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国地价谁是龙头?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国地价谁是龙头?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随着可供开发的土地资源日益减少,土地价格牵扯着各方神经,政府、开发商、购房人都将从它的变化中,考虑参与市场的程度。近日,国土资源部公布的一份题为《2004年度我国重点地区和主要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报告》,吸引了人们的眼球,它详尽的监测分析表明,我国地价水平的变动趋势,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这份报告没有真实地反映出地价水平,对此存有质疑――

京津地价仍处高位

国土资源部的这份监测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地价水平不存在泡沫成分,去年,全国重点地区和主要城市的综合地价水平为1198元/平方米,比上年增长6.8%。这一数据是在对全国51个大中城市的地价监测基础上得出的。

从区域监测结果来看,东南区域的地价水平最高,为1621元/平方米,西北区域的地价水平最低,只有777元/平方米。中南、西南、东北区域地价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为9.24%、10.56%、7.25%。三大重点地区中,京津两市地价继续处于高位,地价为2009元/平方米,长江三角洲地区地价上涨幅度较大,增长率达到6.9%,珠江三角洲地价增幅不大,增长率只有1.84%。

大部分城市尤其是经济较发达城市的地价增长相对比较平稳,如北京、上海、杭州、深圳、广州的地价增长率多在2%左右,远低于全国平均6.8%的增长率;部分中西部城市地价增幅较大,如成都、贵阳、西安、呼和浩特,地价增长率分别为13.51%、13.73%、14.76%、13.17%。

监测报告认为,在去年宏观经济调控中,土地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土资源部门通过采取从严从紧的土地供应政策,对制止部分行业盲目投资,产生了明显的釜底抽薪作用。

国土资源部自去年初开始在全国开展了以清理整顿开发区为重点的土地市场治理整顿工作以来,共清查违法占用土地的项目17000多个,涉及面积34000多公顷。到目前为止共清理出各类开发区6866个,面积达3.86万平方公里。经过清理整顿,开发区的数量和规模分别压缩了70.1%和64.5%。截止到去年11月底,全国共清理出拖欠的征地补偿费175.46亿元,已经偿还160.45亿元,占拖欠总额的91.4%。

住宅用地地价增长最快

这份新鲜出炉的地价动态监测报告显示,全国各大城市的住宅用地平均地价为每平方米1166元,与2003年相比增长8.94%;商业用地平均地价为每平方米1988元,与2003年相比增长6.67%;工业用地平均地价为每平方米481元,与2003年相比增长1.92%。显然,在住宅、商业、工业3类用地中,住宅用地平均价格整体呈上升趋势,增长幅度最大。

按区域来看,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两市这三大重点区域,长江三角洲住宅用地地价的增幅最高,为12.16%;其次是京津两市,为10.47%,其中天津增长率最高,为17.56%,北京为3.37%;珠江三角洲住宅用地地价增幅不大,增长率只有2.31%。而在东南、中南、西南、华北、西北、东北六区中,对于住宅用地,增长幅度最大的是西南地区,增长率为16.98%,其次是中南地区,为11.23%;对于商业用地,东北地区的增长率最高,为10.22%,其次是中南和西南,皆为8.61%;对于工业用地,增长率最大的是中南和东北地区,分别为4.08%和3.74%,其次是西南和西北地区,分别为2.58%和2.15%。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前几年地价涨幅较大的城市在2004年地价涨幅减缓,如杭州商业、住宅用地地价增长率分别为3%、1%。而部分中西部城市地价则增幅较大,如成都、贵阳、西安、呼和浩特,综合地价增长率均在13%以上。

地价是房价上涨的前奏

从具体监测分析来看,一向被视作我国房地产市场“晴雨表”的北京、上海等部分重点城市,由于经济持续走好、需求强劲,房价上涨较快。2004年北京市全年商品房平均售价为5053元/平方米,比上年提高316元/平方米,增长6.25%;其中,商品住宅平均售价4747元/平方米,提高291元/平方米,增长6.13%;而全年平均地价为2384元/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26%,住宅用地平均地价为2127元/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37%。上海市2004年商品房销售面积3488.75万平方米,全年商品房销售额2263.84亿元,其中商品住宅平均销售为6385元/平方米,比上年上涨14.6%;而全年平均地价为2223元/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73%,住宅用地平均地价为2078元/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2.31%。由以上数据可以分析得出,这些经济发达城市地价的起伏基本上都随着房价的变化而变化。

