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对《鸿门宴》两处细节的商榷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对《鸿门宴》两处细节的商榷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鸿门宴》一文向以情节紧张、曲折取胜,但在教学此文时,作者觉得有些情节不大合理、自然,特别对诛杀曹无伤、“大王来何操”两处细节存在疑虑,觉得似欠妥帖。为此,作者以文本、文献研读为基础,在此作一番商榷,以达到质疑、解惑的目的。

关键词: 《鸿门宴》 细节 商榷

作为古文教学的传统篇目,《鸿门宴》(节选部分)被编写在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审定教材语文第二册的第四单元,文章从“沛公军霸上”始,到“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止,将一场错综复杂、惊心动魄的斗争展现在我们面前,在跌宕起伏、一波三折的情节间,透露出生与死的追逐与较量。在文章解读的过程中,我们为司马迁有声有色的描述而感叹,为其卓越的语言表现力而折服,而同时,我们又稍许感觉到文章在细节处理上还是存在些许瑕疵,使人心存疑惑。本文就文章两处细节进行一番商榷,力求解惑,既解教师之惑,又解学生之惑。

一、细节一:诛杀曹无伤

《鸿门宴》中有关曹无伤的文字很简略,仅三次提及曹无伤,第一次是“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说的是刘邦欲王关中一事;第二次出自项羽“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的一句回话;第三次提及,则是“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但从文章看来,鸿门宴却是因他而起,也在他这儿结束,情节显得较为完整。但再加推敲“诛杀曹无伤”这一细节的安排,总觉得在情节处理上既不合情又不合理。曹无伤之所以落得如此下场,似乎是因为项羽不经意的一句话,泄漏了他的身份,刘邦逃回军营后把他给诛了;而实际上,刘邦在项伯告密之后就已知曹无伤告密一事,诛杀曹无伤就应该在项伯告密之后立即执行,如何会拖到文章的最后,令人不解。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其关键在于项伯有没有告知刘邦曹无伤告密一事,我们不妨对文本作分析。

曹无伤告密之后,项伯“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这句话中的“事”值得好好推敲一番。联系上下文,此“事”应指代上文所写到所有的事情,或者说整个一系列的事情。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是“告”前面有一个限制性修饰语“具”,“具”在此句中应解释为“详细”或“都”,这可以说明项伯把他所知道的全说了,其中就应该包括曹无伤告密一事。而这从下文的叙述中也可以看出来,“良乃入,具告沛公”,“具告沛公”一句省略了“告”的代词宾语“之”,也即前面项伯所告的内容,然后张良问了一句话:“谁为大王为此计者?”张良的这句话问得有些意思,从上下文来看,他的这句话是承上文项伯的“具告以事”而问,特别是其中之“此计”亦由项伯口中说出;而项伯所言之“计”即曹无伤使人所言“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由此看来,项伯应该告知了张良曹无伤告密之事,张良又将这告知了刘邦。

我们再看下文,当第二天刘邦来到项羽军营时,对项羽说了这样一段话:“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s……”这句话看似简单,其实隐含大量的信息。从刘邦的话中,我们可以肯定三个事实:第一,刘邦已知“小人之言”一事;第二,项羽也知道“小人之言”;第三,刘邦还知道“小人之言”使项羽对自己心生怨恨,准备攻打自己。而刘邦之所以能知道这么多,还有一个事实,那就是项伯把什么都说了。那么“小人”指谁?是前文提及的鲰生吗?不是,因为鲰生之言没有传到项羽耳中。这儿要注意“令将军与臣有隙”中的“令”字,其意在这儿应解释为“使”,也就是说“有小人之言”传到项羽的耳中,使项羽大怒,进而对刘邦采取动作。从上文来看,唯一使项羽大怒的“小人之言”只有前文提到的曹无伤了。因此,仔细体会刘邦的这一段话,我们发现刘邦是话中有话,心里清楚曹无伤告密之事,只是没有明说。

