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大学生学习问题分析与创新学习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大学生学习问题分析与创新学习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梳理了大学生学习中比较普遍存在的“五个过多与过少”问题;在分析“学而不习、知而不识、文而不化”现象的基础上提出了学习重在“习”、知识重在“识”、文化重在“化”的学习理念;强调了教师教学的“四个更重要”;提出了32字创新学习法,即:始于问题、乐于兴趣、勇于突破、善于转化、巧于综合、重于创新、精于挖潜、勤于实践。

[关键词] 学习能力;大学生学习改革;创新学习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4)01-0003-04

国际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之一是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从以教师为主向以学生为主转变,从以教改为主向教改与学改相结合转变。教的目的在于学,教的主体在于学,教的效果在于学。

国内高等教育近几年最大的一件事,是国家出台了《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纲要》在战略主题中明确提出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原则。对学生的能力,明确提出了三大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其中学习能力为首,因为学习能力是元能力,是其它能力的基础。但是这些年国内高等教育界对学习能力的研究远远不够,与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两方面的研究来比,要少得多。

1 大学生学习问题探析

从大学生的学习现状来看,多年来的应试教育,灌输式的教育方式,使学生们的学习存在着很多问题:从学习状态上,厌学情绪和学风问题比较普遍;从学习方式上,死记硬背和为考而学比较普遍;从学习的效果上,层次不高和深入不够比较普遍。这三个比较普遍,严重制约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对于大学生的学习,我们要用“钱学森之问”来考量,“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很多专家学者在解答,不论有多少种原因,大学生的学习问题肯定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做起。大学生们要想优化学习状态,提高学习产出,必须深化学习改革。由于长期填鸭式、应试型的教学方式,在各类高校的大学生中,不同程度存在着五个过多与过少的现象。

一是在学习方式上,从师型过多,自主型过少。学生对教师、对课堂依赖性过强,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自主学习观念不强,自我发挥不多,主动钻研不够,独立学习能力不强。

二是在思维方式上,求同性过多,求异性过少。学生在学习中认为能够按教师的思路一步步走下去,能读懂教材的内容,听懂教师的讲授,自己的理解与书上写的,教师讲的相同,就是学会了,就完成了学习任务,训练的是求同性思维,其求异性思维被大大压抑。

三是在学习状态上,顺从型过多,问题型过少。学生中大多满足于听懂、会用公式、会做题这个层次,勤于思考问题、乐于提出问题的人过少。而学习中提不出问题,这本身就是学习中的一个大问题。

四是在学习层次上,继承性过多,创新性过少。学生大多处于传承性、接受式的传统学习状态,其创新性学习很不够。

五是在学习的情感上,应试型过多,兴趣型过少。学习是为了应对考试,而不是凭自己的兴趣去探索和钻研。然而,学习需要有兴趣,有了兴趣,才能真正调动起自身的内在动力,真正地钻研进去,乐此不疲,忙而不忧,真正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这是学习的基本规律之一。

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层次和学习效果有待调整和优化。大学校园中不同程度存在的学而不习、知而不识、文而不化的现象与风气,制约着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学而不习反映了学生的学习风气和状态问题,指的是对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练习用工不够,以及作业抄袭问题和上课不用意、课后不复习、考前进突击、考后就忘记的现象。学而不习缺少学习者自己的劳动,是难以把别人的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的。

知而不识反映了学习方法和层次问题。“知”指的是对知识的知道、获取、记忆、存储,体现的是学习的继承性,而“识”是对知识的分析、判断、加工、处理,体现的是学习的创新性。学生中比较普遍的存在着“知”多“识”少的问题,学习中的创造性劳动过少,学习的创新性不足,这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极为不利。

文而不化反映了教育方式和效果问题。在很多课堂上,特别是在“两课”教学中,学生背会了很多条文,但是还没有内化为自身的精神和素质。知识是学出来的,能力是练出来的,素质是养成的。人的觉悟和素质不是靠灌输所能提高的。读书明理,课堂上是要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但是这还不够,还必须引导学生用这些道理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在心灵中感悟,在实践中磨练,在环境中熏陶,知行统一,积善成德。

针对上述问题,需要通过教学改革和学习改革,促使上述的“过少”变为不少,使学习重在“习”,知识重在“识”,文化重在“化”,从而使制约培养质量的瓶颈得以突破。

对大学生进行学习指导,是一个教师最基本的职责。教师如何履行好这种基本职责,有四个更重要。

1)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比教给知识更重要。今天,大学教师和学生的任务更加明晰:对教师来说,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比教给知识更重要,今天的教是为了明天不需要教;对学生来说,学会学习是最基本的任务,会学比学会更重要。