2004年,国家严把信贷和土地两道闸门,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使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遏制,防止了地价的大起大落,同时通过对土地市场的清理整顿,遏制了虚假需求,并通过大力推行招拍挂制度,初步形成了公开、透明的土地市场,土地市场调控机制和地价形成机制逐步成熟,为促进地价的平稳上涨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而分析城市地价不断上涨的原因,房地产市场需求强劲,房价涨幅较大成为重要的带动因素。

虽然地价与房价均呈上升趋势,但地价变化上涨幅度仍小于房价上涨幅度。2004年1至11月,全国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为每平方米2759元,同比上涨12.5%;其中,商品住宅平均销售价格为每平方米2580元,同比上涨11.6%。2004年全国平均地价为每平方米1183元,同比增长4.78%;其中,住宅用地平均价格为每平方米1128元,同比上涨5.4%。总体来看,2004年的各大城市地价水平及变化趋势与房地产市场供需变化规律相吻合,大多数城市的地价水平和房价水平总体上均呈上涨趋势,但地价增长幅度普遍低于房价增长幅度。

监测样点有点过时

一位开发商称,此次政府公布的地价监测报告,宏观地反映出全国城市地价水平的变动趋势,但并没客观地反映出各地段、各区域地块的真实价值,因为土地招标竞价,使新推出市场的一级土地价格拉得很高。北京、上海等城市区域地价明显高于全年平均地价。北京商业地王48089元/平方米,位于王府井;住宅地王55930元/平方米,位于阜外大街。

针对这份检测报告,重庆市国土房管局副局长彭正钧说,“重庆地价监测样点过时了,分布不均衡,已不能真实反映重庆的地价水平。”据了解,城市土地价格动态监测是国土资源部为了加强宏观调控,采取的一项技术管理措施。在全国主要城市抽样选取地价监测样点,对样点地价进行监测。彭正钧透露,2000年我市共选取了215个样点,这些样点主要选择当时地块交易较为频繁、交易资料较全的渝中区,其中渝中区监测样点51个,约占总样点的1/4。

据统计,215个监测点中,地价每平方米超过1万元的有30个,其中渝中区就占了25个。最高地价甚至达到了2.65万元/平方米。而渝中区土地面积仅占目前主城区2616平方公里土地面积的0.9%%。实际上,2003年渝中区土地交易量仅占主城区土地交易量的1%%。因此,所选样点监测出的平均地价水平更多的是体现了渝中区的地价水平,不能完全反映出主城区的地价水平。

2005年全国地价预测

此次监测报告认为,全国经济持续向好、需求强劲,仍是部分城市地价上涨较快的主要原因。同时,在宏观调控下,土地市场的清理整顿等因素也促使地价平稳增长,但地价上涨幅度小于房价上涨幅度。监测报告预测,2005年,全国城市地价将继续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但房地产增长过快的势头将有所缓解。

首先,2005年我国GDP增长预计达到8.5%以上,房地产投资与需求都将会有新的增长,对土地的需求会持续增加。在土地供应方面,《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及国土资源部相关配套制度的贯彻落实,土地调控力度进一步加大,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仍严格受到控制,2005年土地供应与需求之间的矛盾仍将存在,这在客观上会带动土地价格的上涨。但是,从历年地价动态监测的情况来看,我国主要城市的土地市场调控机制和地价的形成机制已逐步成熟,地价将继续呈现平稳上升的势头,不会出现大起大落的现象。

另外,2004年以前我国房价涨幅一直保持在10%以上,2005年随着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成果的不断显现,房价增速将会减缓,主要是由于:人民币加息和控制房地产信贷带来的金融环境的变化,将会使得房地产投资的增幅减小,房价上涨势头放缓;通过几年来全国房地产市场的大规模投资与开发,我国住房自有率和人均住房面积大幅度提高,已逐步摆脱房屋短缺的困境;房价过高使得房屋的有效需求增幅减缓;随着市场机制的不断健全,公开透明的市场环境使高收益与高风险并存,投资更趋理性。房地产市场的稳步发展也为地价平稳上涨创造了条件。

背景资料:城市地价白皮书

国土资源部公布的《我国重点地区和主要城市2004年度地价动态监测报告》是中国对外公布的第二份关于城市地价信息的监测报告,被市场称为“中国城市地价的白皮书”,主要目的是使地价信息进一步社会化和公开化,对土地市场、房屋市场及宏观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城市地价指数分为综合地价指数、商业地价指数、住宅地价指数和工业地价指数四大类。商业地价指数反映城市商业用途土地价格的变化情况,住宅地价指数反映城市住宅用途土地价格的变化情况,工业地价指数反映城市工业用途土地价格的变化情况。综合地价指数是商业地价指数、住宅地价指数和工业地价指数的综合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