我们接着往下看,项羽接着刘邦的话,也说了一句话:“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需要加以注意的是项羽的话是对刘邦话外音的一个回应,这说明项羽听出了刘邦言语中隐含的意思,只不过一个知而不言,一个直言不讳。如果说项羽在刘邦面前能轻率地把冒着生命危险来告密的曹无伤给泄密了的话,那么对于季父项伯更无须隐瞒什么,可以说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而项伯能把项羽攻打刘邦一事都和盘托出,更何况曹无伤这一小事呢。因此,我们分析曹无伤使人告密时项伯就在现场,即使不在现场,项羽也会将此事告知季父及部下。反过来说,如果项伯不知,那他私见张良,就不会“具告以事”,因为项伯别的什么也不知,也就不会有下文的张良“谁为大王为此计”,不会有刘邦“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隙”,而曹无伤则可能安然无恙。

所以,将诛杀曹无伤安排到文章的结尾处,这样做是不适合的;而应在项伯告知曹无伤告密之后,刘邦即刻动手诛了曹无伤,以除后患,方才合理。

二、细节二:沛公来何操

沛公逃宴之时,张良问了一句话:“大王来何操?”这话换作另外一个人问,可能不为过。作为谋士的张良,这话就不该问,这是因为张良身份特殊,作为高参,陪同刘邦来鸿门险境,事前议事竟如此草率、马虎,此时此刻,才想起见面礼的问题,未免“临时抱佛脚”,这显然与张良的谋士身份不相符,也与他的才智不相衬。

我们接着分析。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处于强势一方的范增对此次宴会相当重视,从三次举i的动作,可以想见项羽与范增等一班人就明日之宴进行了紧急磋商,即使项羽已经答应了项伯要善遇刘邦,但对范增的计谋却未加阻止,要不宴会之上的举i毫无意义,又何来项羽的“默然不应”。而处于劣势的刘邦、张良一方虽然在拉拢项伯上作了不少努力,如约为婚姻,得到项伯说情的许诺,等等,但仅仅这些显然还不够,还应该有更进一步的商议和应对,决然不会甘冒兵家之大忌,仓促上阵。作为谋士的张良绝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刘邦也不会轻易送上门去受死。这从刘邦的“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中的一个“欲”字就能说明他们做了大量的准备,而这种准备应该是刘邦“为之奈何”后的集体决策,不会是刘邦个人的明智之举。所以说张良应该知道献礼之事,不该问。

从文章的情节安排来看,项伯临走之前曾嘱咐沛公:“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谢”在此句话中应理解为谢罪或道歉,那么刘邦一干人等既然是来谢罪,肯定要准备礼物,而刘邦的确是带了礼物来的。而准备什么礼物,准备几份礼物,给哪些人准备礼物,都不是随随便便的事情,是一门学问,而且准备的礼物还必须进行精美的包装,以示郑重。所有这一切,刘邦必然和张良等人进行了谨慎而细致的磋商,绝不敢独自拿主张,况且刘邦并不是一个刚愎自用之人,他很善于听取下属意见。由此看来,张良从头至尾参与了这个计划的全过程,怎会不知备礼一事?

我们继续分析,刘邦和张良二人进入项羽营帐时,不可能空着双手,因为他们准备了礼物,必须捧着礼物进去,以示虔诚、低调。如果将礼物随意拎在手上,或者搁在衣服里,就不是来谢罪,未免轻慢。所以,如果我们以为刘邦是将礼物放在其他人看不见的地方,不让张良等人知道,然后无计可施时拿出来献给项羽,这就把问题想得太简单了。捧着礼物进入营帐,那么由谁来捧,从文章来看,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刘邦,一个是张良,刘邦是主,不可能也不应该亲自动手,因此捧东西的人肯定是张良,而张良竟然不闻不问,然后待到刘邦逃跑之时,冷不丁地问一句:“大王来何操?”这显然不符合情节的合理性,也不符合张良行事的风格。

由此看来,《鸿门宴》在这两处细节的处理上的确有可商榷之处,而通过这样的辨析,我们尽可能对文章进行新的合理解读,力求质疑、解惑。

参与文献:

[1]王波.《鸿门宴》疑点辨析.名作欣赏,2000,(06).

[2]李伟雄.《鸿门宴》细节探微.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9,(04).

[3]尤屹峰.《鸿门宴》质析.名作欣赏,2001,(03).

[4]黄振国.无法弥缝的破绽――也谈《鸿门宴》的记事之失.名作欣赏,20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