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MOOCs发展及国内研究现状分析与启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MOOCs发展及国内研究现状分析与启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moocs(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因其大规模和开放性等特点,已经引起国内外教育界的普遍关注。本文系统梳理了我国近几年发表的有关MOOCs研究的文章,从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三个方面,进行了量化和质化的研究,并针对文献研究中呈现的不足提出未来MOOCs研究的趋向。

【关键词】 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国内研究现状;文献分析

【中图分类号】 G40-0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5)05―0024―06

引 言

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的概念产生于2008年,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了一门被称为Connectivism and Connective Knowledge (连接主义和连接知识)的课程,该课程由加拿大阿萨巴斯卡大学的George Siemens和加拿大研究理事会的Stephen Downes设计开设,当时共吸引了25名在校付费生和2,300多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免费学生(John Daniel,2012),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s(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由此产生。2012年,美国一些著名学府,诸如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与私人企业合作进一步推动和发展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提供众多免费在线课程,不限选课学生人数。在过去的几年中,大规模在线教育席卷了全球数十个国家,已经引起了学术界和媒体的广泛关注,深入影响着全球教育。

一、MOOCs发展与特点

1. cMOOCs

依据教育理念的不同,MOOCs被分为基于关联主义的cMOOCs和基于行为主义的xMOOCs。cMOOCs以关联主义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认为知识是网络化联结的结果,学习是连接专门节点和信息源的过程(Siemens,2005)。cMOOCs模型(C代表Connectivity)强调创造、创造性、自治和社会网络学习,并着重于知识的创造与生成(Simens,2012)。其允许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自由选择上课时间、上课地点、上课方式和上课内容等,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不设进出门槛,具有自主性、多样性、开放性和连接性等特点。

cMOOCs的课程模式(王萍,2013)如图1所示:

2. xMOOCs

xMOOCs模型采用较为传统的学习方式,以视频呈现和简短测试为手段,强调知识的复制,目前具体包括Coursera、edX、Udemy、Udacity 和Futurelearn等几个大型网络在线学习平台上提供的MOOC。

xMOOCs的课程模式(王萍,2013)如图2所示。

Coursera是一个营利性的网络在线学习平台, 由斯坦福大学的两名教授发起建立,与世界上其他33所知名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提供高质量的多样化课程。据统计,目前大约有2,000多万学习者参与Coursera网络在线平台学习。

edX 是一个非营利性的在线学习平台,由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发起、建立和管理,目前主要提供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课程。

Udemy 是促进在线教育的门户网站,开设课程主要涉及企业管理、信息技术、软件使用、设计、艺术和体育等。与传统教学课程相比,Udemy 平台以低成本、灵活和更具趣味性的方式发展学习者的个人和专业技能,该平台鼓励个人提供在线课程。目前的个人课程包括《纽约时报》的畅销书作者、公司首席执行官、各界名人和常春藤联盟高校的教授们,等等。

Udacity是由一名斯坦福教授发起成立的营利性网络,于2012年在网络上开设信息科学课程,其课程免费,但是会收取课程合格证书的费用。同时,该平台与20家世界知名企业保持密切合作的关系,包括微软、谷歌、脸书等,为学习者在找工作时提供了便利。

Futurelearn成立于2012年末,也是第一个成立于北美之外的网络学习平台,提供来自英国顶级名校的免费在线课程。

3. xMOOCs与 cMOOCs对比分析

由表1可知,在cMOOCs的整个教学模式中,没有教师参与,学习者本身就是课程的创造者和推动者,他们被鼓励在博客、论坛等社交媒体上积极参与知识的创造、讨论与分享,即使在课程结束之后,在学习过程中所建立的联系与组群仍然存在,小组学习仍然可以存续。而在xMOOCs教学中,教师是整个学习过程的引导者,教师制定学习方案和计划,学生参与在线学习和讨论,xMOOCs是更倾向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方式。xMOOCs与cMOOCs相比,并不显得更为高级或者低级一些,它们只是不同类型的在线教育,xMOOCs只是更加符合大多数学生寻求感兴趣的学习课程的需求。

