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小学语文课堂的理性重构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小学语文课堂的理性重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课堂是在互动生成中产生高效而愉悦的诗意圣地,它追求自然、活跃、和谐、有序的教学生态环境。对于语文课堂而言,教师理应站在儿童生命成长的高度,立足于儿童语文素养的提升,通过自己的教学智慧培育儿童具有亮“剑”的品性、亮“鉴”的品质和亮“见”的品格,让课堂真正“亮”起来。

【关键词】教学智慧 品性 品质 品格

一、亮“剑”――让儿童站到教室的中央,自然地享受精神舒展的诗意

汉语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以形写意,这与汉民族的具象思维密切相关。它属于非逻辑思维范畴,这种思维方式塑造了中华民族善于运用具体可感的形象表达思想和情感的特点。具象思维的优越性表现在:它凝结着人的主体精神和意识,是直观的、生动的、形象的。所以,对于汉语言的学习,就需要一种非理性的实践方式,需要学习主体的参与体验,需要用个人的主观感受去体悟汉语的生命性精神。

在一些公开课、展示课上,我们时常见到精巧绝妙的教学设计,让人叹为观止,学生在教师的“牵引”之下也能完美地配合,出色地展示教师事先所设定的“精彩”,尤其是教师的个人魅力得到了无限制的绽放。笔者无心去批判精巧绝妙的教学设计,也没有削减教师主导作用之意,但是心头确实泛起丝丝担忧:教师所教的,都是儿童所需要的吗?教师的个人魅力和儿童的精神成长到底孰轻孰重?

儿童是学习的主人,语文课堂要“亮”起来,就必须将语文世界嵌入儿童的心灵世界,让每一个鲜活的儿童个体和灵动的语文家园水融。要尊重儿童世界,想方设法让儿童站到教室的中央,发现并发展每一个儿童的个性和灵性;要遵循语文教学规律,牢牢把握语文学科的教学特质,在自由、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中,用爱与智慧引领学生获得参与的尊严感、保持智力的紧张感、体验过程的愉悦感、增强成长的幸福感,让儿童享受高品质的课堂生活。课堂上,要留足时间让儿童与文本对话,让他们充分地静思默想,深入地感悟体会,自由地言说抒怀。他们与文本磨合的时间越长,获得的理解越深刻,个性化的表达就越鲜明、越具有深度,课堂教学才能真正实现思想的碰撞、心灵的交流和情感的升华。

教学苏教版语文第二册《识字8》,教师在导入课文时,就大胆地放手让儿童自己去观察与发现:哪四个字读音很相像?观察它们,为什么它们的读音这么相像?学生不仅找出了这四个字,还发现了它们有共同的声旁“青”。接着,教师用转盘让学生自己认识偏旁部首,其中有两个是本课要新授的,但是教师没把学生当成零起点,而是基于他们已有的经验,让他们自主学习了“忄”和“目”旁。到了新授部分,教师以明确的学习要求加以引领,学生自学、同座互学、小组合作学,都卓有成效,因此在每次自学后再汇报时,我们都能看到自主学习的成果。这样的教学是基于儿童的,基于语文教学规律的。事实证明,空间大了,学生解放了,主体精神得到唤醒了,思想是自由的,精神是振奋的,其智慧也如泉水般汩汩涌出。“智慧放手,因学而教”,将学生推向学习的前台,课堂就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要想儿童站到教室的中央,必须以儿童的自主学习来设计和展开教学过程,具体说来,就是要做到:实现“三个给予”,促成“三个挑战”。

1.三个给予。

给予空间:一是独立人格的空间。每个儿童在课堂上都有人格独立性的一席之地。二是独立思维的空间。参与的实质是思维的参与,学习活动的本质也是思维的活动和发展。三是独立活动的空间。每个儿童在课堂上都应有参与活动的机会,都应在活动中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天地。

