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青少年“迷信”心理成因及其对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青少年“迷信”心理成因及其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迷信”心理;原因;对策

一、青少年迷信心理的表现

对老师的“迷信”:老师上课“一言堂”,“满堂灌”,即上课上演“独角戏。而学生最多的反应只是“嗯”“啊”“好”之词。初中很少有学生举手,到了高中寥寥无几,对知识囫囵吞枣,全盘接受。

对书本的“迷信:学生以书为本,讨论问题时,经常会有学生说:“书上还会有错吗?”对书上的内容不假思索地接受。

对权威的“迷信”:学生写作文时,经常引经据典,如你对他引入的话产生质疑,他就会说:“这句话是某某大家说的,还会有错吗?”对权威人士的言行深信不疑,盲目崇拜。

对伙伴的“迷信”:同学关系甚深时,学生之间有盲目崇拜的现象,如盲目模仿、盲目跟随等。

二、青少年“迷信”心理的成因

1.学校教育

(1)考试指挥棒下学生形成的学习观。考试仍然是衡量学生优劣的标准,于是形成了学生的学习观:初中能否升上重点高中、高中能否考上名牌产品大学。逐渐内化成为学生评价自己优劣的标准。至于综合素质,如是否有创新精神,是否会生活,是否会快乐学习,是否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探究一番……这些问题都不在考虑之列。以考试分数高低论英雄,使学生不得已“迷信”书本、老师等。

(2)学校的“育”。学校“统一”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教学方式、试验、考核标准,甚至连作业几乎都是统一的。较重而统一的学业负担,就造就了学生统一的模子,尽管有很多的奇思妙想,可能都被繁重的课业和“统一”的模式所扼杀或淹没。到后来只能是盲目地“崇拜”与被动地接收。

(3)教师的教育理念。有的教师过分担心学生掌握的知识不全面不深刻,于是在设计课堂时容量甚至涉及到大学的教学内容,搞“一言堂”、“满堂灌”,根本没时间提问,即使提问,要么书上有现成的答案,要么很高深,学生回答不上来,久而久之学生在厌恶中学会了忍受,盲目接受。

2.家庭教育

(1)父母的“功利性”教育。孩子与父母有代沟,孩子的知心话不愿对父母讲,除两者心理特点有差异外,主要原因是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带有较强的“功利性”,如父母说“你平时吃什么穿什么我都满足,但是成绩一定要好,学习舞蹈钢琴一定要考级”……成绩好父母的脸色就好,成绩是关键是标准。久而久之,孩子也会这么觉得,经常听到孩子在一起议论:“你舞蹈考多少级了?没过级那都不算。”急功近利容易使孩子失去一些宝贵的东西特别是创造力。

3.社会教育

(1)学生对社会产生的距离“美感”。中学生走向成熟的过渡期,有渴望成为成人的心理。自己会有意接触社会,初步接触社会感觉非常美好,而社会文化大而杂,有些学生判断力不高,盲目崇拜明星、赶时髦等。如男生穿耳钉,喜欢非主流文化,等等。

(2)社会心理影响。社会上经常会有“枪打出头鸟”的现象发生,如果学生的想法或观点与众人不同,或喜欢提问,很有可能遭到来自老师同学的讥讽或嘲笑。青少年的承受能力有限,他会在讥讽中重新树立观念,不会“乱讲话”,久而久之就会产生“迷信”心理。

三、青少年“迷信”心理的解决对策

1.学校教育

(1)“30+15”教学模式的运用

学校最主要的教育形式是教学,因此从教学入手,是有效的一种方法。破除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观念,建立教育民主化思想指导方针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有效指导相结合的教学管理过程。学生自主性学习就是一种消除“迷信”心理,唤醒学生创造力的最好方法。这种学习方式中,一堂课给学生自己的时间为30分钟,允许学生自主学习充分讨论,充分培养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对和教师之间存在的“距离感”消失。质疑、求知欲和好学使青少年“迷信”心理得到消退。

(2)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课堂教学环境对提高教学效益是非常关键的,而其中师生关系尤其重要。”营造和谐心理环境的前提是建立良好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而有了良好的心理环境,正是消除“迷信”心理的基础。当学生和教师的观点出现分歧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观点,把求知过程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讨论,甚至争论看成是正常现象加以保护。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造“心理自由”、“心理安全”的气氛。这样一来,教师和学生在地位上是平等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对问题地质疑,破除“迷信”心理。

