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社会流动视野下的农民分层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社会流动视野下的农民分层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由于社会资源在地区间的不均衡分布,相比较于城市,农村受到更明显的迟发展效应影响,农民流动不再是完全意义上的自由,其流动空间被迫收缩。农民在占有有限资源情况下,通过潜流的方式,改变了自身在社会空间结构中的位置。这种流动方式对社会和谐有着重要的功能发挥,一方面农民转移资源使用权,使资源得到最优配置,农民在很大程度上也改变了自身的现状,农民共享社会改革成果,但另一方面,由于农民资源占有和使用权的让渡,农民失去了立足的根据,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无产阶级,给社会稳定埋藏了较大的安全隐患。

[关键词]迟发展效应;农民;社会流动;潜流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11 ― 0097 ― 02

随着规范社会秩序的社会制度安排越来越完善,社越来越开放,农民越来越难以自由流动,同时还面临着“有流入难融入”①的困境。制度范围内的自由却被各种公民权利无法有效维护、城乡分割和社会排斥等现象剥夺。

一、农民潜流发生的理论基础

(一)农村迟发展

在全国范围来看,农村社区确实存在独特的优势: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相对完整、资源蕴含丰富、农民迫切求变等。农民也拥有极强的创造力,从家庭联产承包到乡镇企业,“接着,又以不要户口要就业的方式,冲破城乡分割,创造一个跨区域流动的劳动力市场.....实践证明中国农民是富有开拓和首创精神的,几亿农民的选择,背后有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②然而,和城市社区相比较,农村社区无疑又是欠发达的,或者说是发展不充分的。

农村迟发展效应对农村和农民的影响十分深远。首先迟发展进一步加剧了农村和城市的差距。其次“在现有的这种社会分层格局下,农民(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民)子弟要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实现社会阶层的移动,一个主要甚至可以说是唯一的途径就是教育”③。

(二)潜流的内涵

农民“潜流”是指这样的一种流动,社会最底层的农民在社会不足够开放的情况下,将自己对资源的占有和使用权让渡给更加有经验和能力,能够更好利用、整合资源的非农群体,非农群体通过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多种途径,占据、破坏和重新规制社会流动路径,农民被迫从非农群体不愿进入的空间和渠道流动,最终导致同辈群体的农民和非农群体出现的阶层地位的改变程度不一致的现象。

这里所言的“被迫潜流”是将农民自身和城镇居民的同辈群体都作为参考对象而言,农民个体或者群体一方面通过自身努力,从原来的社会地位流动到新的社会地位,个体绝对社会地位得到提高,代际之间流动性较大,具有较强竞争性的流动特征;但另一方面,由于社会资源占有不均衡,社会结构变迁,以及人情互动过于频繁,从而导致农民个体与其他同辈群体之间的相对社会地位没有得到提升甚至出现相对降低的状况。

二、农民潜流的表现与发生机制

(一)农民潜流的表现

其中一种表现就是城市化和城镇化。在城市化和城镇化的过程中城市剥夺了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把劳动力再生产的成本加给了贫穷的农村和农民,农村被拨空,农民在无意识之中进入到资本的逻辑之中,即企业并不会通过涨工资来吸引和留住农民工,反而以低偿和辞退等形式逼迫农民就业,农民不得不选择用就业换生存。

教育是农民潜流的最隐蔽性表现。首先教育的优质资源一直被社会精英占有,中国封建王朝时期主要为政治精英掌控,而在当代,教育资源也主要集中在政治、经济领域的精英们手中。其次教育作为个体社会化的最重要的载体,帮助培养了各种符合社会需要的个体的特质。表面上来看,这种需要是个体主动适应环境的自主性意识,而实际是农民的唯一选择。

(二)农民潜流的特点

第一,资源占有和使用权的弱化是农民潜流的基本特征和动力。在迟发展效应影响下,农村呈现出较为明显的迟发展状态,这种迟发展主要的表现就是农村经济的发展不足。随着社会的变迁,农民拥有的资源越来越少,土地几乎成了农民拥有的唯一的资源了。然而土地资源也只是拥有使用权,这种使用权也在日益遭受剥夺,这种剥夺既包括社会上出现的强征土地现象,也包括农民没有完全意识到未来的使用情况下的土地的流转。农民在这个过程中逐步的丧失了对土地资源的掌控权,变成了一无所有,加之整个社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升,农村劳动力出现剩余,农民就被迫进入社会规制好的潜流路径。

第二,农民潜流的隐蔽性。农民作为整个社会分层结构中最为弱势的一个阶层,在改变自身的空间位置的过程中受到了多重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对社会成员的认知尤其是农民群体的认知极具迷惑性,这种迷惑性主要是指农民潜流的途径极容易被社会当做农民流动最为合理的方式,容易忽视农民流动的本质在于农民群体掌握的资源被剥夺殆尽。农民潜流方式的选择虽然合乎理性却实属无奈,在这些看似公正合理的因素背后隐含的是社会精英阶层对资源的垄断和对农民阶层的排斥。农民潜流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农阶层民对资源的占有和使用权的丧失是随着社会变迁逐步发生的,这种长期性也造成了农民资源意识的麻木。

