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大理国诗歌拾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大理国诗歌拾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大理国时期,文学创作较之南诏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保存下来的资料更加丰富。大理国受中原文化影响很深。开宝元年(公元968年),大理致书宋朝廷,要求通好。大理国多次向宋索求经籍,并于边市大量购买汉文书籍,用汉字抄写了大批佛经,均说明大理国人运用汉字相当熟练。宋仁宗皇v五年(公元1053年),侬智高兵败逃入大理国,其部属大多投靠大理,其中就有广州进士黄玮,以擅长文学而得到了大理国的重用。宋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大理国主段正淳派遣使臣高泰运到宋廷求书,“求经籍得六十九家,药书六十二部。”①张萱《西园闻见录》卷六十九载:“宋绍圣间,正淳遣使入贡,得六经九家,自是云南多文学之士矣。”②宋政和六年(公元1116年),大理国王段和誉派遣李紫琮、李伯祥为正副使,携带马380匹,以及麝香、牛黄、细毡、甲胄、弓箭等多种物品,到达开封,诣宋进献,请求册封。道出湖南鼎州,李紫琮等“闻学校文物之盛,请于押伴,求谒学瞻拜宣圣像。邵守张察许之,遂往,遍谒见诸生。又乞观御书阁,举笏扣首。”③翌年,宋朝封段和誉为“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空、云南节度使、上柱国、大理国王”,宋朝与大理国之间的藩属关系正式建立。此后大理与内地贸易和文化交往开始增多。如绍兴六年(公元1136年)5月,大理国派人到邕州卖马1000余匹,随行的有6000余人,还携带去大批大理国的土特产品、各种药材出卖,购回锦缯及诸多的汉文书籍。段智廉嘉泰二年(公元1202年),派人到宋朝求得大藏经一千四百六十五部,放置在都城内五华楼。

大理与宋朝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西南地区诸民族文化的发展。郭松年《大理行记》称:

故大理之民,数百年之间,五姓守固,值唐末、五季衰乱之世,尝与中国抗衡。宋兴,北有大敌,不暇远略,相与使传往来,通于中国。故其宫室、楼观、言语、书数以至冠婚丧祭之礼、干戈战阵之法,虽不能尽善尽美,其规模、服色、云为,略本于汉。自今观之,犹有故国之遗风焉。

在大理国各阶层中,诵读儒家经典已蔚然成风,引用儒家言论也成为一时的风尚。与中原王朝一样,大理国也实行开科取士制度。阮元声《南诏野史》说:“段氏有国,亦开科取士,杂汉并进,今始以僧道通儒书者为制科。”④《滇云历年传》载:“真宗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段素英敕述《传灯录》,开科取士,定制以僧道读儒书者应举”,⑤这些人称“释儒”,官吏多从释儒中选任。《大理行记》载当时“师僧有妻子,然往往读儒书,段氏而上,有国家者设科取士,皆出此辈。”⑥

因此范文澜先生认为:“大抵南宋时,白蛮文化已经提高到汉族的水平。乌蛮和落后的部落,受白蛮文化的影响,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⑦

大理国时期的文学作品,主要保留在现存的碑刻中。从众多的石刻铭文中,可以看到当时的散文、骈文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大理国时期的诗歌传世者绝少,邵献书先生说:“现在能看到大理国时期的诗作,仅当时白族商人李观音得的诗一联:‘言音未会意相和,远隔江山万里多。’既然一个白族商人能写出如此诗作,则大理国时期的上层人物,他们的诗作和水平当应多而高的,惟不见记录而已。”⑧李观音得的诗在表达希望双方增进交流的同时,也道出了语言不通、道路阻隔的苦衷。

道南和尚,一作道安,《滇释记》曰:不知何许人,古志有题《玉案山房》二律:

松鸣天籁玉珊珊,万象常应护此山。一局仙棋苍石烂,数声常笑白云间。乾坤不蔽西南境,金碧平分左右班。万古难磨真迹在,峰头鸾鹤几时还。

美人高隐乐从容,宅近滇南第一峰。喧枕泉声常似雨,傍檐云气或如龙。长K破雪寻黄菊,曲几看山荫碧松。此趣料应知者寡,抱琴何日逐游踪。

玉案山在昆明西北郊,群峰逶迤连绵。诗中描绘玉案山的自然景色和神话传说,有唐诗风格。元张道宗《纪古滇说集》将道安前一首诗误作元诗。明万历《云南通志》正为唐道安和尚诗,并记载:“道安,蒙氏时河东赕人,至罗筌寺,有毒龙频覆舟,道安创寺于其所,害遂息。”谢肇J《滇略》也载一首,注曰:“《南诏通记》作牟后诗。”由此观之,此二诗当作于南诏大理时期。

明刘文仗炱簟兜嶂尽肪硎七,谢肇J《滇略》卷十《杂略》载:“南诏使威楚西五十里许有五楼山,有王载玄、张明亨者栖也。志在清虚,日载酒峰巅,长啸狂,时人莫之识也。一夕饮酣,见一道人乘风而至,……问姓名则曰:无心昌道人。遂促膝倾觞,Yr醉卧,先生忽言别,二子恋恋不能舍,先生曰:来年秋风起塞上,吾当再至。及期,二子重登塞上,目极狂欲口占:

去年霜草断人魂,满江秋水白纷纷。犹记别离亭畔约,西风塞上未逢君。

吟罢清风徐来,彩云飞舞,遥望则昌先生至矣。”昌道人与王载玄、张明亨二子语,欢甚。时万里澄空,碧天清籁,道人题壁间:

带剑飘然负不群,几回挥袖拂红尘。不图紫绶朝金阙,独爱青山锁白云。踽踽一身空盖世,茫茫四海觅知音。与君不负当年约,一榻清风到五城。

吟罢出户,二子随之,道人曰:时当行矣,腾空而起,后人思其胜事,乃窥测之,昌无心是吕,其吕祖乎!”吕祖即吕洞宾(公元798年―?),俗传为八仙之一,有关他的神话传说,最早大约起于北宋岳州一带。这是一则南诏大理时期的神话传说,二诗可能为大理时期文人所作。

景泰《云南图经志书》载蒙氏大理土长骠信《陟灵峰纪兴》诗一首:

遥望灵峰壮大邦,攀游陟岭过清江。日辉花影霞舒院,风袭炉烟雾透窗。谷口娇莺吟对对,栏间粉蝶舞双双。追寻不但怜芳兴,将峻其图建法幢。

灵峰指苍山,因苍山又称灵鹫山。从内容看,此诗或为大理国时作品,作者可能为末代国王(骠信)段兴智或其弟初期段氏总管段实的作品。⑨

段福,字仁表,太和(今云南大理)人,大理国末代皇帝段兴智叔父,后降元,曾与段兴智一起朝见元帝,封武威公,率k、爨军二万为前锋,导兀良合台平诸郡,著有《征行集》,为有文集记载的唯一一位大理国诗人。段福为大理国的重臣,《新纂云南通志・汉至元耆旧传》载:“元世祖驻跸大理,福扈驾,以文学得幸,尝从段兴智入观,献地图,条奏治民立赋之法。”他有扈从忽必烈瞻礼崇圣寺三塔的诗二首。《世祖陟玩春山纪兴》曰:

时膺韶景陟兰峰,不惮跻攀谒粹容。花色映霞祥采混,炉烟拂雾瑞光重。雨沾琼斡严边竹,风袭琴声岭际松。净刹玉毫瞻礼罢,回程仙驾驭苍龙。

诗歌描写了扈从忽必烈瞻礼崇圣寺三塔的活动。忽必烈于天定三年(公元1253年)十二月攻克大理都城,第二年春天,由原路返回漠北,此诗当作于天定四年(公元1254年)春,诗中的“韶景”、“花色”,点明了瞻礼活动时置春天。诗人用“玉毫”来形容崇圣寺三塔。“炉烟”袅袅、琴声悠扬,表明崇圣寺为忽必烈的瞻礼举行了隆重的仪式。《又题扈从诗》曰:

叨从万乘陡兰峰,一片青螺起梵钟。日映丈霞祥彩偏,花明辇路景光重。天戈肃肃参严竹,仙乐冷冷响涧松。停看玉毫明海国,朱旗挥霍拥苍龙。

“梵钟”响彻、“仙乐”颂赞、“天戈肃肃”,显示出忽必烈瞻礼活动幕僚随从、护卫队伍的盛大阵容。二诗当作于同时,题名当为编纂《征行集》时所改作。段福为大理末年至元初人,属大理国遗臣,作此二诗时,大理国尚未灭亡,国主段兴智仍在鄯阐,由其诗歌可以窥见当日大理国的文学水平。段福另有《春日白崖道中》诗,深受后人好评。

由于历代战乱毁坏,加之人为的破毁,南诏大理国文献保存下来的很少,而诗歌则更属凤毛麟角。段玉明《大理国史》所引陈鼎《滇游记》中崇圣寺黄华老人石刻草书四首,认为“以‘鹤托(拓)先开二十双’断,此四句为大理国晚期作品当有可能。那么,它们或可以作为大理国时期诗歌的代表,其风格与南诏杨奇鲲的《岩嵌绿玉》是一致的。”⑩其实此四首诗为金翰林修撰王庭筠所作,《全金诗》和《全辽金诗》均有收录。大理国文学作为一代散佚的文学,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①倪辂:《南诏野史》,转引自方国瑜主编:《云南史料丛刊》,第十一卷,511页。

②张萱:《西园闻见录》,卷六十九,转引自段玉明:《大理国史》,云南民族出版社2003年3月,367页。

③脱脱,阿鲁图,铁木儿塔识等:《宋史・大理国传》,卷四百八十八,大理国传,中华书局1977年11月,14073页。

④阮元声:《南诏野史》,转引自詹全友:《南诏大理文化》,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246页。

⑤倪蜕:《滇云历年传》,云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6月,165页。

⑥郭松年:《大理行记》,转引自大理白族自治州王陵调查课题组编:《古籍中的大理》,云南民族出版社2003年7月,163页。

⑦范文澜:《中国通史》(四),人民出版社2004年,130页。

⑧邵献书:《南诏和大理国》,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年,196页。

⑨张文勋主编:《白族文学史》,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345页。

⑩段玉明:《大理国史》,云南民族出版社,2003年,271页。

(史海漫游主持 廖惠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