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探析204例产前干预对孕妇顺利分娩的比较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分析并评价妊娠末期干预支持对产时认知行为与分娩结局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自2011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实施规律产前检查的初产妇212例,将全部孕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6例。观察组孕妇在妊娠晚期参加孕妇学校新开设的“轻松分娩”特色学习课程,对照组孕妇未进行培训特色学习课程,但给予常规产检与护理。对比分析两组在认知行为、分娩方式、产后2h出血量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顺产者例数显著多于对照组,而实施剖宫产与产钳助产者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在孕妇妊娠过程中极易发生的心理反应就是焦虑。孕妇在入院待产之前表现出产兆时,极易随之出现焦虑、激动、过度欣喜等较为复杂的心理变化。本文就孕妇早期干预进行分析探讨,以资广大同仁共享。
一、资料和方法
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自2011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实施规律产前检查的初产妇212例,全部产妇均为单胎头位,均排除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者,将全部孕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6例。在全部孕妇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在产科建卡并定期进行产检。其中观察组中有6例孕妇中途退出;对照组中有2例中途退出,因此观察组与对照组实际调查例数分别为100例和104例。两组孕妇在年龄、孕周、孕产次等基本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中所有孕妇在入产房时均为足月,而且在临产后均接受全程陪伴分娩。
2.方法
观察组100例孕妇在妊娠晚期参加孕妇学校新开设的“轻松分娩”特色学习课程,对照组104例孕妇未进行培训特色学习课程,但给予常规产检与护理。
3.数据统计学处理
本组数据采用SPSS 13.5软件进行分析,数据以百分比及平均值形式表示,并进行t检验与χ2检验,对于P
二、结果
1.两组干预后分娩知识与态度分值以及产时应对行为情况的对比情况
两组孕产妇在干预前的分娩知识以及态度分值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孕产妇在干预后,观察组分娩知识与分娩态度分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显著(P
2.两组分娩结局的对比情况
观察组顺产者例数显著多于对照组,而实施剖宫产与产钳助产者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3.两组孕产妇满意度对比情况
在全部观察组孕产妇中,认为孕期干预很满意者共计90例,占90.0%,认为感觉一般者有8例,占8.0%,认为不满意者有2例,占2.0%。在全部对照组孕产妇中,对孕期干预很满意者共计48例,占46.2%,认为感觉一般者32例,占30.8%,认为不满意者24例,占23.1%。
表1两组干预后分娩知识与态度分值以及产时应对行为情况的对比结果(分,x±s)
三、讨论
1.孕期开展支持干预能够增加分娩知识,改善其态度与产时应对行为
本文显示两组孕产妇在妊娠期接受培训干预之前的分娩知识、分娩态度测评分数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在开展孕期分娩教育后,观察组孕产妇的分娩知识、分娩态度以及产时应对行为的分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这表明产前教育这一妊娠期的干预支持项目,的确增强了孕产妇对分娩知识水平,使其可以正确地评价自然分娩,改善了产时应对行为,让孕产妇对妊娠分娩的过程具有正性的体验,也提高了其对干预支持自身的满意度。孕产知识、技能以及体验的获得与否与孕产妇自身的自信心的有无密切相关,而孕产妇自身的自信心又与自我效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研究表明孕产妇的自我控制能力越差,其出现焦虑情绪的比例越高,两者之间呈现出负相关,而产时有效的自我控制过程可以提高对分娩体验的满意感[1]。积极参与孕期支持干预的孕产妇可以将课程中学习的技巧应用在产时,进而对分娩过程更为满意。因此,妊娠晚期分娩支持学习能够提高孕产妇在认知、情感以及技巧掌握等方面的有效性,进而增强了孕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应对能力。
2.分娩教育能够提高自然分娩孕妇的比例
本文结果表明接受妊娠晚期分娩干预项目的孕产妇其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仅接受常规产检的对照组。在干预支持中,由经验丰富的助产士采取小班制形式和孕妇建立良好的互动信任,帮助其消除对自然分娩的恐惧与焦虑,增强自然分娩的自信心,为孕产妇的自然分娩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在某种程度上减低了以“社会因素”作为指征的剖宫产人数。本研究中的观察组顺产者例数显著多于对照组,而实施剖宫产与产钳助产者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
总之,分娩教育仅是孕期阶段性管理的支持干预方式之一,主要关注于分娩知识、分娩技巧的讲解以及心理指导,但是怎样为孕产妇提供在整个围产期的持续性照顾与护理,在生理、心理以及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循序渐进地扩展服务对象的覆盖范围,是我们今后需要下大力气去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向干荣,谭郁葱,杨素珍.产前健康教育与降低剖宫产率的关系[J]. 现代护理,2007,4(29):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