二、MOOCs研究现状

1. 文献检索范围

首先确定检索的关键词和检索范围,以MOOC/MOOCs或“慕课”为题名或关键词在中国知网获得文献365条,在维普网获得文献458篇。本文选取了国内6种远程教育类核心期刊在2012年至2014年8月期间发表的有关MOOCs研究的134篇文章,作为研究对象。6种期刊详见表2。

2. 研究现状

虽然国际上早在2008年就已经提出MOOCs概念,但直到2012年中国的教育学者才陆续开始关注这方面的研究。在过去近3年的时间里,国内6种远程教育类核心期刊发表的有关MOOCs的论文在数量上发生了显著变化,说明我国MOOCs研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表2显示,2012年只刊发了5篇文章,其中4篇来自《中国远程教育》,1篇来自《远程教育杂志》,占总数的4.4%,而在2013-2014年期间,相关核心刊物登载了129篇相关文章,占到总数的95.6%。这说明国内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MOOCs研究行列。

3. 研究方法

根据张伟远(1999),基于研究目的的不同,远程教育研究被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评价研究、行动研究以及研究和发展。本研究依据此分类标准,将134篇所选文章依据研究目的的不同,作如下分类统计,具体详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从2012年到2014年上半年期间,国内有关MOOCs的研究呈明显上升趋势,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有关MOOCs 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发展态势探讨。这说明起初人们对大规模在线教育的重视程度还不够,人们对大规模在线教育发展的持续性存在质疑。但是,到了2013年,关于MOOCs的研究如雨后春笋般大量出现,研究内容几乎涵盖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评价研究、行动研究以及研究和发展各个层面。其中,基础研究占30.6%,应用研究占20.9%,评价研究占3.8%, 行动研究占10.4%,研究和发展占34.3%。

从图3可见,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研究及发展几乎呈直线上升,说明人们对大规模在线教育的热情不断上涨,并着重考量MOOCs的发展趋势及其对我国当今教育的影响和启示

4. 研究成果

纵观近几年MOOCs的研究成果,可将文章内容具体分为概念引介、冲击与影响、课程开展与设计和参与者研究四个部分。其中,概念引介主要介绍MOOCs概念与发展历程;冲击与影响主要探讨MOOCs为传统教育提供的契机和挑战;课程开展与设计部分则包括MOOCs的课程开发与设计和MOOCs教学效果的验证等; 参与者研究部分则主要关注MOOCs教学中参与者因素的分析,如对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分析与感受体验研究等。

(1)概念引介

有关MOOCs的起源和发展过程的探讨比较多。2012年,樊文强在《中国远程教育》杂志上发文介绍基于关联主义的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从教学特征和教学结构方面,分析MOOCs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差别。这也是首篇刊发在核心期刊上的相关论文。随后,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于基于关联主义的cMOOCs和基于教学主义的xMOOCs (王萍,2013;陈肖庚,2013;孙立会,2014)。该部分研究从不同角度探讨MOOCs的理论基础和发展历程,为在了解MOOCs的起源以及主要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2)冲击与影响

MOOCs对高等教育、在线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台湾文化大学邹景平(2012)以Coursera 为例,撰文探讨MOOCs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徐辉富、魏志慧、顾凤佳(2013)称应对MOOCs 带来的变革是高等教育界面临的重大问题。约翰・丹尼尔(2013)从诞生的历史到课程特征展开分析,探讨运行平台及其可能存在的潜在问题与风险,全面阐述了MOOCs未来的发展趋势。2014年,荀渊(2014)指出MOOCs毫无疑问将对现代高等教育带来冲击,但其并非是使最大多数的人群接受最为恰当的教育的最佳方式。高地(2014)从问题的视角出发,提出国际上对MOOCs教学六大问题的审思。袁莉、斯蒂芬・鲍威尔(2014)认为MOOCs在全球范围的迅猛发展为高校的教学和在线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契机。MOOCs潮流将推动大学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与使命以及开放包容的大学精神与文化,并对传统大学改进教学与创新发展产生重大和深刻的影响。MOOCs可能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会成为一种革命性的力量,它不一定会消失,但也不会像预言的那样具有颠覆性。

