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学语文诵读教学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诵读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传统方法之一,古今有很多教育家、文学家都极其重视诵读。三国时代董遇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诗圣杜甫有句名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吟诵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
宋代的大教育家朱熹在《读书之要》中说:“其熟读精思者,何耶?――大抵观书,先须读熟,使其言若出于吾之口。继之以精思,使其意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至于文意有疑众说纷错,则亦虚心静虑,勿遽舍其问。”这里朱熹所说的先“熟读”后“精思”,即是指先熟读成诵,然后再去深思,再去理解文意。他把诵读作为深入理解的先决条件,足其对诵读的重视。
张志公先生曾总结过传统语文教学的一条重要经验:“教学要从语文工具性这个特点着眼――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语文这个工具,要掌握得好,运用得好,首先必须手中握有丰富的材料。古人一直强调多读,他们认为,只有多读,才能善写。他们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他们不主张狭窄,主张广博。要求学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要求“穷经通史”,通晓“诸子百家言”;他们也并不都主张“两耳不闻窗外事”,有识之士是主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然而,他们毕竟认为多读书是根本。
工具必须操作熟练,运用自如,才能发挥效力。――“需要学生多获取语言材料,就不仅要靠多读,还必须要求熟读以致背诵,背得“烂熟”,这些材料才能真正为他所有――掌握语文工具要靠积蓄丰富的语言材料,要靠纯熟的驾驭这些材料,这条原则是正确的。”语文大师的这些论述,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符合教育心理学原理。没有感性认识就没有理性认识,没有量的积累就没有质的飞跃。智力的发展有赖于记忆力的发展,没有记忆力作为基础,分析、综合、联想、推理、评价、运用全是空的。
让我们再看一看生活实际中文学大师和科学巨匠们成功的范例。现代文学大师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哪一个不是背诵的高手呢?茅盾能背诵《红楼梦》中的任何章节;巴金十二三岁就能背诵几部书,《古文观止》能倒背如流。我们还可以想一想当代伟大的自然科学家:苏步青、钱伟长、严济慈、杨振宁,哪一个不能背诵大量的唐诗宋词呢?比如苏步青先生,读小学时,天天背诵《左传》《诗三百首》,到毕业时,这两部书也能倒背如流。很显然,诵读对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提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令人欣慰的是,最近几年语文教育已经开始重视诵读。新修订的教学大纲第一次明确规定,小学背诵篇数不少于150篇,初中背诵篇目不少于80篇,高中背诵古文20篇,诗词曲50首。这是语文教学观念的一个重要转变,那么,在诵读教学方面有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和易于操作的方法呢?
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引导学生做一些尝试:
1.注重教师诵读的示范作用。
教师在备课时,应认真阅读课文,并借助教参等资料,加深理解,诵读时做到发音断句正确,饱含感情。这种示范阅读在任何课文中都可以使用。当然不同体裁、题材的文章有不同的读法,或娓娓道来,或慷慨激昂,或优美和谐,或扣人心弦。要使诵读的形式适合内容,力求做到叶圣陶先生说的感情充沛,抑扬顿挫,以意逆志,移情动容,达到“彼之气机,皆我之气机;彼之句调,皆我之句调”的境界。
2.运用多媒体手段配合诵读。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教学手段正在越来越地运用在教学中,并显示了它的巨大优势。教师可适当采用多媒体手段配合诵读,培养学生的兴趣。比如,根据文章的体裁、风格、内容、主题等,选择不同的音乐、画面,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感悟。
3.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现在的学生都有较强的表现欲,他们都希望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赞扬,教师可以开展各种与诵读有关的活动,让他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展示自己的才能,培养并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诵读水平和鉴赏能力。像朗诵比赛、话剧表演等都是可以借鉴的形式。内容可以逐渐扩大,由诗歌到散文,由课内到课外,循序渐进,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