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共聚焦内镜对上消化道黏膜病变的诊断价值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共聚焦内镜对上消化道黏膜病变的诊断价值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 研究共聚焦内镜对上消化道黏膜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共聚焦内镜对9例患者进行常规胃镜检查,对正常黏膜和可疑病变部位用共聚焦内镜观察,与相应病变部位活检的病理学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对患者74个部位进行共聚焦扫查,采集图像1587帧,其中正常黏膜39个,慢性胃炎31个,食管癌3个,食管异位胃黏膜1个。不同部位和病变黏膜的共聚焦图像具有不同的形态学特点,共聚焦内镜对慢性胃炎患者胃黏膜肠上皮化生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5.7%、95.8%和93.5%。结论 共聚焦内镜能显示上消化道黏膜的组织和细胞形态,对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度。

关键词:共聚焦内镜;上消化道;黏膜病变;诊断价值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最初用于检查表面暴露的器官,如皮肤、眼和口腔等,Sakashita等[1]最早报道把共聚焦成像系统构建于探头上,通过常规内镜的工作通道对结直肠病变进行检查。我们应用共聚焦内镜观察上消化道正常和怀疑病变的黏膜。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2年6月来我院行胃镜检查的患者9例(男6例,女3例),中位年龄53岁(42~83岁)。

1.2方法 检查前作荧光素钠敏试,无过敏者接受检查,应用PENTEX ISC-1000型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先对受检者行全面的上消化道内镜检查,静脉注射10%的荧光素钠6ml后对正常黏膜和病变部位进行共聚焦扫查,扫查时内镜头端轻触黏膜并与黏膜表面密切接触,通过内镜手柄上的按钮调整共聚焦扫查平面的深度,用脚踏板采集图像,在图像采集的病变部位取活组织作病理检查,将共聚焦图像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进行对照分析,对正常黏膜的共聚焦图像作描述性分析。

2 结果

2.1扫查部位共74个,其中食管9个,贲门4个,胃底6个,胃体8个,胃窦40个,十二指肠7个。采集共聚焦图像1587帧,可识别组织和细胞的图像共1061帧,占66.9%。

2.2正常黏膜扫查部位39个(十二指肠7个,胃窦9个,胃体和胃底共14个,贲门4个,食管5个)。共聚焦图像表现为:食管鳞状上皮细胞呈梭形,排列整齐,大小较均匀,可见明亮而不规则的毛细血管襻;胃窦的胃小凹呈卵石样排列,表面覆盖柱状上皮细胞,腺腔开口呈裂隙状,上皮下固有层见微血管网;胃体和胃底的胃小凹呈圆形或椭圆形结构,表面覆盖柱状上皮细胞,腺腔开口位于中央,呈圆形或类圆形,上皮下固有层见微血管网;贲门处见胃小凹结构及表面覆盖的柱状上皮细胞,腺腔开口呈圆形或线形,可见柱状上皮和食管鳞状上皮分界的齿状线;十二指肠黏膜无小凹表现,表面覆盖典型的柱状上皮细胞,可见大量杯状细胞,深部微血管网密集。

2.3胃黏膜肠上皮化生5例,其中萎缩性胃炎4例,慢性浅表性胃炎1例,均位于胃窦,共聚焦扫查部位31个,共聚焦图像中出现大而黑色的杯状细胞为诊断肠上皮化生的依据[2-3]。共聚焦内镜对肠上皮化生的诊断与病理结果比较见表1。共聚焦内镜诊断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的敏感性为85.7%、特异性为95.8%、准确性为93.5%。

2.4食管癌3例,共聚焦图像表现为大小不均、排列紊乱的鳞状细胞,与周围正常的鳞状上皮细胞形成鲜明对照。

2.5食管异位胃黏膜1例,共聚焦图像见柱状上皮及胃小凹结构,病理检查证实。

2.6所有患者静脉注射荧光素钠15~20s后见消化道黏膜黄染,即可进行共聚焦激光内镜检查。所有患者出现皮肤黄染,持续1~2h消失。未发现其他不良反应。

3 讨论

本研究提示共聚焦内镜可以清晰地观察黏膜浅层的显微结构,显示活体胃小凹结构、上皮细胞、固有层及微血管网,可以明确区分鳞状上皮和柱状上皮。上消化道不同部位黏膜的显微结构具有不同的特征。

黏膜肠上皮化生的标志是杯状细胞的出现,共聚焦内镜在对比剂的作用下非常容易识别杯状细胞。杯状细胞比柱状上皮细胞大而饱满,其中含有大量的黏液,[2]因黏液成分不与荧光素钠或吖啶黄素结合,因而在共聚焦图像上表现为大而黑色的的细胞,本研究显示杯状细胞在共聚焦内镜下非常易于识别。国内的研究显示共聚焦内镜对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的诊断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其可为活检提供准确的靶部位,能提高对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的捡出率。

共聚焦内镜应用于临床的时间很短,但已显示出特有的诊断价值。目前的研究主要是将共聚焦内镜用于诊断消化道早期肿瘤及癌前病变。

使用共聚焦内镜检查时,为得到高对比性的图像,需要使用荧光对比剂。目前最常用的是荧光素钠和吖啶黄,荧光素钠是一种廉价、无致突变性的荧光对比剂,常用于眼科。静脉注射荧光素钠20s后共聚焦激光内镜检查即可清晰地显示胃肠黏膜的细胞结构、结缔组织、毛细血管及血细胞,可持续30min。由于荧光素钠在全身用药后并不富集于上皮细胞核,应用该对比剂的共聚焦图像不易观察到细胞核,然而荧光素钠优于吖啶黄之处在于其可使成像范围从上皮表面深入至固有层。本研究经静脉给予荧光素钠后,其可广泛分布于上消化道黏膜,无严重副作用发生,仅是所有患者均有一过性皮肤染色,使用荧光素钠安全、患者耐受性好。

参考文献:

[1]刘红,李延青,赵幼安,等.共聚焦内镜诊断Barrett食管的初步研究[J].中华消化杂志,2007,27(2):83-86.

[2]郭玉婷,李延青,赵幼安,等.共聚焦激光内镜对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的诊断价值[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7,24(1):8-13.