(3)课程开展与设计

李青、王涛(2012)对Connectivism and Connective Knowledge、Learning and Knowledge Analysis、Mobile Learning、Digital storytelling等10门MOOCs进行调查和分析,从运行模式和技术特点角度,对MOOCs进行评价和讨论。邹景平(2013)对比中西MOOCs教学设计思维,提出文化差异带来的教学设计不能一概相同的问题。马武林(2013)指出我国大规模开放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设可以借鉴国际MOOCs的课程教学组织形式。武丽志、张妙华(2013)归纳了华南师范大学校际网络公选课的教学模式、支持服务模式和评价模式,以及对课程教学效果进行以学生满意度为主的评价,梳理了广州大学城高校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理念、平台、课程、教师、学生、费用等相关方面的问题,进而提出应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王海荣、王美静(2014)就爱丁堡大学、杜克大学以及Edx对所开设的课程开展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在国内开展MOOCs实践的建议,涉及教学团队、互动交流、评价方式等。焦炜(2014)提出,创新学习评价理论与方法以及推进MOOCs的课程认证体系建设,应是MOOCS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模式的变革与创新的核心内容与基本方向。耿学华、桑新民(2014)通过解析美国圣塔菲研究所的网络课程结构,以学习者、教师、研究者三重身份分析实践体验并提出教学反思,指出互联网教育的发展不能盲目跟从,也不能无动于衷。郑旭东、陈琳(2014)提出以MOOCs为代表的在线教育对我国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有很大的学习和借鉴意义。该部分研究可以为我国正在建设的精品资源共享课提供参考模式,推动高等学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

(4)参与者研究

陈涛(2013)从素质要求和能力结构等方面提出在MOOCs环境下教师需要重新定位,转变角色,构建多元知识结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大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培养机制。邹景平(2014)撰文指出教师不能再维持传统的封闭教学方式与心态,应把MOOCs的兴起当成一种非常重要的改变契机。范逸洲等(2014)针对北京大学所开设的MOOCs,分析参与课程学生的成分以及课程评价,从学生身份、学历、来源地以及学科背景等方面明确北京大学MOOCs学生的群体特点,利用调查问卷的方式从选课动机、课程设计评价以及学习中的体验评价MOOCs教学的优劣,从而提出未来MOOCs教学设计的方向。沈欣忆等(2014)就如何提升学生在MOOCs 中的参与度与学习效果展开研究,从知识情境化策略、参与度提升策略、学习评价策略等方面,通过设置个性化角色、分组、公开学习成果、优化评价策略等方式,进一步推动MOOCs教学效果。基于上述研究,可以发现在有关MOOCs的研究中,关注人(教师、学生或管理者)的研究相对较少,前期的对在线教育过程中参与者的研究是后续进一步发挥人在在线教育中的作用的前提和基础。

三、有关MOOCs研究的思考

近年来,随着对MOOCs研究的不断发展和深入,有关MOOCs的研究角度、内容以及研究手段和方法等都有了巨大变化,也获得突出成绩。但是,基于上述统计结果, 当前关于大规模在线教育的研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1. 研究起步较晚

我国有关MOOCs的研究起步较晚。以MOOCs或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为检索关键词,选择2008年-2012年期间教育技术和远程教育领域里有代表性的期刊(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Distance Education,American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Journal of Online Learning and Teaching)为数据来源,国外第一篇有关MOOCs的研究发表于2008年,2009年有1篇相关文章,2010年有7篇,2011年有10篇,2012年有26篇。而我国相关核心期刊在2012年才出现5篇有关研究文章,大部分文章主要阐述MOOCs 的概念以及这一概念的演变历史,讨论MOOCs所带来的挑战和相关发展趋势。而事实上,国外有关MOOCs的研究早已不再聚焦于基础概念的阐述和发展趋势的研究,转而开始关注个案研究。以《国际远程开放学习研究评论(International Review of Research on Distance and Open Learning)》2013年发表的文章为例,全年共发表5期,每期大概有14篇文章,其中关于个案的研究几乎达到90%,涉及的内容包括性别因素在MOOCs 中的影响、学生对MOOCs 接受度的影响因素分析以及教师在MOOCs中的重点角色重建问题,等等。而纵观近3年来相关研究,我国对MOOCs 的行动研究仅仅占研究总数的10%左右。

