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中国语言的诗情画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中国语言具有浪漫的情怀和绚丽的笔触,它的诗情画意涤荡在文学、戏剧、图画等万千作品中,在语言文字堕落的当代,在中西文化交融的今日依然美丽地引导着每一个热爱中国语言的心灵向前行进。
【关键词】中国;语言;诗情画意
中图分类号:H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6-263-01
中国的语言历经了上下五千年的演变,至今俨然以一副成熟的着装展现在人类的面前,法律学精悍的用字,诗歌灵动的押韵抑或散文随性的下笔,都将中国的语言至美至善的品德显现的淋漓尽致。
一、中国语言的诗情
“树木加深年轮,石头风化,珊瑚日积月累地聚集,这一切称之为记忆的痕迹。人们所关注到的雄奇或美丽,最初总是不起眼的,我们称这个漫长的过程为孕育。”①中国的语言来自于自然,是自然孕育的灵物,这一切奠定在语言的基础-汉字之中,汉字的每一笔每一画都充斥着舞动的灵魂,它们用铿锵的步伐将自然界赋予的一切美丽与险恶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在震撼着心灵的同时又倒向了屈服。若谈诗性,我认为中国语言当之无愧,且不论它稳健优美的体态,它的鼻尖呼吸都融入了或快或慢的节奏,时而如雅鲁藏布江的陡峭险峻,时而如三江并流的波澜壮阔,时而如西子湖畔的柳绿花红,时而如江南春雨的绵绵情动。
但是,它堕落了,“在数字世界里,语言遭到‘语言机’的收编与压制,人类的内在精神与外在的生活细节纹理已经与语言不发生任何的关系了。语言的堕落带来了人精神的失重、经验的贫乏。知识的不断膨胀,在批量生产中使得人失去了自身灵魂的栖居之所。”②中国语言的天真活泼在现代如刻印一般的氛围中逐渐的丧失,这是一个时代不可承受的重力。我们仿佛再也瞧不见李白和苏轼的一角衣袂,再也摸不到席慕容和冰心的一缕气息。“正如有什么样的生活和内心也就会有什么样的语言,反过来也一样,有什么样的语言也就有什么样的生活与心灵。”③为了中国语言的这份情怀,当代文人势必要以悠久的传统去灌溉心灵、滋养灵魂,学会中国语言的血脉相承,这是对每一个以中国语言创作的人而言绝非多余的要求。
二、中国语言的画意
倘若让世界人们评断中国的语言,画意必定是中国语言的灵魂之美。在诗情的引导下,中国语言将这种浮动的文字带入了一种可视化的范围。当我们在阅读这些零散的文字或者大量的辞藻,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跃然纸上,浮动在我们的心头。
“我们知道,文学语言由声音、词汇、句子和语调四种要素组成。”④每一种要素都是挥笔撒墨的一环,当我们在运用中国语言文字去阐述我们所见、所想、所闻、所思之时,一定会构思各式各样的思维源泉,那里不仅有我们,还有我们的听众,我们的读者,有人在泛舟,有人在驻足,有人在吟唱,有人在哀思,时不时还会传来鸟鸣虫语,代表着我们在运用中国的伟大文字工具去做人类最美好的猜想。
诗歌美好典型的代表了心在画中、画中有心的美丽。“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诗歌的历史源远流长,文化的传承推动诗歌的发展。”⑤自古文人多浪漫,诗经唐诗宋词元曲无一不是描述了中国语言的浪漫。这种浪漫既可以寄托在小儿闹趣的场面中,也可以铺撒在缠绵思念的哀愁中,既有寄情山水的郁郁葱葱,也有狂风暴雨后的铁骨柔情,让人生不得以控,死不得以满。有人说诗歌有禅意,“诗歌中的禅意其实表现和传达的是一种人生姿态的选择,”⑥那么我要说其实诗歌、散文种种都融入了宗教、政治、文化等各种要素,反映了一个时代的诉求,并通过每个人的眼睛看见,每个人的耳朵听见,每个人的意识思念。这些简单或复杂的意识形态都在灵活而坚定的运用着中国语言,定性一种滚动的活的画面,它没有在过去停止,也不会在将来消逝。
三、中国语言的多样化应用
中国每一部文学、戏剧、图画等种种作品中都深刻展现了中国语言的魅与媚,在礼堂与街头巷尾,在草原与雪山,哪里都是它施展的土地。
如果可以选择,我不愿意听到霸王别姬的催人泪下,当他们从唱剧人的口中一字一句的说出,我只能想象到万马奔腾尘烟过后的凄凉和血染儿女心的悲怆,那一刻我感到苍白;如果可以选择,我不愿意看到伯牙子期的别离,良琴难得,知音难觅,当这些从古筝琴弦和箫笛乐孔迸发而出的瞬间,那一刻我感到无力;如果可以选择,我不愿看到红楼儿女的臆断情长,当它从一本本手抄或刻印的纸上跃然眼前,那一刻我心痛难忍;如果可以选择,我不愿认识过中国语言,如果不是被它的美迷恋地千疮百孔,我不会在遍地场合看到它的身影,聆听它的声音。
中国语言通过文字、声音、图画一步步涤荡着千万人的心灵,“至始至终,声音,都不是德里达意义上的物理性质,而指向的是诗人与现实与情感之间发生的意义关联。”⑦文人们听到的是中国语言的呼唤,这种声音踩踏了上上下下的才艺人,樯橹灰飞烟灭不可扫荡宠溺这来往笔画的决心,这种坚定生活,生于写作,写于中国的意境正是上下五千年华夏儿女的孜孜追求。
有人说,“近现代中国将西方的线性时间观念引入以来,汉语文学认识世界和表述世界的时空概念得到颠覆性变化。”⑧我不否认中西语言和文学的交融是一种进步,它也是势不可挡的大流趋势,但是我必须骄傲地在向世界学习的同时证明中国语言在世界的进步中永远璀璨着它的民族和后人,为迷失在茫茫浮云中的人们指向文学心灵歇脚的驿站。
注释:
①曹梦琰.身体的秘密痕迹―翟永明诗歌论[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27.
②苏文键.语言:世界的生成或消解―梦亦非《儿女英雄传》之“创世纪”片论[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70.
③宋宁刚.透过汉语的优柔与沉静―读天生丽质兼及汉诗的一种可能性[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79.
④陈卫.诗以言存:现代汉诗的语言魔方[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2.
⑤愚木.诗歌归来者现象探微[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59-60.
⑥叶橹.诗禅互动的审美效应―论洛夫的禅诗[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46.
⑦翟月琴.疾驰的哀鸣:论张枣诗歌中的声音与抒情表达[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47.
⑧陈爱中.回不去时回到故乡―论杨炼的空间诗学[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