(3)经常开展课外活动。班级采取演讲、辩论、活动讨论反思等方式开展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独立性、创造力,从而破除学生的“迷信”心理。此外中学可以开展社团活动,由学生组织、学校督导、教师指导,培养学生自我组织、自我创造、自我探究的能力,提高其自信心,为质疑打基础。

(4)教师引导学生打破对权威的盲目崇拜。青少年时期心理趋于成熟,学生有很强的求知欲,教师在学生面前应指出某些专家、权威人物及其观念或作品的尚需讨论之处,包括对已有结论和书本知识进行质疑。能够在学生面前承认并剖析自己的错误观点、言行,与学生共同学习,鼓励学生的多元思维和发散思维。尤其是鼓励学生的新奇、独特、与众不同甚至“离谱”“荒唐”的想法,重视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并肯定和欣赏学生的新观点、新想法和新作品。

(5)利用网络。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充分利用并发挥它的优势,如布置学生在网上查资料,让学生自主学习,而不应该谈网色变。

2.家庭教育

(1)教育远离“功利性”。家庭应把握对孩子教育的正确重心,孩子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是关键而不是成绩的高低。良好的心理品质对孩子发展的影响远比成绩重要,良好心理品质对人的全面发展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2)进行挫折教育。“迷信”心理实质是一种依赖思想,加强他们的独立性是破除“迷信”的根源,而增强抗挫力是有效途径。教育和心理学专家普遍认为,良好的创造心态是学生在不断受挫和解决困难中学来的。父母有必要对孩子进行恰当的挫折教育,创造机会让孩子体验生活,如和孩子一起做家务,一起爬山、打球等,多给孩子独自处理一些事情的机会,增强孩子的独立能力和抗挫折力。

(3)父母与孩子共同学习。家长应鼓励孩子有奇思妙想,不要因为自己不知道而拒绝回答孩子或是用一两句话搪塞过去。应要做到在孩子提问时,认真回答,即使有不懂的问题,也应该及时说明自己不懂,然后同孩子一道去查查资料,而不能敷衍了事,扼杀了孩子的求知欲及创造力。

3.社会教育

社会教育对学生起着隐性课程的作用,这种潜在的教育对青少年影响很大。所以,我们在重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同时,切不可忽视了社会教育。

(1)以社区为单位,提高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以社区为单位,经常开展科学教育的讲座或活动,父母和孩子可共同参与。这样可以在交流中融洽邻里关系以及父母与孩子的亲情,拉近了父母和孩子的距离,消除“迷信”心理产生的阻力。

(2)可以通过少年宫、游艺、夏令营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提高其抗挫能力,创造力。

(3)发挥媒体的作用。媒体对学生的吸引力较大,如报纸、电视、广告牌等都是教育的有效途径,电视可专设学生频道,真正做一些符合青少年心理特征的有趣味性、教育性的电视节目、杂志、报纸等。

4.学生自身教育

(1)树立科学的质疑观。青少年自身要有一种不惟师、不惟书的质疑精神,如果在学习过程中一个问题都没有,就会形成学习惰性,那么学生就会在障碍面前停滞不前。

(2)树立自主的学习观。学习过程中,青少年应把自己当主人。不断感受和体验,正视学习过程中的错误,不怕出错p大胆探索p敢于提问题p大胆思考p敢于批判。

(3)培养自身创新品质。①创造过程充满着挫折、困难和失败,因此学生自身要有坚忍不拔的毅力。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创造教育就是要在学习、劳动等各种活动中,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毅力以及勇于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有了勇气和信心,才会有批判质疑的精神,学生要有意识地在生活中培养自己的信心和勇气;②学会自我鼓励,培养自信心。一个人是否被困于自我挫折的误区,往往不被他人所知,即便有表现,外人也摸不到脉搏。所以当自己感到将要产生或已经产生了自我挫折感的时候,可以用自我鼓励的方法矫正,也就是用生活中的哲理或某些明智的思想来鼓励自己同忧愁和痛苦作斗争。

青少年“迷信”心理问题有其复杂成因,消除这些“迷信”心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努力。解决这一问题之后,青少年的生活将充满创新,我们的社会也将成为一个创新的社会。

(作者单位:湖南省常德市第三中学,415000,电邮:yuyan--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