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以就业能力为本打造团学干部培训的教育平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以就业能力为本打造团学干部培训的教育平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就业能力的培养正在成为高等教育的重中之重,南京师范大学动力工程学院分团委通过近年来的团学干部培训实践,形成了理论课程、创业实践、社会推广、师生互动这四大教育平台,取得了较好的培养效果:团学干部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在活动组织、日常管理、团队协作等方面都表现得相当突出。

关键词: 团学干部培训 就业能力 教育平台

高等教育是提高一个国家人力资源素质的重要途径,如何培养直接为社会服务的高层次人才,已经成为深化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应让学生直接为社会服务,通俗地说,也就是就业后能够迅速适应岗位,做好本职工作,是我国高校教育教学的主要目标。共青团组织在大学生群体中既是学校决策、学校任务的执行者,又是学生组织的领导者。某种程度上讲,他们应当是大学教育中最敏感、最典型和最直接的受教育对象,在教育政策的执行过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员工的价值在组织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创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调查我们发现,高等教育与能力培养的脱钩在我国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传统的死读书、读死书在学生中间仍不属少数,也就是说当前的中国高等教育对于“知识”的追求远远大于对于“能力”的倚重,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学生能力较低,走上社会后容易产生强烈的失落感,与社会关系显得格格不入,需要很长时间才能适应新的工作环境。

一、高校团组织建设的特点

“知识与能力不成正比”,这在全球教育界早已达成共识,虽然我国早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至理名言,但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的理论与实践,我们还欠缺许多。作为管理学生、服务学生的重要力量,高校基层团学组织是以院系共青团组织为代表,学生会组织、学生社团、青年志愿者组织等与之共同形成的服务广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组织体系。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提高团学干部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是高校共青团组织的重要职能,也是以点带面,服务于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

1.团组织活动内容的单一化

目前,学生活动一般定位为校园文化活动或第二课堂,属于思想道德、人文素质建设的范畴,无法纳入专业教育整体环节之中,与两课教育缺少有机联系。因此,各级团组织和学生会处于“体外循环”的业余水平,很多活动内容雷同、重复,缺乏专业创新和热情,仅仅在自娱自乐中被动完成任务。大学生能力的培养需要在组织活动中体现出来,因此各级团组织活动内容的匮乏,恰恰反映出相应培养机制的失位。

2.团组织活动形式的边缘化

如果说各种团学组织在开展活动的内容创新上缺乏诚意的话,那么他们在手段和形式上的表现却恰恰相反,各种活动多得令人眼花缭乱,百花齐放的包装展现出了“高烧不退”虚热景象。但是,没有思想上的创新,实践上的开拓,再花团锦簇的活动也只能昙花一现,缺乏根基,得不到同学的响应和真正支持,并逐渐边缘化。比如说很多学生活动一般在课外完成,不能占用正常的教学时间,同时很少使用专业实践场地和设施,无法保证活动开展的有效性和广泛性;一些科技文化活动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学习有一定导向作用,但是活动次数少,参与面窄,特色不明显,可以利用的设备、空间有限,对能力培养的提高作用不大。

3.团学干部定位的多样化

由于班团一体的组织架构和思想建设的空泛性,很多基层团支书、团学干部对团组织的定位和概念本身就很模糊,对自己的定位产生了相当大的分歧。有的拼命想组织活动,却大多以娱乐为主,期望通过活动团结团支部的同学;有的只关心换届、“推优”、优秀团员评选等工作,真正的思想教育、政治理论教育等方面的活动仅是按上级团组织要求应付。由于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均不能很好地跟自身工作挂钩,因而不会深入思考整个团组织的定位。

二、高校团组织培训的教育平台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教育以人为本,这是教育的核心理念。团组织建设必须强调激发广大青年团员的学习热情和社会责任意识,明确在大学阶段提高社会服务能力的理念,把团组织建设和文化活动的组织同就业能力的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作为学生自身建设的中坚力量,一支工作能力强、效率高的团学干部队伍将在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中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如何提高团学干部培训的系统性和规范性,凸显学生社会服务能力的主导性,将是高校团组织建设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