(三)农民潜流的发生机制

1.户籍制度阻挡农民正常流动

建国初期,我国开始发展计划经济体制,此时的财政相对薄弱,为了适应这样的国情,我国建立起与之相呼应的户籍管理制度。这种制度是如今城乡二元型户籍管理体系的雏形,在这样的户籍管理制度下,政府可以充分发挥行政职能,对人口迁徙进行强制的控制与调节,从而保证城市建设过程中所需要的资源供给①。户籍制度压缩了农民的社会流动空间和范围,农民被迫成为土地的奴隶,被牢牢的束缚在土地上,至少有两代农民很难实现大跨度的社会流动,农民流动的空间和渠道被挤占。同时农民群体的流动方式或多或少已经在政策制度上归置了一种潜流的路径――农村向城市流动。

2.市场经济渗透的结果

宏观经济环境迫使农民逃离土地。国家战略一直重视的对沿海经济特区建设的政策照顾和投入,忽视了对广大农村的支持,一度时期,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不仅不能流动甚至是以土地为生还需缴纳农业税土地税等,经济发展的宏观环境一直处于不理想的状态。同时农民在宏观经济环境和制度的极大制约下,迫于生计不得不向城市流动,被迫流入非农群体不愿流入的空间,成为体力劳动者,这是宏观制度影响下长期积累的一个结果。

农村经济发展质量不高推动农民流动。农村由于长期处于封闭状态,响应号召过度消损,社会经济发展不足。当社会贫富悬殊越来越大,城乡差距越来越大的时候,广大农村为了追求经济发展,开始引M部分工业企业,企图依赖早发展地区的经验迅速弥补这种差距。然而这些企业往往是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他们在耗尽当地资源之后迅速撤离,留下的只有生态环境的破坏、资源的枯竭。低成本的劳动密集型工业推动农民外流。

3.优秀文化教育资源不入乡

文化教育是农民被迫潜流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农民由于出生后的环境,后期的受教育条件,以及学习资源等各方面条件的不一致,从而产生了农民在后期对资源获取能力的培养上落后于城镇居民,从而导致了农民在靠教育资源占有获取社会认同的大环境中无法和其他非农成员公平获得,从而实际上农民的流动空间十分狭小。

三、农民潜流的反馈效应

农民的潜流说到底探究的只是农民群体流动的动力的本质是什么这样一个基本问题,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农民潜流的过程就是资源占有和使用权的被迫剥夺过程。农民的这种潜流既具有一般流动的功能,也有其独特的功能发挥。

首先,农民子女在接受教育之后,也只能是相对父辈的垂直流动,而同辈群体此时流动空间已经远远大于农民子女流动空间了。这样一来,农民和非农之间都存在一定差距,这样慢慢积累起来,这个农民群体的压力将越来越大。非农社会成员每一代人就能够实现的流动,农民需要两代人或者三带人的努力才能实现,但在几代之间总能实现最后的平衡。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非农群体迫使农民群体潜流但社会依然实现了最后的和谐。如图一:

农民通过让渡资源占有和使用权,后被迫潜流进入城市,防止了社会出现结构性断裂,从而实现社会整合。农民潜流实际上是农民用自己的资源占有和使用权,换取了自身进入城市基础产业的的渠道和服务空间,这样弥补了非农群体逃离基础服务业出现的空缺,从而使得社会各阶层各得其位,实现了资源优化配置。如若不然,随着社会发展,农民无法进入这些产业,将出现这些产业服务成本迅速攀升,非农群体压力增大,农民固守土地,也难以获得自身地位提升,中间阶层越来越薄弱,社会秩序遭遇严重挑战,势必出现社会断裂。

结语

将农民群体放在整个社会的流动的大循环中去考察,确有它存在的意义;第一、农民作为社会相对弱势群体,考察他们的生存的现实状态有助于了解社情民情。第二有助于在制定政策过程中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让农民参与资源分配和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第三有助于激发流动农民的创造力,创造出更多的成果。第四有助于社会治理者改变思路,变后发劣势为优势,促进农村内源式发展。

〔参 考 文 献〕

〔1〕同春芬.农村社会学〔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

〔2〕李培林.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3〕任远.人口迁移流动与城镇化发展〔R〕.上海: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12.

〔4〕吕晨.人口的迁移与流动〔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4.

〔5〕Reid Hastie & Robyn M・Dawes.Rational choice in an uncertain world〔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

〔6〕贺雪峰.乡村社会关键词――进入21世纪的中国乡村社会素描〔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

〔7〕翁定军.社会地位与阶层意识的定量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8〕焦玉良.农民流动决策及其特点之实证分析――基于对山东省高密市的调查〔J〕.西北人口,2005,(03).

〔9〕李文安.试析农民流动的原因和特点〔J〕.南都学坛,1996,(04).

〔10〕李全喜.社会转型以来农民流动的特点与趋势〔J〕.北华大学学报,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