取恰当方法,将社会热点问题引入思政课课堂教学之中,不仅会使思政课教学更加充实丰富,富于活力,对大学生产生很强地吸引力和时代感,而且也会很好地帮助和促进大学生学会选择正确的方法和视角观察、分析、判断和对待社会热点问题,提高和养成他们自觉分辨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进而实现教学目标。

关键词: 社会热点问题;引入;思政课课堂;意义;方法

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不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师的教学需要,也是思政课教师的工作性质使然。所谓社会热点问题,一般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人们集中关注、议论较多的问题,它既有国际国内发生的重大事件,也有关系人们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社会热点问题除了少数可以提前预知外,如我国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党代会”、“两会”等,事先会向社会公布,时间相对固定,大多数社会热点问题则具有突发性、随机性的特点,较难预知和把握,如国际国内上发生的一些突发事件、等。由于是热点问题,不仅会引起上层、高知们的关注,也会受到学生和普通民众的热议,特别是广播、电视、报纸、网络、手机等传播手段的广泛运用,使得社会热点问题传播速度之快、影响范围之广,有时会超乎想象。

人们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往往不是仅仅关注热点问题事件本身,而且还想了解知晓社会热点问题的成因、发生发展过程、应对的措施办法及可能的结果等,这些问题不解决,萦绕于心的困惑就难于消除,纠缠于头脑的表象也无法厘清。思政课教师面对一群思想活跃喜欢思考的大学生,当他们对社会热点问题表现出关心、兴趣并有疑惑时,及时回答他们的问题,解开他们的心结,不仅理所应当,也是职责所在,毕竟很多社会热点问题与思政课的内容有着天然地紧密联系。

一、将社会热点问题引入思政课课堂教学的积极意义

1、有利于活化丰富思政课内容,增强思政课的鲜活力、吸引力和时代感。高校思政课一般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形势与政策》五门课。这五门课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为主要内容,涉及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历史、国防、外交、道德、法律、大学生成长成才等方面,是对时代、实践和科学发展新成果的概括和反映,与人们的现实生产生活关系密切,所以,社会上在不同领域、不同范围发生的热点问题大多会与这些课程内容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与契合,相互间存在着共通性、关联性。将与思政课教学内容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引入课堂教学之中,不仅会使思政课教学更加充实丰富,富于活力,同时也会对大学生产生吸引力、时代感,加深他们对思政课的理解和认识。

2、有利于帮助和促进大学生学会选择正确的方法和视角观察、分析、判断和对待社会热点问题,实现教学目标。思政课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让大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用理论分析问题、指导实践。将社会热点问题引入思政课课堂教学,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因此,教师需发挥应有潜能,用深厚的理论功底、严谨的逻辑分析、正确的思想观点、精湛的讲课技巧,结合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立场态度、综合专家学者的观点主张和新闻媒体的分析报道、梳理并融入自己的体会见解,紧密联系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努力讲清国际国内外热点的来龙去脉,回答热点产生的根源、应对之策和可能的走向及结果,积极引导学生将时政热点与教材原理水融有机结合,学会用时政材料去佐证教材观点,用教材观点来剖析时政材料,使学生能自觉把学习的理论知识与鲜活的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并运用所学理论来分析现实中的问题。这种把教学重心转向理论思维训练和正确价值观引导、不但要告诉学生是什么、而且尽可能地告诉学生为什么的教学方法,对培养学生学会选择正确的方法和视角观察、分析、判断和对待社会热点问题,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无疑会有极大的帮助和促进。

3、有利于化解大学生的心头疑惑,确保他们能把握方向、站稳立场、正确行动。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我国正处于改革的重点攻坚阶段,社会上存在的矛盾多、问题多。社会热点问题一旦发生,人们往往会议论纷纷,莫衷一是,其中既会有正确的见解和主张,也会有错误的看法和论调,同时也会有模糊的认识和声响。这时如不及时加以澄清和正确分析解答,就会造成人们思想的混乱、内心的焦虑、行为的失措。解惑是思政课教师的一项重要职责。当大学生面对社会上发生的热点问题而产生困惑需要解答时,思政课教师及时给予科学准确有效的回应,对保证大学生化解疑惑、把握方向、站稳立场、正确行动显然是有益的。

