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生命哲学下高校生命教育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教育的本质是生命教育,然而在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大旗下,高校教育的工具理性被无限放大,教育理念出现异化。由此,生命教育内容不断边缘化、生命教育文化活动不断缺失。高校生命教育要从树立敬畏生命的教育理念着手,从课程建设、师资培训、实践活动、校园文化等方面构建完善的生命教育体系。
教育不是工具,教育的本质是生命教育,[1]是对人生命本真存在方式的开启。建基于不同哲学理念下的教育理念大相径庭。笔者从生命哲学的角度,思考和探索高校生命教育如何走出工具理役的阴影,引导当代大学生不仅寻求谋生技能,更要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一、生命教育的哲学背景和产生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了冲击传统的形而上学,反对自然科学和理性对人的自由的窒息,提升个人意志、情感的地位,欧洲产生了一个新的哲学流派———生命哲学。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德国狄尔泰、齐美尔和法国的柏格森,其中,最具有代表性且影响最大的是法国思想家柏格森。柏格森认为,“生命”是主体对自己存在的体验,是心灵的内在冲动,具有“流动性”的特质。生命之流是世界的本质、万物的根源。作为自我体验的“生命”,逻辑、概念、分析等理性手段无法也不可能理解其内在的深刻性,只有直觉、感悟才能体验生命的本真内涵。这种把情感当作人的思维和观察事物的出发点和方法,肯定了生命的存在意义和创造价值,将哲学关注的向度由外在(物质世界)转向内在(精神世界),强调人的生命存在及其活动意义,对生命教育具有很大的启示。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渊源于人本主义哲学思潮的生命教育,表达的是对人的生命本质和意义的探索。1968年美国学者杰•唐娜•华特士首次倡导生命教育理念,引起了西方学者们的普遍关注。“生命教育是依据生命的特征,遵循生命发展的原则,以学生自身潜在的生命基质为基础,通过选择优良的教育方式,唤醒生命意识,启迪精神世界,开发生命潜能,提升生命质量,关注生命的整体性发展的运动。”[2]20世纪90年代,这一现代教育理念进入我国台湾和香港教育界并逐步波及内地,形成一股新的教育思潮。2010年,教育部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生命教育纳入国家教育发展决策,显示生命教育作为一种价值诉求引起了国家的重视。长期以来,高校片面强调教育的工具理性而忽视价值理性,使高等教育的终极目标异化为知识和技能,导致了价值取向的错位。
二、高校生命教育的缺失
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写道: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的本质是引导和唤醒生命本真状态的过程,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3]3但是,如前所述,时下的高等教育在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价值观的驱使下,工具理被无限放大,教育塑造人的功能被忽视。生命教育严重缺失,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当前高等教育理念的异化
大学是什么?大学的本质是什么?这是每个高等教育者不得不面对的根本话题。对这些话题的不同解答将导致不一样的教育理念、内容、方法和结果。18世纪的启蒙运动,高高树立了实证主义和理性主义的大旗,自此工具理性高扬,价值理性式微。改革开放以来,在现代化思潮下,国内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理念主要是与西方社会接轨、与市场经济接轨的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衡量教育计划和活动的标准往往是“对口”“适应”“模式”“定位”。教育本具有的活泼泼、生动动的生命特质被抹杀。培养的学生也仅仅成为了一种物化存在、奴役存在和工具存在,缺乏人之所以为人的精神性、主动性和超越性。主要体现在:一是缺乏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整个教育活动中,无论是教学资源的使用、教学大纲的设置、课程的编制或就业率的统计等,重物轻人、重指标轻思想、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突出,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培养,忽视学生道德责任感的培养。二是缺乏生命意识的理念。目前的教育,大多着力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授。在普遍追求的成绩学分化、学历证书化的功利心面前,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思考被自然遮蔽了。学生内在精神世界的追求,生命意义和价值的拷问得不到教育的回应。
(二)生命教育内容的边缘化
雅斯贝尔斯指出,“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年轻一代),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3]3教育就其本质而言,就是围绕生命的应然教育,实现对生命的尊重和呵护,促进生命个体和群体福祉的增加。这意味着高等教育不只是通过“专门技术的训练将人制造成最有用的工具”,[3]3而是要努力造成一个‘人’,一个拥有健全人格和健康精神的“完人”。这与中国文化中强调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有同构的意义指向。在这一教育过程中,课程教育一直被视为是实现大学生生命教育这一目的的有效途径和办法。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便开始将生命教育列为学校教育科目。而国内的学校教育,由于教育理念的偏颇,教育目标的功利化,很少有高校开设生命教育课。生命教育的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教材建设、师资配备等一系列内容远远没有形成完整的独立体系。生命教育内容也仅仅穿插在哲学、思想政治、心理教育或者大学语文等课程之中或某些校园文化活动中。生命教育内容严重地被弱化或边缘化。
(三)生命教育文化活动的缺失