1.理论课程平台

培训课程体系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也连接着社会实践的内容。国内某权威网站2004年调查显示①,前十大最受欢迎的培训方式依次是:(1)案例分析;(2)培训者深入讲解;(3)角色扮演;(4)分组讨论或两两讨论;(5)户外拓展训练;(6)全体受训者讨论;(7)培训之余的联谊活动;(8)培训者多多提问和积极回答问题;(9)录像、影片放映;(10)小游戏。这些课程我们一方面邀请相关专业教师创设以加强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专业教学情境,另一方面积极联系社会培训机构组织户外拓展训练,拓宽课程教育的方式方法。同时,积极完善评估体系,实施“个性化激励”,突出学生自主性,注重其团队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要求团学干部在培训后,独立完成一次活动组织任务,作为考核,从而落实了一套以专业实践为主、能力培养为本的课程评估机制。

2.创业实践平台

创业是学生提升素质、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对于大学生而言,创业实践是从课本知识转入实战,从课堂迈向社会的关键。我们将创业教育纳入干部培训体系,运用专业教育手段,自筹资金,将一批预设创业项目分给学生,鼓励团学干部自主创业。同时,定期开展创业团队追踪、举行校企研讨、参与学生项目规划,并为创业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财务管理问题、法律误区进行专业的解答。在科研技术上,我院学生虽然有较大的创业优势,但创业不仅仅是个技术活,更多的要依赖人际交往的能力。我们期望通过创业活动带动团组织建设,提高学生团体的内部管理能力、项目管理能力、经费筹措能力等,培养出具有开创性个性的组织人才。

3.社会推广平台

积极走向社会是大学生实践的主导思想,团学干部培训必须纳入到社会环境中去衡量与品评。作为中介,我们期望培训本身成为一个“请进来,走出去”的良性循环,一方面积极推荐这些同学到企事业单位实习,用学到的经验管理和建设各级团组织,带动更多的同学去参观实践,增强学生干部的服务意识。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学生社团,使之成为学生开展课余活动、发展兴趣爱好、培养多方面素质的重要载体。与此同时,通过优秀社团的活动展现学生风采,邀请媒体互动,提高学院的社会影响力。在广泛接触企业乃至整个社会的过程中,学生们深刻认识到了多一张能力方面的资格证书、多一张获奖证明,就等于给自己今后就业多增添了一个砝码。

4.师生互动平台

师生是教育的两个重要主体,坚持以生为本,就是要通过教师的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团学干部培训必然要定位于师生良性互动这一平台上。一般来说,团组织的思想教育功能往往需要教师进行提炼和把握,而如何外化为一般同学喜闻乐见的各种形式则要靠各级团学干部的创新实践。在培训中,师生互动由课内互动、课外互动和教书育人三部分组成。课内能够积极与老师沟通,甚至将团日活动安排在实验实践课程中;课外通过网络等平台了解学术动态,参与教学交流;平时在教师的言传身教中塑造健康、健全的人格与个性,要求在每一次团组织活动中至少邀请一位老师参加,更好地发挥激励和带动效能。

早在1937年,美国教育理事会(American Council on Education,ACE)就在《对学生人事工作的看法》(The Student Personnel Point of View)中指出,教育机构的指导思想史教育机构有责任考虑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他的智力能力和成就、情感组成、身体状况、社会关系、职业态度和技能、宗教价值观念、经济能力、美学欣赏。①简而言之,高校应当强调学生作为一个人去发展而不仅是对他进行智力训练。一个优秀的团组织必须有一个好的带头人,这样才能带动一支能够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的团员队伍。所以,基层团组织要特别重视团学干部的培训,而培训的重点和根本是促进团学干部社会服务能力的建设,即为广大学生成长成才服务,为走上社会就业服务。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生命力所在,当代的高等教育正稳步向创新教育迈进,加强高校团学干部队伍建设是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只有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开拓创新,不断加强学生干部的教育培养,才能建立一支面向社会、面向未来的团组织队伍。

注释:

①朱丽.大学生基本素质的调查与思考.当代青年研究,2003,(02).

②陈炜华.近看美国高等教育――中国高校领导赴美培训团访谈.国际人才交流,2005,(01).

参考文献:

[1]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2]林海清.教育与人力发展.台北:高雄复文图书出版社,1999.

[3]傅道春.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2001.

[4]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黄介彬.新时期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8,(3).

[6]王捷二.拓展训练在高校学生素质培养中的应用.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24,(1).

[7]田中良.共青团对新时期高校学生社团的再认识与管理.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2,12,(4).

[8]吴新林.新形势下高校团校培训工作特性及创新途径探析.内江科技,2009,(1).

[9]郑友军.德育视野下的校园文化建设.当代教育论坛,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