二、将社会热点问题引入思政课课堂教学需要认真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结合思政课内容,把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引入到思政课课堂教学之中,尽管必要,但也有一些现实问题需要面对和解决。

1、要认真面对和解决思政课课堂教学的规范性与社会热点问题突发性、随机性的矛盾。目前,虽然《形势与政策》课作为必修课在高校已经普遍开设,但存在着没有固定教学大纲,没有固定教材,教学周期长,排课困难,不能覆盖全学期等问题,致使各高校的开法也有很大不同,有的一周一次(这是极少数),有的一个月一次,有的一个学期一到两次。这与其它四门课的规范开设相比,恐怕就显得不足了。也就是说,虽然《形势与政策》课要以社会热点问题为主要线索,但是仅靠这一门每学期时间十分有限的教学是很难应对不时发生的社会热点问题的,况且《形势与政策》课也并非涵盖了所有的社会热点问题,所以,关心时事,关注和研究社会热点问题,就成为所有思政课教师共同的责任和任务,并要成为一种自觉一种习惯。又由于社会热点问题大多具有突发性、不确定性,因此,需要思政课教师学会采取恰当的方法,在不打乱正常教学计划、教学进度的情况下,将社会热点问题很好地引入到教学之中去,进而取得教学实效。

2、要认真面对和解决思政课不同的课程内容与同一的社会热点问题之间的矛盾。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在教学中也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即有些社会热点问题与某一教师或某些教师所讲课程的共通性、关联性很大,但与其他教师所讲课程的共通性、关联性较小甚至无关,而学生又想弄清所发生的社会热点问题,这时,不管这个社会热点问题与每位教师所讲课程有无共通性或关联,思政课教师都需要认真面对并作出回应和解答。毕竟多数思政课教师属于科班出身,思政课中所涉及的基本内容也都学习过研究过。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社会上所发生的热点问题形式多样、内容广泛,并不是某一门课程所能涵盖的,另外,由于课程安排上的原因,每个学生在不同学期会面对不同内容的思政课和不同的教师,当某一社会热点问题出现时,尽管学生们面对的是不同的课程不同的教师,但他们所面对的社会热点问题则是相同的。这需要每位思政课教师都要关注和研究社会热点问题,这样,当学生有所需要时,才能及时有效地化解各自班级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心关注及疑惑。

3、要认真面对和解决教师可能由于时间仓促、资料有限、准备不足与实现良好效果和预期目标的矛盾。课前的充分准备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由于大多社会热点问题事发突然,较难预知和把握,所以,想掌握第一手材料,做好准备,及时讲解并非易事。如果准备充分过后去讲,学生容易失去兴趣和关注;如果仓促上阵即时就讲又有可能达不到预期效果和目的。因此,未雨绸缪,加强平时功课,多搜集、积累与热点相关素材至关重要。

三、将社会热点问题引入思政课课堂教学应注意的事项

1、教师要注意加强学习,提高理论素养,拓宽知识面,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调查,增强政治灵敏度,养成关心、研究时事的良好习惯和作风。由于社会热点问题涉及面广、尖锐度高、时效性强等特点,要想在短时间内给出充分的和有说服力的解答还是相当有难度的。所以,思政课教师必须要加强学习,提高理论素养,拓宽知识面,增强政治灵敏度,多进行社会实践、调查、考察等活动,掌握第一手材料,养成关心、研究时事和社会热点问题的良好习惯和作风,从而提升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应对能力和掌控水平。据笔者观察,社会热点问题其实还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一般而言,有三种表现类型:第一种是相对稳定、常议常新的热点,如“党代会”、“两会”、换届选举等;第二种是原有问题的再发酵新变化,如国家间的领土争端、社会生活中的就业困难、收入分配不合理、房价居高不下、腐败的时有发生等;第三种是始料未及的突发性事件,如中国驻南大使馆被炸、美国的9·11事件、国际金融危机等。了解和把握了社会热点问题的规律,教师在准备时就有了针对性和效率,讲解时就能驾驭好课堂,做到从容不迫,游刃有余,说理透彻。