“人的生命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存在。”[4]文化以一种集体无意识的方式链接着不同的生命个体。高校的校园文化在陶冶大学生情操、开启心智、扩大视野和塑造性格等方面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目前国内各高校都普遍重视校园文化对学生教育引导的作用,通过举办各类人文讲座、艺术表演等活动,陆续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然而就总体而言,在奉行工具理性的主流思潮下,关于生命教育的校园文化活动微乎其微,生命教育的内容和效果也很难触及大学生的内心。同时,在实用主义、功利主义价值观和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大学生精神空虚的现象日趋严重。关于生命教育的校园文化活动的深度和广度远远跟不上学生对生命教育的渴望度。由于校园文化活动中缺乏普遍的精神关照,缺乏对生命价值的体悟,以致于大学生的漠视生命的现象和行为越来越普遍。
三、高校生命教育建构路径
生命哲学视野要求高等教育管理者必须摒弃工具理性和科技张扬的心态,认真审视教育的生命意义,切实关注学生个体的生命质量与存在价值,把教育真正落实到人之为人的生命教育上。笔者从这一角度,探索高校生命教育开展的几个方面。
(一)树立敬畏生命的教育理念
敬畏生命理论是由德国思想家、神学家阿尔贝特•史怀哲提出。“善是保持生命、促进生命,使可发展的生命实现其最高的价值;恶则是毁灭生命、伤害生命,压制生命的发展。这是必然的、普遍的、绝对的伦理原则。”[5]9他认为,“只有当人认为所有生命,包括人的生命和一切生物的生命都是神圣的时候,他才是伦理的。”[5]9人类应如敬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去敬畏爱惜所有的生命。并指出,“敬畏一切生命是自然的,完全符合人的本质”。[5]9人对待这个世界的方式是人对待自我方式的投射。从这个意义上说,一旦我们尊重了宇宙中的其他生命(包括人类的不同民族、种族乃至不同生物种族),也必然尊重自身的生命;反之亦然。“由于敬畏生命的伦理学,我们与宇宙建立了一种精神关系。我们由此而体验到的内心生活,给予我们创造一种精神的、伦理的文化的意志和能力”。[5]9因此,高校生命教育要以敬畏生命为第一要务,把恢复生命的神圣性作为生命教育的基本价值理念。
(二)构建完善的生命教育体系
生命教育的实施是个系统工程。生命教育的实施需要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多种教育力量的共同参与,它涉及政府决策、课程教学、教师素养以及学校文化等多个方面。第一,以全人教育规划通识教育,开设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生命教育课程应以全人教育为理念,围绕处理好与他人、社会与自然的三个向度,以个体的知、情、意和行为四大目标来开展。这就必须组织专家制订生命教育课程纲要,编写相应教材。借鉴台湾生命教育经验,课程教学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来开展。最高层面是“价值教育和终极关怀领域”,思索的核心问题是我是谁?我为什么存在?第二是伦理教育层面。其核心问题则是什么是真善美以及如何追求真善美?第三层面是品格教育。即人在实践领域对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践行。这三个层次由下至上循序渐进、相互紧密联系。同时,在相关专业教育中增加伦理学、生死学、心理学等人文课程的设置。[6]第二,培养生命教育的师资队伍。目前,大部分高校的生命教育工作基本是由思想政治工作者、心理健康工作者承担,生命教育涉及的哲学、伦理学等知识素养也是现行师资队伍所欠缺的。为此,教育部门和高校要鼓励生命教育研究所的设立。开展各类生命教育专题演讲、研讨会或工作坊、座谈会、学生生命教育社团活动、生命教育读书会等各类活动,加强对高校学工队伍的生命教育课程培训,提升其生命教育的知识素养和人格素养。第三,鼓励学生参与各类生命教育实践活动。生命哲学认为,人不是靠逻辑思维来认识生命的,而是靠直觉和体验来把握生命的。因此,生命教育是内在于生活的一种体验式教育。高校要着力拓展大学生的实践教育领域,把生命教育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内容,在丰富的实践内容中让学生获得多维度的生命体验。教师在指导学生实践时,侧重于他们的伦理体验,使大学生明了生命的诞生意义与价值,感悟生命的珍贵。“生命即生活”,只有通过切实有效的生活体验,学生才能更加珍惜生命,进而不断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第四,营造富有生命教育氛围的校园文化环境。良好的校园文化具有春风化雨般的文化育人功能。高校生命教育的核心是引导大学生以生命为本,尊重生命、探索生命,培养敬畏生命的神圣感,并由己推人、社会和自然界。培养人之为人的悲天悯人的道德感,认识并突破人的物质有限性,探索和实现人的精神超越性。正如康德所言,“在这个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深深地震撼着我们的心灵,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为此,高校的校园文化要在深化生命教育的文化内涵、营造生命教育的文化环境、举办生命教育的文化活动着力。要加强生命教育文化论坛、沙龙、讲座的建设,通过一批富有个人魅力的讲师团在学校创建生命教育品牌,引领大学生思考生命、认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优美的环境塑造人。作为文化教育的物质载体,现代化的硬件设施、绿色生态的校园环境、人文高雅的校园建筑、标识、展板、雕塑等无声地透露出生命教育的意味。校园文化活动是进行生命教育的重要而潜在的课堂,在学生中广泛开展多次层、多角度、全方位的生命教育文化活动,以“生命价值引导”“生命伦理学习”“生命人格树立”为核心内容,努力把生命教育渗透到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中,使学生在浓郁的生命教育文化氛围中受到教育和陶冶,增进生命教育体验,提高生命教育意识,最终实现生命教育自觉。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的本质是生命教育[J].课程•教材•教法,2013,(9).
[2]王煌,喻芒清.关于高校生命教育的再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10).
[3]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三联书店,1991:3.
[4]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24.
[5]阿尔贝特•史怀泽.敬畏生命[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9.
[6]徐岚,宋宸仪.追问生命的意义———台湾生命教育发展之经验与启示[J].上海教育科研,2013,(7).
作者:姚海静 单位:南京林业大学 学生处心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