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在教学中如何进行“因材施教”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在教学中如何进行“因材施教”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因材施教是我国一项传统的教育原则。所谓“因材施教”,就是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之上,从实际情况出发运用不同的方式施以教育。施行“因材施教”的前提条件是承认学生存在个性差异,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教学。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国际发展委员会编著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材施教是最好的教育方法,也是培养人才“可持续性发展”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因材施教;教育方法;个性差异

因材施教是孔子在长期教育实践中总结出的一个经典教育原则。因材施教出自《论语・先进篇》,原文: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因材施教原则的核心思想是对不同的受教者施以不同的教育内容、方法和要求,强调对不同情况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正是这一教育思想,造就了教育的圣人孔子,它不但对我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我们当今处于改革中的教育也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在当前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实现教学目标,学校要走特色竞争发展之路,都必须很好地实施因材施教这一教育原则。成语词典对因材施教的释义:因:根据;材:资质;施:施加;教:教育。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有区别的教育。其关键是要因“材”来教,翻看新华字典会发现对“材”字的解释有好几条意思,其中包括:①资质;本能。②通“才”才能、能力。③通“财”等。我在近30年的教育工作,因材施教始终是我教学工作最重要的指导原则。当前的教育改革更赋予了它更多的内涵,在教育改革中坚持因材施教原则,必须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教学:一是根据学生的资质;本能、才能、能力和教师自身的教学特点、教学能力来进行,我们可以称之为因“才”施教;二是要根据学科特点以及教材、资料等学习内容和学习条件来展开,我们可以称之为因“材”施教;三是决不能因“财”施教。如何在当前形势下,教育好学生,提高教育质量,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

一、教育是决不能因“财”施教的

教师应该把爱倾注到对每一位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爱,首先意味着奉献,意味着把自己心灵的力量献给所爱的人,为所爱的人创造幸福。”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教师的收入与接受过同等水平教育的人相比,差距越来越大,使教师这个职业越来越没吸引力,这是不争的事实。于是在教师群体中有少数人对学生搞起了因“财”施教,我对这种现象表示理解:谁都向往幸福的生活,幸福是需要一定经济基础的。但本人坚决反对在课堂上的因“财”施教,它削弱教师对其它学生的爱,对没“财”的学生是一种不公平,是对多数学生的伤害。教育家巴特尔也说“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不是索取,不是交换,而是无私的给予与付出,是用爱心去温暖每一位学生,是自我牺牲、。这就是教师的爱,有爱才有教育,因为爱才崇高,无私地爱,是教育的灵魂!

二、教育要根据学生、教师的资质

本能、才能、能力等来进行,也就是要根据学生、教师的身心发展、知识水平和性格特点等来进行教学,可以称之为“因才施教”。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要因学生的“才”来施教,这是传统意义的因材施教;二是要因教师自己的“才”来选择教学方法、手段,组织教学过程等。从学生方面的因材施教,简单地说就是要因学生的性别、年龄的差别,学生知识水平、学习能力,班级的学习风气、学习态度,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智力发展水平、身体素质等的不同,设计出针对不同学生个体的成才最优教学方案。因材施教的目的不是要缩小学生之间的差异,而应该是努力发挥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实现个体的最优发展,用我们的耐心去感化每一位学生,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个人,正因为如此,我们的世界才如此丰富多彩。“因才施教”的另一个方面是因教师之才施教,每一位教师他的生活履历、知识水平、接受新知识的能力、教学水平、教学风格等各有不同,性格特点、语言特点、身体素质等也有差异,教师要善于因自己之才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正所谓教无定法,适合自己、受学生欢迎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教法,万不可东施效颦,害人害己。

三、教育要根据不同的学科、教材的内容、难易程度等进行教学

因“材”施教,这里的“材”指不同学科和教材。首先学科不同,教学方法也有很大的区别:语文是一个基础性的学科,教师要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善于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打动学生的心灵,重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数学也是一个基础性的学科,它的学习是环环相扣的,教师必须有严谨的作风,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体育重在锻炼学生良好的体质,掌握运动的技能;地理重在认识我们生活的地理环境,应该多到自然中领悟自然,感受自然的美……其次,要根据教材中不同的内容,实施因“材”施教,在数学中学公式、定理中,要让学生明白它的来龙去脉,举例子要有代表性、针对性……在地理中学习地理分布,要重视动手使用地图,学地理成因要注意动脑,明白其中道理,学习山川、河湖特点,应该多到自然中体验……这些都说明教材内容不同,教法亦异,教师要善于因“材”施教。以上是我对因材施教的一点感悟,但愿它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助你的教学更上一层楼。有不当之处,敬请指正。学习策略不同于学习风格。学习风格是个体所拥有的比较稳定的并且往往是无意识之中偏爱的学习方式,而学习策略则是灵活的、有计划的、根据具体的学习任务的性质而随机应变的。只有在教师有意识的点拔培养下,学生才有可能充分了解自己,主动地扬长避短。当学生具备了学习策略的意识,而且认识到自己的习惯性学习方式及其利弊时,就会主动地进行调节。需要指出的是,因材施教并非是要(也不可能)减少学生的差异。实际上在有效的因材施教策略影响下,学生学习水平的发展差异可能会更大,因为能否更充分地得益于受教育条件,这本身就是潜能高低的一个表现。在较适宜的学习条件下,潜能低者能够开发出潜能,潜能高者会发展得更快。教师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应设计不同的发展蓝图,这样才能有意识地进行培养。

【参考文献】

[1][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刘敬发主编.《教学创新探索与实践》,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1.8

[3]王川.西方经典教育学说[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