2、在课堂上,教师要学会把握好社会热点、选择好社会热点,注意把讲解社会热点问题与上级要求、学生需要和课程内容紧密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往往是新发生新出现的,但新发生新出现的未必都是社会热点问题。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端正教学态度,树立负责精神,把握好、选择好社会热点问题,注意把讲解社会热点问题与上级要求、学生需要、课程内容紧密结合。

3、教师讲授时,要努力做到科学分析,理性讲解,正确引导。教师在课堂上引入社会热点问题时,必须要科学分析,正确解读,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使学生能够正确看待和分析社会热点问题,提高和养成他们自觉分辨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教师不仅要通过自身深厚的理论功底进行透彻的讲解,而且也要坚持原则,讲解时可以生动形象,诙谐有趣,但不可以哗众取宠和不负责任。

4、采取有效方法,化解社会热点问题在引入思政课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采取恰当的方法是解决问题、取得良好效果、实现预期目标的重要保证。由于大多社会热点问题都是临时加入正常的教学计划、教学进度之中,所以协调好正常教学与临时加入的关系就显得非常必要和重要,处理好二者关系,方法得当,既可以使学生们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在课堂上得到化解,也可以圆满完成正常的教学工作任务,实现一举双得的功效。一般情况下,当课程需要引入社会热点问题时,可以采取课前预留法、直接导入法、答疑回应法、转换替代法以及拓展延伸法来解决社会热点引入课堂时可能存在的问题。课前预留法就是根据事先预知的社会热点问题内容出现的节点而在教学计划、教学进度中事先预留时间的方法。如对“党代会”、“两会”等热点的预留即是如此。这种方法的益处在于可以有充分时间对必讲的社会热点问题做出准备,便于对热点问题进行深入透彻地分析和讲解,而且由于事先有所安排,也不会对正常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造成影响和干扰;直接导入法就是在进入正式教学内容讲授前,把影响大、关注度高、需要讲的社会热点问题主动向学生抛出并讲解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那些比较轰动、社会关注度高、影响范围广的突发性社会热点问题,这时主动明确地表达对热点问题的见解,对学生理解和认识这一热点问题会有很大帮助;答疑回应法就是在正常的课堂教学中,对学生们提出的想有意了解的社会热点问题而做出的即时回答的方法。这种方法因为回答的是学生们所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因此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和共鸣。而运用这种方法的前提是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多关注时事,并对社会热点问题有所研究有所见解,以备不时之需;转换替代法就是在不改变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前提下,将所讲课程内容中与社会热点问题存有相同或相似的地方用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替代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不仅不会影响正常的教学计划和进度,而且还会给教学内容带来新鲜感和活力,也易于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兴趣;拓展延伸法就是利用社会热点问题与所讲课程内容的关联性而将课程内容拓展延伸到社会热点问题上去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在正常的教学时间内完成,不会打乱正常的教学计划和进度。当然至于采取以上何种方法,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和教学内容而定,使用的原则和前提就是要有助于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梁维科.高校《原理》课教学中社会热点问题刍议[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高等教育)2012,27(01):42—43.

[2]张睿蕾.将社会热点问题引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的思考——讲授“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几点心得[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9(02):85—87.

[3]张敏,余剑.社会问题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影响初探[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25(06):51—54.

作者简介:王恩伟(1967-),男,吉林九台人,吉林艺术学院公共基础部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领域为思想道德修养与人才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