给予选择:一是认知过程中的选择。二是参与活动中的选择。三是发展的选择。

给予展现:要积极打造最佳的平台给予所有儿童以同等的机会展现个性,展现能力,展现学习成果。让儿童在得到展现的满足中,认识自我,规范自我,评价自我,发展自我。

2.三个挑战。

鼓励学生向教师挑战: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允许发表与教师不同的意见和观点。

鼓励学生向课本挑战:鼓励学生提出与课本不同的看法。

鼓励学生向权威挑战:鼓励学生通过自己探索否定权威的结论。

培养亮“剑”的品性,让儿童站到教室的中央,自然地享受精神舒展的诗意,这是语文课堂的筋脉。

二、亮“鉴”――让儿童走在语文的路上,自如地品赏语言文字的芬芳

语文能力本质上是实践性的,而不是认识性的,必须依附于温润的语言交际情境,依附于饶有情趣的语言运用的实践活动。语文教育的核心任务就是将学习者置于特定的语文环境中,语文课就是千方百计让儿童进入一个最优美、最典范、充满了精神营养和能使他高度吸收的语文环境当中。语文教师最大的责任就是让学生生存在典范的、优美的和充满生命活力的语文环境中。

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引领儿童学语习文、品词析句,这是语文教师的“独当之任”。增强语言文字的敏感度,练就语言文字运用的敏锐度,唤醒儿童的语言天性,呵护儿童的语言灵性,培育儿童的语言智性,这是当下语文课堂的“燃眉之责”。

“慢慢走,欣赏啊”,语文教学需要迈着缓步,需要走走停停,“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语文学科,需要以“语言”为核心教学内容展开高效的言语实践行为。教学生学语文,从某种角度来讲,就是要引领学生走进语言文字之中,拥抱语言文字,感受语言文字,与语言文字“亲密接触”。通过阅读咀嚼,在语言的海洋中尽情遨游,乘风破浪,获取精神养料。精彩的字词,关键的语句,甚至一个“会说话的标点”,都是指引学生咀嚼、感悟、品味的抓手。

苏教版语文第七册《泉城》一课,语言洗练,表达灵动,将泉水的奇、清、美等特点活脱脱地带到读者面前,令人耳目一新。教学时,教师就应该将儿童的目光聚焦于作者精妙的遣词造句上,将学习的视角引导至自我需要的实践运用上。不妨欣赏一下其中的一个教学情境:

师:珍珠泉的泉水有什么特点?

生:变化很快,一会儿聚在一起,一会儿散开。

生:有的时候流动很快,有的时候又很慢。

师:作者是如何表达这种变化的?

生:用了“忽聚忽散,忽断忽续,忽急忽缓”几个词语。

师:这几个词语有什么特点?

生:“断”和“续”,“聚”和“散”,“急”和“缓”,各是一组反义词。

生:我觉得这里是用反义词,把泉水的动态表现出来了。

生:我觉得这里把泉水描述得形象生动,仿佛就在我们眼前一样。

师:是呀,用反义词组成的“忽聚忽散”“忽断忽续”就可以把泉水的动态感形象地表现出来。除了这些,还可以有哪些表现不同变化的词语构成呢?

生:忽大忽小、忽上忽下,忽左忽右。

师:生活中有那么多变化多端的事物:秋天的落叶、天空的白云、夏天的阵雨……请你选择一项,运用今天学习的词语结构,来写一两句话。

生:夏天的阵雨,忽大忽小,忽近忽远,仿佛在和我们捉迷藏。

生:秋天来了,一阵凉风吹过,一片梧桐叶子告别树妈妈,它在空中忽急忽缓,忽远忽近地飘荡着。

生:工人叔叔工作的时候,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忙得不可开交。

师:你们真是善于学习。瞧,很多时候,将事物的动态运用凝练的语言表达出来,特别是运用这样对比结构的词语时,便会显得生动形象,仿佛就在眼前。

语文课堂,就要通过一篇篇看得见、摸得清、学得到的语言材料,引领学生凭借特定的语境,聚焦具体的言语行为,对语言文字运用加以理解与品析、内化与表达,并产生快乐的体验。诚如张志公先生说:“语文教学肩负的任务不是单一的,但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语言学习,是语言的理解和运用,是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不能喧宾夺主,热热闹闹搞了许多名堂,却没有把语言文字训练本身搞好。”

