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国减贫为什么好于印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国减贫为什么好于印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从1979年到2004年这25年间的情况,可以发现,其实中国的减贫成绩很大一部分是在上世纪80年代取得的,尤其是在前5年。这不应归功于全球化。我认为这是固为三个因素,这三个因素都与农业的改善有关。这三个因素是:

第一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上世纪80年代大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这是贫困状况缓解的主要原因。第二,中国在1979年和1980年进行了非常平等主义的土地分配,这帮助了很多穷人。因为这为农业提供了一种安全网和基本保障,因为每个农村家庭都有了耕地,这样至少他们不至于陷于异常贫困的状况。第三,在同一时间,即上世纪80年代早期,中国也提高了农业产品的采购价格,这也对农民有利。这三个原因和全球化都没有很大关系,均为纯粹国内的政策改革。所以,上世纪80年代中国减贫成效大多应归因于内部因素。

在上世纪80年代,当时中国的进口关税在下降,进口限制在减少,但幅度都很小。当时的市场在逐渐开放,但开放的程度很小。所以当时的主要原因不是全球化。但在那之后,到了90年代之后,尤其是在过去5-7年中,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大大增加。这些产业为大量穷人提供了就业机会。我想这是全球化的成效之一,帮助了很多贫困的工人。但我仍认为,中国贫困状况减少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全球化而是中国采取的特定的国内政策。

中国的减贫成绩要好于印度的原因首先是因为中国的经济增长率比印度高得多。很明显,经济增长快,贫困减少就更快。但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经常为人们所忽视的情况――那就是,如果考察经济数据,你会发现,同样1%的经济增长率所起到的减贫成效,在中国要比在印度高得多。

出现这种情况,这要归因于很多因素,第一个原因就是,和印度的工业化相比,中国的工业化带有更强的劳动密集型特征。印度现在的出口也很不错,但主要的出口产品是资本密集型产品或技术密集型产品。例如,印度软件业非常成功,但软件业并不雇用穷人,因为穷人没有专业技术。与此类似,印度现在的制药业也很成功,但也主要是雇用科技人士和其他专业人士,而不雇用穷人。印度在劳动密集型产业方面做得并不是很好,这是印度经济增长带来的减贫效果没有中国好的原因之一。

第二个原因是一些资产或财富在印度的分配要比在中国不平等得多。我指的是两类资产,一类是土地。中国在1979年-1980年有过相当平等化的土地分配,到了今天,中国土地分配的平均程度仍然要比印度好得多。想想看,印度一个没有耕地的农民,肯定要比中国有地农民的境况糟糕得多,而中国农村基本上所有家庭都得到了耕地。印度的无地农民如果找不到工作,就会很艰难,因为他没有安全保障。所以,土地分配的不平等使得减贫在印度成为一个困难得多的任务。

另一类资产可以说是种无形资产,那就是教育。印度在普通教育方面取得的成就远低于中国。例如,即便在今天,印度劳动力队伍中还有相当高比例的文盲。教育的重要性在于,教育水平及与之相关的技术水平,决定了你是否能比较容易地调整工作。文盲的工作机会非常有限。穷人如果教育不足,那么即便是新的工作机会不断出现,他也会错过这些机会。

还有第三个原因,就是不只考察低收入导致的贫困,而是看非收入因素的贫困。这里我特别要指出的是医疗和教育。我认为,不止是在过去的20年,而是在过去30年-40年,中国在医疗和教育方面的成就都要高得多。我指的是普通人的医疗和教育。印度有非常光彩照人的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等等,但我这里谈的是穷人,他们的境况要比中国差得多。例如,印度的婴儿死亡率比中国高得多,平均寿命比中国人低。所以说,非收入因素的贫困在印度更为严重。当然,其原因更多应归咎于政府政策,在印度的大部分地区,政府在医疗和教育政策都不如中国成功。虽说近年来中国一些农村地区的公共医疗服务状况在恶化,但尽管如此,总体而言印度的医疗和教育状况仍远比中国糟糕。

作者介绍:

普拉纳布・巴丹:生于印度,在英国剑桥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学教授。曾担任国际权威杂志《发展经济学期刊》主编18年,著有十余本专著,内容涉及国际贸易、增长理论,贫困问题和收入分配、发展政策和规划,农业问题,制度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分析等领域。

(摘自8月27日《经济观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