2)养成学生的科学精神比传播科学更重要。学习是一个大系统,由内容、形式、方法、观念、学习品德和科学态度等诸多要素组成。这些要素都是必不可少的,然而相比之下,内容比形式重要,方法比内容重要,观念比方法重要,学习品德和科学态度比学习观念还要重要。从育人的角度,培养学生严谨、求实、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和学术品格,比传播科学知识本身重要得多。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强制学生学习更重要。应试教育的最大弊端,就是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情,使学生听课跟着教师走,看书跟着教材走,复习跟着考试要求走,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一个学生能否学有所成,将来能否成就一番事业,决定的因素不是学历的高低,甚至不是考试成绩的高低,而是对学习的兴趣和对工作的激情,是内在的动力和执着的追求。所以教师最重要的责任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点燃学生心中的火种。

4)引导学生学会应用知识比单纯传授知识更重要。教学的重要原则是引导学生理论与实际结合,知与行统一,把学到的理论通过实验、课外活动、工程实践、社会实践等环节来应用,把学到的道理在日常生活中来亲身体会和落实,内化为自身素质。听过的会忘记,见过的能记住,做过的才真正明白。背会不算会,体会与做会才算会。

教什么,怎么教,是每一个教师永恒的主题。教师的工作具有双专业性,一是自己所从事的学科专业,二是教育学专业。前者着重解决教什么的问题,后者着重解决怎么教的问题。不论一个教师从事什么专业,都应该熟悉教育学的一些基本知识,掌握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知道如何指导学生的学习。

传统的教学观认为“教学就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这种教学观指导下的教学存在着五个局限:教学局限于教书,教书局限于课程,课程局限于课堂,课堂局限于讲授,讲授局限于教材,使教学陷入狭窄的、死板的、单向灌输式的泥潭。现代教学观认为,“教学就是教学生学”,教学生乐中学、做中学、思中学,教师的基本职责是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2 关于创新学习

目前大学生中比较普遍地体现着传统学习,以接受式、应试型为主要特征。要使学生提高学习能力,成为创新人才,就要由传统学习向创新学习转变。创新学习就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学习能力为目标的学习。实现创新学习,就要有相应的观念和方法作支撑。下面提出8句话,32个字的创新学习法。

2.1 始于问题

能够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开始。一个教师在一门课中,到底是应该把学生教的没了问题还是教的能提出更多的问题?一个学生在一门课程中,到底是应该是学的没了问题还是能提出更多的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走进了课堂,又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了课堂,这是思考的结果。学习中最重要的就是学会思考,学会提出问题。带着问题来思考,是最重要的学习原则。学生的大脑不是一个要被填装的容器,而是一只需要点燃的火把。一个大学生,要养成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习惯,一个班集体,要形成研究问题、讨论问题的风气。这是最重要的学风。

对大学生来说,围绕着学习内容而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是学习向前推进的最重要的方式和步骤。

2.2 乐于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中有了兴趣,就可以使自己在知识的海洋中忘我畅游,不知疲倦。孔子在《论语》中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是说对读书、作学问有了认识的人,不如对它产生了爱好和兴趣的人,而发生了爱好和兴趣的人,不如把它引以为乐事、把兴趣发展为乐趣的人。

2.3 勇于突破

社会的发展,以否定和突破为标志。以物理学为例。1543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发表《天体运行论》,了长期以来教会奉为圣经的地心说,提出了日心地动说,翻开了近代自然科学的第一页。100年后,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发展了日心说。又过了100年,牛顿用万有引力定律、运动定律、微积分将行星轨道运行规律变成三个方程式,表明自然界有非常准确的规律――可定量研究和准确预测。那时,牛顿力学获得了不容置疑的地位,甚至有人认为,牛顿力学已经解决了世界上的所有问题,剩下来的就是怎样去运用它了。然而,当爱因斯坦发现了相对论后,人们才认识到牛顿力学的局限性。牛顿力学中,速度、时间和空间的联系是可以忽略的,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把物体运动的研究对象拓展到了宏观的宇宙世界和微观的粒子世界,光速成为运动的参照系,在这样的情况下,时间和空间都随运动状态的变化而变化。如果说牛顿把人类带入了科学时代,那么爱因斯坦则是把人类带入了宇宙时代。人类就是这样不断的继承前人又打破前人的结论,这就是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

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既是以继承前人为基础,又是以怀疑否定前人为突破。例如,高斯对神圣的欧几里德几何的怀疑和否定,产生了伟大的非欧几何;伽利略对亚里土多德关于自由落体的错误观念的怀疑和否定,并经过科学实验的证实产生了自由落体公式;爱因斯坦对牛顿的经典时空学说的怀疑和否定,产生了划时代的相对论;马克思、恩格斯对黑格尔、费尔巴哈的怀疑和否定,产生了马克思主义。

