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高校艺术教育中的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高校艺术教育中的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随着我国高校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艺术课堂的教学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相应的改变。乐理和视唱练耳是高校艺术教育中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在提高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和专业素养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传统的艺术课堂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缺陷,严重制约了高校艺术教育高速而长远地发展。本文简要介绍了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在普通高校的教育现状,具体分析了乐理与视唱练耳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现实意义,并且着重提出几种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基本乐理 视唱练耳 高校 艺术教育 教学

艺术教育在高校整个教学体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传统意义上的乐理教学依然停留在纯理论的层面上,单一且枯燥的教学模式大大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必须进行教学模式上的变革和创新。视唱练耳作为一种新兴的重实践、重能力的综合性教学方法,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内在的音乐创造力,同时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审美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一、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在普通高校教育现状

从我国对西方音乐教学体系的借鉴开始,尽管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在高校的艺术教学中已经受到广泛的重视,但是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首先,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的分离。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高校的视唱练耳与基本乐理课程教学都是处于个体分离的状态之下,实际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常常存在不一致的问题,艺术教学的理论教学和实践练习并不能有机地统一并结合在一起。例如:有些高校在进行相应乐理知识的教学时,往往更加重视讲解一些理论性的音乐知识,而对学生实际的音乐操作技能的重视程度明显不足,而且在进行视唱练耳的教学时,一味地强调音高和音响等方面的知识训练,或者在实际的操练过程中过分注重具体的演练,而没有很好地融合实际的音乐理论知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学生对于音乐的感知过于片面化,不能很好地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其次,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弊端。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教师的示范和教学为主,学生处于出于非常被动的学习状态,不能够充分发挥自身对于音乐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导致对教师的过度依赖性,也不利于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课堂上只是教师在讲台前一味地讲解理论,内容单一而枯燥,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实际学习效率。最后,教师对视唱练耳教学方法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由于视唱练耳的教学很难在短时期内就获得显著的教学成效,而且每个不同的训练模块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练习,再加上学生自身的专业知识不牢,从而影响了总体的教学质量。

二、在普通高校开设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的现实意义

(一)促进学生理解音乐、表现与创造音乐

视唱练耳是一门非常重视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进行培养的课程,而基础乐理课程则非常注重理论教学,强调学生对于专业音乐知识的掌握和熟练程度。因此传统意义上的将二者进行分离教学的模式,不能很好地将二者进行融合,导致学生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出现“只懂理论,不擅操作”不知道如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或者“只会操作,不懂理论”无法将其中应用的原理讲解清楚的尴尬局面的发生,即导致学生对于音乐的学习过于机械死板,缺乏实际的创造力,甚至会出现有些人认为理论学习无用的消极态度。而如果在课堂教学中实行乐理与视唱练耳进行有机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牢固掌握了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在相应的理论体系支撑下进行相应的实践操作,这样就会促使学生得心应手,能够更好地掌握实际的音乐知识,并结合自身的特点和具体发展情况的需要,灵活性、创造性地进行音乐的学习。

(二)提高校园音乐艺术活动的质量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采用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资源整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这种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指导下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专业知识。由于视唱练耳和基本乐理主要针对音符高低、节奏长短与调性调式等一些和音乐相关的基本要素,因此一旦将二者进行有效的融合,就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对于乐理知识的记忆与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音准等相关内容。由于视唱练耳是一门重视实践演练的课程,所以在不停地反复练习中,一旦学生能够真正掌握课程的要旨,那么当学校有音乐艺术活动表演时,学生参与的质量也就会明显地被提高。

三、乐理与视唱练耳课在高校教育中教学所注重的几个方面

(一)提高乐理教学的趣味性

乐理教学是一门理论性非常强的课程,主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理论的教学和指导,因此带有明显的枯燥性,因此在实际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与视唱练耳进行结合的方式来提高实际的趣味性。如:在对高音的视唱练习过程中,可以运用柯尔文手势的方法来指导学生进行练习,学生可以私下带着动作进行有效的练习;在和弦的章节中,除了让学生在理论上判断大、小、增、减和弦,还要注重在实际弹奏中和弦色彩感性上的分辨。在音节练习时,可以充分地结合实际所学的乐理知识进行教学;在多声部练习时,利用律学知识将学生的声部融合度与声部的实际平衡感增强,增强学生对音乐的立体感知能力;在节奏和节拍的练习时,让学生熟悉了二者的基本类型后,通过不同音乐片段分解对比的方法,让学生亲身体会不同音乐节拍所表现出的不同音乐情绪。通过这些常见的教学技巧,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发现乐理学习所蕴含的趣味性。

(二)注重音高的准确性

音高的准确把握是视唱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音高的准确把握就是非常注重音高不同程度的变化,不同音高的使用所要表达的创作意图有很大分别,音高的使用力度和一些音色成分有改变的音,都是遵循着一定的定律的。当不同的音和音之间形成一种跃进的关系时,可以将其视为绝对音高,而当带腔的一些音出现时,实际的音高也会呈现一种连续性的渐变过程,如:古琴、古筝、琵琶以及胡琴等乐器。因此在视唱练耳课程教学中,就必须让学生充分认识和掌握此类音高所具有的特点,即形成渐变方向向上、向下、向下后返回和向上后再返回的渐变方式。很多教师习惯使用钢琴进行伴唱,对于还没有相对音高感的学生来说,这无疑是一个不错的方法,但是必须充分重视一些特殊的内容,如:我国传统的五声性调式曲调的教学,不能通过钢琴来判定音高的准确性,应当考虑到刨除平均律的其他律制的音高和音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