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基于结构方程的企业吸收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基于结构方程的企业吸收能力影响因素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随着知识在企业建立并维持竞争优势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企业对外部知识的吸收和利用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企业吸收能力被用来分析企业如何获取和有效利用外部知识,对其的研究日益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在概括国内外学者对吸收能力内涵阐释的基础上,运用相对性原理对企业吸收能力进行新的界定。针对该研究对象的自身特点,深入研究了吸收能力的主要前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结合北京地区企业的采样数据对影响因素作用路径进行实证分析。

Abstract: As the role of knowledge in establishing and maintaining the enterprise competitive advantage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rominent, enterprise absorption and utilization of external knowledge concerns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Enterprise absorption ability is used to analyze how enterprise accesses and effectively uses external knowledge. Its research has increasingly beco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of the academic. This paper summarized interpretation of absorbing ability connotation of the domestic and overseas scholars, and defined enterprise absorbing ability using relativistic principle. The article aims a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udy object, deeply research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ain antecedents of absorption ability, and combined with the sampling data of enterprise at Beijing area, makes an empirical analysis on affecting pathway of influencing factors.

关键词:吸收能力;绝对吸收能力;相对吸收能力;结构方程

Key words: absorption ability;absolute absorption ability;relative absorption ability;equation of structure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5-0095-04

0 引言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要获取和保持竞争优势,必须不断地调整、丰富、提炼和创造新知识。然而,创新的高昂成本和巨大风险往往使企业无法独立承担,越来越多的企业采取与外部组织合作的方式进行创新以满足其创新需求。那么,企业对外部知识的内化和外化不仅关系到企业创新的成败,更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企业吸收能力被用来分析企业如何获取和有效利用外部知识,已成为近年来组织理论研究中的热点之一[1]。本文在概括国内外学者对吸收能力内涵阐释的基础上,运用矛盾的观点,对企业吸收能力进行新的界定。针对该研究对象的自身特点,深入研究了吸收能力的主要前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

1 相关概念综述

对吸收能力概念的界定是研究吸收能力的基础性。学者从自身研究需要出发分别给出不同的定义,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如下:

Cohen & Levinthal (1990)[2]认为,吸收能力是企业识别评价、消化并应用外部新知识使之商业化的能力。其后关于吸收能力的研究大都是Cohen & Levinthal(1990)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Mowery和Oxley[3]将吸收能力具体化为国内企业对国外引进技术的改造的能力。这一观点强调企业对外部隐性知识的吸收,其研究对象集中于本土企业对国外技术的利用。

Kim[4]认为,吸收能力包括消化外部知识的能力和创造新知识的能力,其中消化外部知识的能力是探索性学习,创造知识的能力的创造性学习。

Dyer & Singh(1998)[5]在从关系视角对吸收能力概念进行了拓展,认为吸收能力是企业从关系伙伴那里所发展出对知识的识别和消化的能力。

Lane和Lubatkin[6]从组织间层面出发,认为吸收知识企业面对不同的知识溢出组织时,其吸收能力是不同的,其突出强调合作伙伴特征对吸收能力的影响。

鉴于以往将吸收能力的研究是从静态角度出发的,操作性不强且很难量化,Zahra&George(2002)[7]认为吸收能力是企业获取、消化、转化和利用知识的组织动态能力,是企业的一系列惯例和过程。

上述关于吸收能力研究中,Cohen & Levinthal (1990)[2]和Zahra&George(2002)[7]分别从功能角度阐述企业处理外部知识以适应企业自身需要的功能;Mowery & Oxley[3]和Kim[4]从“能力”的实质角度将知识概括为企业的知识和技能的集合;Dyer & Singh(1998)[5]和Lane和Lubatkin[6]从关系角度来研究企业的吸收能力。学者们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拓展了吸收能力的内容。

基于已有的研究,本文从矛盾的观点出发认为,企业吸收能力是企业与外界联结中有效利用外部知识的的嵌入性动态过程,是由知识和技能构成的一系列惯例和流程,绝对吸收能力和相对吸收能力两个维度。这一界定包含以下含义:

①从嵌入性角度来说,吸收能力是基于双边关系的相对能力,双方关系特征影响甚至决定企业吸收能力的强弱。

②从动态能力角度来说,吸收能力是企业获取、消化、转化进而应用外部知识的动态过程,是企业处理外部知识的一系列知识和技能的集合[3]。

③从绝对性角度来说,吸收能力是企业所拥有的由企业自身特征决定的绝对能力。

因此,本论文借鉴胡士强、彭纪生基于绝对吸收能力和相对吸收能力整合的组织吸收能力前因分析框架[22]将吸收能力划分为绝对吸收能力和相对吸收能力两个维度。其中,绝对吸收能力是指由企业内部层面影响源决定的获取、消化、转化和应用外部知识的能力,其主要受其企业知识存量、研发活动、组织情境等因素影响;相对吸收能力是指嵌入在双边关系中的由企业间匹配程度决定的获取、消化、转化和应用外部知识的能力,其主要受企业间知识的同质性、组织情境的相似性和企业双边关系特征决定。由此可知,企业的吸收能力是其结对吸收能力和相对吸收能力的函数。

2 研究假设的提出

2.1 企业内部层面因素与绝对吸收能力

2.1.1 知识存量与绝对吸收能力 企业只有具备一定的知识存量才能有效的对外部知识进行识别评价,然后将获取的知识进行理解和编译,进而将外部知识内化为企业知识,最后运用知识使之商业化。因此,知识存量是企业具备绝对吸收能力的基础,企业的知识存量越多,企业的吸收能力就越强[8]。可见,知识存量和绝对吸收能力存在正相关关系。

假设1:知识存量与绝对吸收能力存在正相关关系。

2.1.2 研发活动与绝对吸收能力 Cohen&Levinthal (1990)认为[9],企业吸收能力是其研发活动的副产品。同时,研发活动有助于创造新知识或知识的重新组合,从而增加企业的知识存量,进而提高企业的绝对吸收能力。因此,研发活动与绝对吸收能力存在正相关关系。

假设2:研发活动与绝对吸收能力存在正相关关系。

2.1.3 组织情境与绝对吸收能力 企业吸收能力是以个人的吸收能力为基础的,但不是个人吸收能力的简单加总,而是在具体的组织情境中进行成员间知识共享和转移的能力和效率。因此,组织情境会影响知识在组织内部的分享和流动。Van den Bosch et al. (1999)[10] 基于吸收效率、范围和灵活性,探讨了组织结构、系统能力和协调能力等对吸收能力的影响,实证性验证组织情境与绝对吸收能力存在正相关关系。

假设3:组织情境与绝对吸收能力存在正相关关系。

2.1.4 组织激励机制与绝对吸收能力 企业对员工学习知识和创新的态度影响员工的人力资本水平的高低。企业的激励不足会使员工产生拖延性、消极的态度,或者拒绝学习和接受新知识,最终导致企业面对外部知识时不能作出灵敏准确的反应,影响企业获取、消化、转化和应用知识的效率。与此相反,企业适度的激励水平有利于提高员工的人力资本水平,进而促进企业对外部知识的获取、消化、转化和应用。同时,适度的组织激励会使企业产生整体学习气氛,促进知识的流动,有利于知识的共享和转移效率的提高。因此,组织激励机制与绝对吸收能力存在正相关关系。

假设4:组织激励机制与绝对吸收能力存在正相关关系。

2.2 企业间关系特征与相对吸收能力

2.2.1 企业间知识同质性与相对吸收能力 Dyer & Singh(1998)[5]在从关系视角对吸收能力概念进行了拓展,认为吸收能力是企业从关系伙伴那里所发展出对知识的识别和消化的能力,并认为这种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合作双方共同的知识基础和合作双方互动频率和深度。Lane & Lubatkin(1998)[6]从“学生企业”和“老师企业”的双边关系来研究吸收能力,认为“学生企业”吸收能力会因“老师企业”而不同,当双方知识同质性较高是,往往“学生企业”的吸收能力较强。Cohen和Levinthal认为[2],一个企业吸收外部知识的能力,与该企业同外部知识源是否有相似的知识领域或经验有很大关系。因此,当关系双方所拥有的知识相似性较高时,知识接受企业容易识别评价出企业所需要的知识,新知识进入企业后容易理解和编译,进而更有利于内化为企业知识和应用其进行商业化。同时,当关系双方所拥有的知识相似性较高时,企业员工更容易接受外部知识,便于外部知识在企业内部的共享和交流,提高企业对外部知识的吸收能力。因此,企业间知识同质性与相对吸收能力存在正相关关系。

假设5:企业间知识同质性与相对吸收能力存在正相关关系。

2.2.2 组织情境的相似性与相对吸收能力 Simonin认为[11],组织之间在制度传承、制度、组织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会影响知识转移的效果。这一认识蕴含了组织情境对知识吸收的影响。企业的知识具有嵌入性特征,即知识是嵌入在企业特定情境中的,相似的组织情境有利于知识接受方对知识的吸收。

