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关于物探异常解释推断与验证探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关于物探异常解释推断与验证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本文论述了物探异常的解释推断的依据及注意事项,另为对物探异常的验证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物探异常;解释推断;验证;探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物探在地质勘探找矿过程中越来越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物探异常的解释推断与验证进行探讨,和同行共勉。

1 物探异常的解释推断的依据及注意事项

1.1 以地质为依据

不仅物探任务的确定、测区的选择、测网的设计、野外施工要以地质为根据,成果的解释也必须这样。以地质为根据,就要充分占有地质资料,掌握已有地质规律,有目的地开展辅地质工作,能建立测区内可能有的几种地质模型,去为地质解释服务。

以地质为根据并不是去凑合地质结论,用地质套物探资料,要防止简单对比、草率下结论的做法。应该对异常进行了充分的数学物理解释后,再实事求是地分析异常,采用既对比又分析的方法,善于利用物探异常与地质资料的矛盾深化地质解释。

1.2 以岩石物性为基础

岩石物性是基础,是联系地质与地球物理场的桥梁,是减少物探反演多解性的重要途径,可以说,没有扎实的岩石物性资料,就没有可靠的地质解释。物探中密度、磁性和电性的资料来源、参数的精度、数量及合理的统计分析方法都是岩石物性工作的重要内容。把地质规律与岩石物性结合起来就可以建立物理—地质模型。

岩石物性虽然有其一般规律,但是由于不同区域更有其十分明显的差异性,必须在测区及其周围区域做好岩石物性的研究,总结出该区域的岩石物性规律,切忌盲目地套用其它地区的资料。以花岗岩为例,在不同地区不同围岩环境中,可以表现为低密度,也可以表现为高密度,其磁性可以是微弱和无磁,也可以是中等和较强磁性。

1.3 循序渐进

循序渐进反映了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是认识客观事物的必然规律。在物探解释中这个原则从两方面来体现:一是,工作的阶段性,不同比例尺、不同网度和精度的物探工作,其解决地质问题的重点、程度和深度不一样,一般应遵循由粗到细,由大到小,由区域到局部逐渐深入细致的原则;二是,应遵守从已知到未知的程序,尽量从地质、地球物理条件相似的已知区出发,总结物探异常与相应地质体之间的规律,找出适合本区的处理解释方法,从而指导未知地区的解释。

1.4 综合物探解释

鉴于地球物理反问题的多解性以及重磁在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中解决能力的有限性,重磁资料必须尽可能综合其它物化探方法才能作出更合理的解释,才能判定引起异常的地质原因。

1.5 三个结合

在进行物探异常解释时,行之有效的一条经验是实行三个结合,即定性解释与定量解释相结合,正演与反演相结合,平面解释与剖面解释相结合。定性与定量解释的结合可以使两者互为补充,逐渐深化;正演与反演的结合,打破了解释工作主要靠反演一锤定音的局面,可以通过对解释结果的正演,对比实测资料,修改补充原有解释模型,使解释工作前进了一步;平面解释与剖面解释的结合,可以更好地解决平面与剖面解释中的矛盾,并可以相互借鉴,相互补充,使解释工作更快、更有效。

1.6 多次反馈

人的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解释工作也是如此,多次反馈就是为了体现这一思想。它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解释结果应通过多次正反演,反馈多次,以提高解释的精度;二是,每当补充了新的资料,或通过验证发现了重大问题,又应重新解释,不断反馈,深化现有的认识。

2 关于物探异常验证时的几点建议

2.1 物探异常需要验证

因为不经过验证的话,异常永远还是异常。

2.2 提供验证的物探异常要结合地质(成矿地质环境)、物探异常等的特征、套合情况,作认真分析研究,判断异常和矿体、矿化体的因果关系,空间关系后进行布置

2.3 在条件复杂的情况下,头一、两个孔不见矿或见矿不好是经常遇到的

但在这过程中,要始终进行认真的研究、分析,做出进一步的判断,在验证工程中要布置物探测井工作,对异常进行深入细致的解释,完善前期物探推断解释结果。另一方面,根据验证结果,该否定的一定要否定,该肯定的一定要肯定,因为引起异常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2.4 重视验证后的再解释和孔中物工作以及与化探工作的有机结合

既然地下有矿而第一孔(或第一批孔)不见矿的原因如此之多,那么若一(或几)钻下去不见矿,也不见可引起异常的地质体就停止工作是没有道理的。在这种情况下,应投入井中物探、化探工作,寻找井旁、井底盲矿。在无法投入井中物探、化探工作时,也应依据验证孔取得的地质、物性资料作为控制条件,由物探、化探人员和地质人员共同进行验证后的再解释工作。并依据再解释结果提出继续验证或停止验证的建议。地质与物探、化探人员结合不够,共同的、反复的研究不够,这也是有些矿区几上几下,拖长见矿周期的重要和常见原因之一。

实践证明,室内评价、排序、筛选异常是必要的,但可靠性一般不高。要想尽快在众多异常中筛选出矿致异常,目前最有效的方法是大量现场查证异常。最好是100%查证。因为经常发生室内排序靠前的异常找不到矿。而排序靠后的异常却找到了矿,甚至是大矿。

异常查证的实践证明,有时一次查证就找到了矿,但多数情况下往往经过多次查证,甚至几上几下才找到了矿。我们寻找的矿床,可能出露于地表,更可能隐伏于地下,出露于地表的,少数主体已显露,而更多的是只露倪端,有的肉眼可能识别,有的肉眼难以辨认;矿床所对应的异常,有强有弱,有大有小;我们拥有的资料,有详有略,有全,也可能不全;找矿工作者的技术水平有高低之分,工作经验有丰富与贫乏之别。因此一次查证见矿与多次查证见矿大多属正常现象,当然也有因工作失误而导致几上几下的。不管属于哪种情况,只要工作者坚持查证到底,直到查明了异常源的主体和其主要矿化属性,查证的效果就是好的。在未查明异常源的主体和主要矿化特点前就中断工作,必然拖延找矿的周期。

我们许多矿床的发现过程长达几十年,主要就是缺乏查证、验证异常的必要手段和科学、合理的方法。

总之,作为一个地质工作者,在物探异常的解释推断及物探异常的验证中,一定要谦虚谨慎,尊重科学,尊重事实,不断研究总结,切不可盲目下结论,以免带来不必要麻烦或贻误找矿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