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对比日本城市景观的现状对中国观景设计的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对比日本城市景观的现状对中国观景设计的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对于城市景观设计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必须能够给使用者之间提供相互交流、相互接触的活动场所,起到人与人之间心灵相互沟通的“精神家园”的作用。

关键词:自然;城市景观;日本景观;现状

中图分类号:J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08-0067-01

在今天,许多人认为有两种文化类诗人存在于社会,其一是诗人,其二就是景观设计师。日本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城市景观的创造活动”并迅速普及到全国,这种活动大多是地方或居民自发的,景观设计师利用当时的机会与民间活动融为一体,创造出很多优秀的作品。任何事情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近代主义理念急速变迁的城市建设及建筑机能主义、合理主义等思潮的影响和制限曾一度出现缓慢状态。使“现代城市景观设计”得不到人们广泛深刻的重视,直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它的真正价值才被人们重新再认识。

对于城市景观设计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必须能够给使用者之间提供相互交流、相互接触的活动场所,起到人与人之间心灵相互沟通的“精神家园”的作用。

一、日本城市设计、景观设计的特点大致分为四个方面

(一)重视地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结合

在人类的现阶段,对作品的表现是离不开地域文化根基的。作品的成功与否在一定的程度上是取决于此的。从日本城市景观设计看日本城市生活、文化,可以从中深刻地感受到这种文化氛围在生活中的自然流露。无论是山村小镇还是大都市,景观设计都离不开它的地域文化根基。进入这样氛围的环境中无法不让人感受到地域文化内涵。

(二)利用有限的空间再创造

对每一位景观设计师来说,要想创造历史文化与自然景物的时空关系,即空间再创造,始终都必须遵循的原则就是对利用空间的艺术再创造,否则就会导致作品的失败。人们深知景观设计师创造的作品最终都是为了服务于使用者,使用者需要什么样的空间,景观应该与地域文化特点相结合,这样才是景观设计师的创造程序,在创造中使用者和地域文化是二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三)人与自然共生

日本城市景观设计,可以说体现了“人与自然共存”的主题思想,这样的作品随处可见,我所强调的“人与自然共存”这样的概念并不仅仅只局限于对视觉形象上的满足,更重要的是包括用身体去感受自然界中的一切,这就是现代日本城市景观设计中常用的理念,用中国人的语言表述就是“与自然对话”,日本城市景观设计都是在体现这一理念,城市景观设计的表现手法涵盖了视觉、触觉、嗅觉等等。就像大家看到的文中图片那样,为使用者提供了体验自然与人类文明的魅力场所和时空关系。这一点可以称得上是日本在城市景观设计上成功的法宝。

(四)城市花园中,乡村桃园中

中国人常用“花园”和“桃花园”比喻美景和盛景,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理想化生活环境的向往。这样的城市景观意境在今天的日本可称得上是实现了。“城在花园中”的这一理念在规划设计上被日本设计师作为头等大事,也是衡量规划设计的最高境界,只有这样,才能把人们设想到的“理想”变成真正的“现实”。

二、中国景观设计的现状

(一)设计理念存在一定差距

设计缺乏新意、景观系统主体塑造缺乏精品、表现手法有待创新。地形处理,过多地追求平坦、规整,利用起伏地形组织景观、划分空间不够,难以给人回味想象的空间;道路美化功能不足,尚未形成别具一格的道路风格;绿地的亲和力和个性魅力彰显不足,缺乏大气、自然、简洁。植物配置单一,层次不够丰富,季相不够明显,景观色彩不够丰富。以水平结构形式种植灌木、草坪和地被植物,没有形成稳定的复层群落。中心城区内绿地分布不均,乔木、花灌木比例不适宜,大规格乔木少。绿地多了,树却少了,目前大多数路段上的树木还难以形成大片绿阴。

(二)模仿之风盛行

景观设计虽是一门高度综合性的专业,但它最终将以空间景观的视觉形式展现给人们,是集享受与欣赏于一体的艺术产品。创新是其生命力的源泉,模仿抄袭必将导致生命之水枯竭。创新不应简单地理解为“与众不同的形式”。每一个景观都具有其不同的场所特征。场所的环境特性、功能要求、资金投入量以及景观设计师本人的创造力等等因素决定了该景观与众不同的个性。对于景观设计师来说,设计之前深刻地理解场所精神并综合协调各种因素进行创作,这就是创新。

综上所述:景观设计涉及科学、艺术、社会及经济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它们相互间密不可分,相辅相成。我们在景观设计中应追求的将这些因素平衡,创造具有合理的使用功能、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及高质量的艺术水准的城市景观。

参考文献:

[1]俞孔坚,刘东云.美国的景观设计专业[L].国外城市规划.1999(02).

[2]俞孔坚.从世界园林专业发展的三个阶段看中国园林专业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J].中国园林.1998(01).

[3]黄光宇,陈勇.论城市生态化与生态城市[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9(02).

[4][日]针之谷钟吉著,邹洪灿译.西方造园变迁史――从伊甸园到天然公园[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