2. 重复研究现象比较严重

以在研究总数中占较大比重的基础研究以及研究和发展为例,在统计的有关基础研究的文章里,研究内容和方法存在大同小异的现象,往往只是措辞用句稍有不同而已,大多的研究者以关联主义和连接主义为基础着重阐述MOOCs 的定义、理论基础、特征和发展局限等。在研究和发展领域里,大多数研究者只是在探讨MOOCs 与传统教育相比所具备的规模性、开放性和线上教育的优势,继而探讨MOOCs 目前尚未解决的问题或者是并存的风险等,却忽略了在线教育过程中环境、学习者、教师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这反映出我国研究者对国内外MOOCs的研究的进展还不够深入。

3. 实证性研究少

近几年来,国内有关MOOCs 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非材料性研究,如对理论的引介、对发展趋势的推测等,有关实证性研究的行动研究只占到研究总数的10%左右。MOOCs 是一种新兴的教育现象,与传统的教育教学有本质上的差别。因此,要想全面深入研究MOOCs,还需要多种教育方法和理论的有机结合。在MOOCs 的具体应用研究中,尤其是在验证某种教学方法,考量某种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比较传统教育方式与MOOCs 的模式的差异和优劣,探讨考评方式的可靠性与真实性等方面,以系统的统计数据为基础的实证性研究显然要比空洞的论述更有说服力。

四、MOOCs研究启示

随着MOOCs的发展在横向上的不断推广和纵向上的不断深入,分析当前研究现状所凸显出的不足,MOOCs 中有关人的因素的研究将是未来研究的热点之一,具体体现如下:

1. 关于MOOCs 中受教育对象的研究

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学活动多由教师讲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课后完成作业,交由教师批改讲评等环节构成。而在MOOCs 教学中,在线教育普遍实现了教学模式的翻转,即学生在家里或宿舍上网观看学习教学视频课程,阅读相关材料后到学校或者相关论坛小组完成已学过知识内容的习题来为上课做准备,学生登录相关平台提出问题,辅导教师在课前对学生的疑惑或问题进行分类组织,进而安排上课内容。在课堂上,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一起讨论得出问题答案,学生参与讨论,接受教师或同学辅导。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学活动的主体是老师,而翻转课堂中,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对MOOCs 接受度的研究、自主学习积极性的研究以及互动模式的研究等都将可能成为该部分的研究热点。

2. 关于MOOCs 中教师角色转换的研究

MOOCs 浪潮席卷而来,传统教师受到的冲击最大,首先表现在教师质量方面。在线教育平台上,无论是Coursera、Udacity还是Edx上的课程都是由世界名校名师或者卓越人才主持,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和权威性,他们被称为“远程摇滚明星”或“学术名人”,提供的课程内容丰富、前沿、权威,大约10分钟左右的微课程细化了授课内容,更加符合人的认知规律,学习形式灵活。而这都将对习惯传统课堂45分钟教学时长的教师提出教学能力、知识传播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新的挑战。教师如何转变教学角色,转换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能力,应对挑战,也将成为一大研究热点。

3. 关于MOOCs 中的师生关系研究

出生于上世纪90年代后的人陆续将成为未来大学教育的对象,这些人已经习惯互联网和无线技术的陪伴,适应了数字世界,数字技术对他们来说毫不稀奇,他们被称为数字原住民。而被称为数字移民的当前的大学教师,经历了影响人类生活的数字技术从无到有的进程,与数字时代尚处于磨合期,或多或少要经历着一个学习、适应的过程。当数字移民遇到数字原住民,传统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信息素养,才能营造出信息化的教学环境,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才能适应学生占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和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的方式。因此,如何适应时展,如何在数字化条件下提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优化师生关系,是当前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五、结语

虽然国内MOOCs相关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无论在广度还是深度上,都还有较大的研究空间。本研究也存在不足。有关MOOCs 的研究很多,而本研究仅局限于学术文献并只选取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期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MOOCs的全面了解。因此,后续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扩大研究文献的范围。

[参考文献]

[1] John, Daniel. Making Sense of MOOCs: Musings in a Maze of Myth, Paradox and Possibility, 2012.

