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针灸与吞咽治疗仪结合治疗卒中后引起的吞咽困难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针灸与吞咽治疗仪结合治疗卒中后引起的吞咽困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针灸吞咽治疗仪结合治疗卒中引起吞咽困难。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卒中后引起吞咽困难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1例,对照组在基础治疗及康复锻炼的基础上联合吞咽治疗仪治疗,观察组在与对照组相同治疗的基础上结合针灸治疗。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饮水试验评分(2.13±0.8)分,显著优于对照组(3.37±1.2)分;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12%,显著优于对照组75.61%,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卒中后引起吞咽困难;针灸;吞咽治疗仪;效果观察

卒中后吞咽困难(dysphagia afteractue stroke,DAS)是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该病发病率占脑卒中患者37%~74%,我国发病率为16%~60.4%[1]。该病不但影响患者的营养吸收,大大加重了吸入性肺炎的危险,甚至危及患者生命。笔者通过对41例卒中后引起吞咽困难的患者在吞咽治疗仪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针灸,效果满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1月~12月收治的卒中后引发吞咽困难患者82例,其中男性48例,女性34例,年龄51~79岁,平均年龄(55.7±4.2)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1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给予止血、降颅压、营养脑神经及活血化瘀等基础治疗;功能训练:吞咽、吸吮、发音、寒冷刺激及喉抬高等;采用德国菲兹曼公司生产的Vital stim吞咽治疗仪:取坐位,颈部皮肤消毒后将红色电极置于第7节颈椎处,另外一蓝色电极固定于颌下与环状骨之间,治疗参数以仪器诊断值为依据,T/R低频刺激,T(刺激时间)为2s,R(休息时间)为5s,因人而异调节强度,20 min/次,2次/1d。

1.2.2观察组 在与对照组相同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针灸:取内关、三阴交、水沟、完骨、风池、翳风及天柱等穴,首先直刺内关13~25mm,向鼻中隔倾斜刺水沟8~13mm,以眼球湿润或流泪为度;捻转法再刺三阴交13~40mm约1min;针向前下45°刺天柱、风池、翳风,深度40~60mm,捻转运针60~80下/次,3min/次,治疗10d休息1d。两组均治疗30d。

1.3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治疗前后饮水试验评分及治疗效果。

1.4疗效评价标准[2] 吞咽功能根据洼田饮水试验评定:取坐位饮水30ml:(l级):5s内能顺利地饮完计1分;(2级):1次饮完但>5s或2次以上无呛咽饮完计2分;(3级):偶有呛咳但一次饮完计3分;(4级):偶有呛咳2次及以上饮完计4分;(5级):全部饮完困难且屡屡呛咳计5分。疗效标准:①饮水试验评定I级且吞咽困难消失为治愈;②饮水试验提高2级以上且吞困难显著好转为显效;③饮水试验提高1级且吞咽困难改善为有效;④饮水试验无进步且吞咽困难未改善为无效。

1.5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所得数据,并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当P0.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2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饮试验水评分比较 如表1所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饮水试验评分(2.13±0.8)分,显著优于对照组(3.37±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如表2所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12%,显著优于对照组75.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脑卒中后引起的舌运动障碍和吞咽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吞咽治疗仪是通过电流刺激患者的舌下及喉返等与吞咽功能相关的神经,缓解并复苏神经元,使喉部血流改善,重建与恢复吞咽反射弧。祖国医学则认为吞咽障碍的发病机制是:痰、风、瘀阻滞了舌和咽喉部位经络,造成气血不畅,舌及咽喉失调。对相关临近穴位进行针灸可以刺激神经元,重建损坏的神经反射弧,恢复患者的吞咽功能。针灸结合吞咽治疗仪,二者互相协调,彼此促进。本研究也证实,治疗后观察组饮水试验评分(2.13±0.8)分,显著优于对照组(3.37±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针灸与吞咽治疗仪结合治疗卒中后引起的吞咽困难,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张月辉,王相明,詹成,等.卒中后吞咽障碍临床探讨[J].四川医学,2012,33(6):985-986.

[2]刘波,刘亚川,李雄.针刺结合综合康复疗法治疗慢性期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J].临床针灸杂志,2010,26(4):19-22.

[3]赵永智,张华.针灸结合吞咽治疗仪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观察[J].山西中医,2012,28(5):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