“语文课程的终极价值观,不是言语技能的传授,也不是读写方法的练得,一切的教育行为都是为了言语生命意识的承传,是言语生命的生长和延续。”[1]的确如此,语文教师应当让言语生命交响、共振,让言语情感、智慧欢唱。

培育亮“鉴”的品质,让儿童走在语文的路上,自如地品赏语言文字的芬芳,这是语文课堂的命脉。

三、亮“见”――让儿童发出自己的声音,自由地表达生命成长的快乐

学生学语文是为了什么?“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与此同时,我们的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然而在语文课上,为了达到所谓的“公开”效果,为了体现教师对教材的完美挖掘,有时候,我们教师会在有意无意间,诱导学生说出教师想要的答案。儿童自然是不想的,但是又不能违背了教师的意思。久而久之,他们就学会了说违心的话了,学会揣摩着教师的心思说话。

下面这个教学片段,或许能引起我们些许思考:

师:请同学们仔细读读课文,找一找,李时珍为了修订好《本草纲目》,吃了哪些苦?

生:为了区别药性,李时珍亲自去尝草药。从这里我看出他吃了很多苦。

师:草药有可能有毒的呀,李时珍怎么敢尝呢?难道他不怕死吗?

生:(语气坚决地)为了万民得福,李时珍不怕献出生命,吃这点苦不算什么。

师:(追问)如果是你,你敢尝吗?

生:(迟疑了一下)我也敢尝的。

师:李时珍有不顾自己的生命去尝吗?不能为了万民得福什么都不顾了呀!再读读课文,从“各扯下一点”“嚼嚼”这些词中,嚼出了什么?

生:(机械地读了几遍课文,回答)作为一位医生,他一心为老百姓着想,一定要分清药性。

师:(有点着急)还嚼出别的了吗?

生:(茫然,索性沉默不语)

…………

儿童原本是最天真烂漫的。不知从几时起,他们在课堂上不大敢说真话了,慢慢地,也就不会说真话了。上面的课例中,我们清晰地看到了学生在说出“我也敢尝的”之前的犹豫,以及后来教师否定了他的发言后的茫然。也许,他不知道该怎么说了。一直以来,课本上的好人一定是很好、很伟大的,课堂上,一定要顺着这样的思维定势说出教师喜欢的答案来。难道要说李时珍很珍惜自己的生命,所以很谨慎么?所以,学生面对这么直接的教师,忽然无所适从了,当然,也真的不知道该从哪里寻找这次教师要的答案。

学生迟疑了片刻,说“我也敢尝的”,内心深处,他真的这么认为?长此以往,我们不仅没有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发展,甚至在学生做人的引导上,都犯了无可挽回的大错。向善的引导是我们对儿童的教育中应有的内容。然而,在“善”“美”之前还有一个“真”!如果一个儿童学会了隐藏自己的心思,顺着别人的心意说话,我们的教育又怎么会发现他存在的问题,怎么因材施教呢?学生的素养从哪里提高?课堂上,学生未必有太多的高见,但只要是真实的,就是美好的;只要学生们敢于亮“见”,就是我们所追求的。做个真实的教师,上出真实的课堂,真正地为儿童真实健康的成长而教语文,这也是我们每个教师该做的!

培植亮“见”的品格,让儿童发出自己的声音,自由地表达生命成长的快乐,这是语文课堂的血脉。

【参考文献】

[1]潘新和.语文:表现与存在[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南京市琅琊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