[2] Siemens, G. What is the Theory that Underpins Our MOOCs. http:// www. /blog/2012/06/03/what-is-the-theory-that- underpins-our-moocs/. 2012.

[3] Siemens, G. Connectivism:A Learning Theory for the Digital Ag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 Distance Learning, 2005.2(1):3-10.

[4] 陈涛. MOOCs环境下的教师角色及能力提升探讨[J]. 中国远程教育,2013,(24):56-58.

[5] 陈肖庚. MOOC的发展历程与主要特征分析[J]. 现代教育技术,2013,23,(11):5-10.

[6] 孙立会. 开放教育基本特征的变迁――兼议MOOC之本源性问题[J]. 远程教育杂志,2014,(2):30-38.

[7] 范逸洲,王宇,冯菲,汪琼,李晓明. MOOCs课程学习与评价调查[J]. 开放教育研究,2014,(3):27-35.

[8] 樊文强. 基于关联主义的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及其学习支持[J]. 远程教育杂志,2012,(3):31-36.

[9] 耿学华,桑新民. 学习者、教师、研究者三重身份的MOOCs体验――对美国生塔菲研究所网络课程的学习与反思. 2014,(7): 14-19.

[10] 焦炜. MOOCs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模式的变革与创新[J]. 电化教育研究,2014,(4):83-86.

[11] 高地. MOOC热的冷思考――国际上对MOOCs课程教学六大问题的审思[J]. 远程教育杂志,2014,(2).

[12] 李青,王涛. MOOC:一种基于连通主义的巨型开放课程模式[J]. 中国远程教育,2012,(3):30-35.

[13] 马武林. 国际MOOCs课程对我国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设的启示[J]. 现代教育技术,2013,23,(11):85-89.

[14 ] 沈欣忆,李爽,丹尼尔・希基,李营. 如何提升MOOCs的学生参与度与学习效果――来自BOOC的经验[J]. 开放教育研究,2014, (3):63-70.

[15] 王萍. 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新发展与应用:从cMOOC到xMOOC[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3):13-18.

[16] 王海荣. 国外MOOC评估报告对我国高校教学改革的启示[J]. 中国远程教育,2014,(5):37-41.

[17] 武丽志. 广州大学城高校课程互选、学分互认的研究与实践――基于校际网络课程教学的视角[J]. 远程教育杂志,2013,31(6):81-87.

[18] 荀渊. MOOC的实质与前景[J]. 电化教育研究,2014,35(6):16-20.

[19] 徐辉富,魏志慧,顾凤佳. 直面变革:中国式MOOCs的实践探索[J]. 开放教育研究,2013,19(6):11-17.

[20] 约翰・丹尼尔爵士. 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的发展前景――对由相关神话、悖论和可能性所引发困惑的深层思考[J]. 开放教育研究,2013,(3):42-55.

[21] 袁莉,斯蒂芬・鲍威尔. 后MOOC时代:高校在线教育的可持续发展[J]. 开放教育研究,2014,20(3):44-52.

[22] 邹景平. 慕课(MOOC)对高校网络教育的启示[J]. 中国远程教育,2012,(22):67-67.

[23] 邹景平. MOOC给老师带来的挑战与机会[J]. 中国远程教育,2013,(6):73-74.

[24] 邹景平. 中西MOOC教学设计思维比较[J]. 中国远程教育,2013,(20):53-54.

[25] 张伟远. 关于远程教育研究类型和研究方法分类的探讨[J]. 开放教育研究,199,(5):39-42.

[26] 郑旭东,陈琳. MOOCs对我国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启示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2014,(1):7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