假设6:组织情境的相似性与相对吸收能力存在正相关关系。

2.2.3 双边关系特征与相对吸收能力 Granovetter(1973)认为[12],关系强度是关系特征的重要指标,将关系分为强关系和弱关系两种,他的研究强调强关系的同时更突出“弱关系的力量”。企业之间的强关系有利于促进相互信任和合作,进而有利于企业获取自身不具备的高质量信息和隐性知识知识,因此,强关系有利于企业相对吸收能力的提高;弱关系主体之间往往有较大的差异,行为主体可接触到更多的异质性的信息和知识,扩展企业的知识储备。可见弱关系强调的是知识的广度而非深度,而强关系强调的是知识的深度。可见,强关系更有助于提高企业内化外部知识的效率。因此有如下:

假设7:关系强度与相对吸收能力存在正相关关系。

2.3 绝对吸收能力与相对吸收能力 绝对吸收能力与相对吸收能力是吸收能力的不同侧面,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的。绝对吸收能力强的企业往往有高的知识基础,这便于其同更高素质的企业进行有效联结,进而提高其相对吸收能力;同时绝对吸收能力强的企业成功的进行创新和保持其竞争优势的几率更大,有利于提高自身“声誉”,便于和其他企业进行交流,更容易发现存在互补性知识的关系伙伴,进而提高相对吸收能力。

相对吸收能力是基于双边关系的嵌入性能力,与外界知识所有者的联结有利于获取企业的互补性知识,进而增加企业的知识储备,以利于企业获取和整合外部知识能力的提高。因此,有如下假设:

假设8a:绝对吸收能力越强,相对吸收能力就越强;

假设8b:相对吸收能力越强,绝对吸收能力就越强。

同时,由于企业整体吸收能力是绝对吸收能力和相对吸收能力的函数,二者都对整体吸收能力有正向的影响,因此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9a:绝对吸收能力与整体吸收能力存在正相关关系;

假设9b:相对吸收能力与整体吸收能力存在正相关关系。

本文的研究逻辑框架如图1所示。

3 研究方法

3.1 研究变量及指标选取 为使研究更具有效性和可信性,研究变量的指标尽量采用学者们使用过的。其中,关系强度采用Granovetter(1973)[12]提出的以互动频率、亲密程度、持续时间以及互惠性四个指标来判定关系强弱,据此设计含4项的Likert七分制量表;知识存量采用李长玲[13]从知识载体角度提出的员工受教育程度和高技术人才数量在企业中所占比重、企业设备水平、信息化水平作为测量指标,据此设计含3项的Likert七分制量表;研发活动借鉴陶峰[14]关于科研投入的测量选取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消化吸收经费、研发经费作为衡量指标;激励机制参照Szulanski(1996)[15]、Lahti and Beyerlein(2000)[16]的研究,设计3项Likert七分制量表;知识同质性和组织情境相似性两个变量参照Hamel(1991)[17]、Cummings&Teng(2003)[18]、Simonin(1999)[19]等的研究,分别设计4项Likert七分制量表;绝对吸收能力参考Cohen&Levinthal的研究,建立包含四项的Likert七分制量表;相对吸收能力因其从嵌入性角度研究吸收能力,借鉴Dyer and Singh(1998)[5]将吸收能力的研究扩展到关系视角的研究提出包含3项的七分制量表;对于企业整体吸收能力,依据Cohen&Levinthal (1990)[20]、Lane和Lubatkin[21]等的研究,并参考相关研究量表,设计3项Likert七分制量表。变量指标测度如表1。

3.2 样本选取、信度与效度 本研究的调查样本选择北京地区的企业。鉴于资料收集的可操作性,本文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来收集数据。通过纸质问卷和网络问卷两种方式,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35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67.5%。其中国有企业占30%,非国有企业占70%。

本文以Cronbach's 系数来检验变量的信度。如表2所示。

可见,各因素的Cronbach's 系数值都大于0.7,均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表明变量信度较高。

在效度方面,本论文调查问卷项均来自国内外研究文献,在最终确定问卷题项之前,通过咨询相关专家和学者,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量表修正。同时,考虑跨文化因素,通过验证性的因子分析法对变量效度进行检验。如表3所示,各变量指标均达到消毒要求。

3.3 变量间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及检验 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构建绝对吸收能力、相对吸收能力和整体吸收能力及影响因素等变量的影响关系,模型如图2。

运用AMOS7.0进行结构方程数据处理,得表3模型变量检验结果表4。

如表4所示,各指标的衡量误差均为正值,且因子负荷值均在[0.5,0.95]范围内。因此,该结构方程模型符合基本拟合要求。绝对拟合指数x2=68.728,d.f.=52,GFI=0.909>0.900,RMR=0.033