我们不仅要学习知识,还要知道知识的发展过程,知道知识总是在发展的。今天是对昨天的继承和突破,明天又会是对今天的继承和突破。我们不仅要学会知识,更要培养自己分析知识、怀疑知识和创造知识的能力。勇于突破书本,突破前人,突破权威,这种突破就是创造。

2.4 善于转化

这种转化就是由输入与吸纳知识到转化为能力与素质。大学生上大学,首先是要学习知识,但学习知识是上大学的最终目的吗?不是。上大学的最终目的是能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是能够成才。

人才的要素包括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方面,缺一不可。知识不等于能力和素质。知识必须转化成能力与素质才能体现出其价值。就象一个人吃下食物不等于增强体质,需要吸收才可能增强体质一样,这些知识必须经过应用训练才能转化成能力,必须经过内化及环境熏陶,才能转化和养成良好的素质。当然,人要想增强体质,一定要有足够营养的食物,同理,提高素质和增强能力也需要具备必要的知识。

知识存在着过时和忘记的问题,而能力和素质是更稳定更长久的。美国物理学家劳厄说过一句名言:“教育无非是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忘掉的时候所剩下的东西。”剩下什么呢?我看就是由学到的知识而转化过来的能力和素质。

2.5 巧于综合

世界本来是一体的,只是人们为了认识和研究世界,人为地将世界分割开来,使研究一个问题,往往从科学、技术、工程等不同的角度来入手。就是科学本身,人们又把它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而自然科学又被分为数、理、化、天、地、生等多个学科。可是世界本身并不因为这样人为的分类而割裂开来。科学是内在的统一体,他被分解为单独的部门不是取决于事物的本质,而是取决于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当代科学技术不断分化与综合,而以综合化整体化为主。近几年一再强调拓宽专业口径,强调培养复合型人才,就是要适应这种综合化的要求。解决实际问题靠的是综合后的知识。

2.6 重于创新

创新是21世纪人才的本质特征。如何成为创新人才?一是创新意识的激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份报告中指出:“教育具有开发创新精神和窒息创新精神的双重力量。”所以教育的责任在于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起他们的内在动力。有了创新意识,就会利用一切机会,充分调动自己的一切潜力,时时处处进行创新活动。

二是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思维是创新的核心因素,是创新教育的关键。创新思维包括发散思维、灵感思维、逆向思维、形象思维、非逻辑思维等等。总之,凡是能想出新点子,创造出新事物,发现新路子,以新颖、独特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都属于创新思维。

三是创新人格的培养。创新人格包括:浓厚的求知与探索兴趣;勇于探索,敢于冒险;不怕困难,锲而不舍;怀疑态度与独立精神;较强的自信心与进取心;对科学上真的追求和美的鉴赏。

四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既然是一种能力,就需要训练和培养。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我们要在各个教学环节中,自觉地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包括创造性地看书与听课,创造性解题,创造性做实验,在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其它实践教学环节中力争有所创新,在电子竞赛、数学建模比赛、艺术书法比赛、演讲比赛、文艺比赛中力争有所创新,在课外科技活动,在参加教师的科研活动中力争有所创新。在这些活动中注意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问题和现象作出解释,努力提出新的观点,新的实验方法、计算方法、设计方法,提出具有特色的思路,直至提出新的发明等等。

2.4 精于挖潜

人类对自己的大脑进行深入的研究只是20世纪后半叶的事,研究结果发现人脑的潜能无比巨大。这一认识引起了心理学和教育学观念上的变化,是提出挖潜学习观的基础。人脑是由大约1000亿个神经元通过100万亿个突触组成的复杂结构。由此可认为我们的大脑是由1000亿个微计算机和100万亿个通迅网络组成的巨型系统。人脑在1秒钟内发生的化学反应多达10万多种。大脑的工作是如此的复杂与繁忙,人类的大脑是地球上最高度发达的物质。

我们的大脑可以比喻为有待核裂变的原子能,一旦轰击,就会释放出巨大无比的能量。而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是这样的巨人,都蕴含着丰富的智慧财富,都可以释放出自己的原子能。

2.8 勤于实践

有位老将军叫田永清,为大学生作报告时说:“吃苦是最好的大学,吃苦是最好的老师。老年人吃苦是不幸运的,年轻人不吃苦也是不幸运的。该吃苦的时候不吃苦,不该吃苦的时候必然吃苦。什么时候是该吃苦的时候,求学的时候就是该吃苦的时候。”

学习需要勤奋刻苦,这并不是大道理,但却是硬道理。任何一个人要想学有所成,必须勤奋。

参考文献

[1]林毓琦.大学学习学[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9.

[2]张德江.论教谈学话育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