3.4 研究假设验证 运用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得出表4的理论模型路径检验结果。如表5所示。

4 结论

本论文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来研究吸收能力,研讨了组织自身特征和组织之间关系特征对企业吸收能力的影响。

4.1 知识存量、研发活动对绝对吸收能力有正向作用 这意味着企业知识存量较多、研发投入增加和提高激励水平都有助于企业获取、消化、转化和应用外部知识。其中,研发活动对提高企业吸收能力较之其他因素影响更显著,表明当前东北老工业基地企业对研发投入较为重视,这正符合目前企业经费的实际支出偏重研发投资的现实情况。与此相比,企业的激励机制对吸收能力的影响相对较弱。

4.2 关系强度和组织情境对相对吸收能力有正向影响 企业间越亲密、互惠程度越高、双边交往越频繁以及双方在组织文化等情境方面越相似,企业从合作伙伴那里获得和应用互补性知识的可能性和能力越大。其中,关系强度对吸收能力的影响更显著,表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企业从关系伙伴处能获得互补性资源,促进了企业自身能力的提高。

4.3 绝对吸收能力与相对吸收能力存在相互的正相关关系,且二者对与企业整体吸收能力的增强也存在明显的正向影响。

4.4 组织情境和激励机制对绝对吸收能力的不够显著,企业间知识同质性对相对吸收能力的影响也不够显著。

参考文献:

[1]Lane,Koka,Pathak.The Reification of Absorptive Capacity:A Critical Review and Rejuvenation of the Construct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6,31,(4):833-863.

[2]Cohen W,Levinthal D.Absorptive Capacity:A New Perspectiveo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0,35,(1):128-152.

[3]Mowery,D.C.and Oxley,J.E.Inward Technology Transferand Competitiveness:The Role of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s[J].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1995.

[4]Kim,L.Crisis and Organizational Learning:Capability Build-ingin catchingupat HyundaiMotor[J].Organization Science,1998.

[5] Dyer,J. H.,and Singh,H. The relational view:cooperative strategy and sources of interorganizational competitive advantage[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8,23,(4):660-679.

[6]Lane,P.J.and Michael Lubatkin.Relative Absorptive Capacity and Interorganizational Learning[J].Strategic Managemen Journal,1998,(5).

[7]Zahra SA,George G. Absorptive Capacity: A Review,Reconceptualization,and Extension [J] .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2,27,(2):185-203.

[8]黄本新.关于企业吸收能力的国外研究文献述评[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8:211-216.

[9]Cohen W,Levinthal D. Absorptive Capacity:A New Perspectiveo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0,35,(1):128-152.

[10]Van den Bosch F A J,Volberda H W,De Boer M. Coevolution of Firm Absorptive Capacity and Knowledge Environment:Organizational Forms and Combinative Capabilities[J] .Organization Science,1999,10,(5):551-568.

[11]Simonin,B.L..Ambiguity and the Process of Knowledge Transfer in Strategic Alliances.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9,20,(7):595-623.

[12]Granovetter Mark.TheStrength of WeakTies[J] Ameriean Journal of Soeiology,1973,(78):1360-1380.

[13]李长玲.知识存量及其测度情报杂志2004,7:65-66.

[14]陶峰.知识溢出、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基于珠三角代工企业的实证研究:87.

[15]Szulanski,G...Exploring Internal Stickiness:Impediments to the Transfer of Best Practice within the Firm.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6,17(Winter Special Issue):27-45.

[16]Lahti,p.k.,Beyerlein,M.M..Knowledge Transfer and Management Consulting: A Look at“The Firm”.Business Horizons,2000,43,(1):65-74.

[17]Hamel,petion for Competence and Inter-partner Learning within International Strategic Alliances.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1,(12): 83-103.

[18]Cummings,J.L.,Teng,B.S.. Transferring R&D Knowledge:The Key Factors Affecting Knowledge Transfer Success.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2003,20,(1-2):39-68.

[19] Simonin,B.L..Ambiguity and the Process of Knowledge Transfer in Strategic Alliances.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9,20,(7):595-623.

[20]Cohen W,Levinthal D. Absorptive Capacity: A New Perspectiveo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0,35,(1):128-152.

[21]Lane,P.J.and Michael Lubatkin.Relative Absorptive Capacity and Interorganizational Learning[J].Strategic Managemen Journal,1998,(5).

[22]胡士强,彭纪生.组织吸收能力前因探析―基于相对吸收能力和绝对吸收能力的整合框架.现代管理科学,2010,(6):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